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徽州学子的科举梦

[复制链接]

94

主题

94

帖子

282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5 09:06: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这幅对联,徽州许多人家的厅堂里至今还高高挂着。古代的徽州,是一个崇拜读书的地方。“三代不读书,等于一窝猪”,是徽州的俗话;“十户之村,不废诵读”,是徽州的优良传统;读书做官,是莘莘学子的徽州梦。



                        

黟县西递村的堂前对联


翻开清《黟县志》 ,有一幅《考棚图》 ,从仪门入内,是东文场、西文场、崇雅堂、选士堂等,这是明清时代中国县一级的科举试场。



清黟县考场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 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 1300 多年。

        
         在这段时间,全国共选出 800 多名状元、近 11 万名进士、数百万举人以及数以千万计的秀才,一大批治国安邦人才脱颖而出,而且打破了血统世袭制度和政治垄断,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振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科举的考试制度严格而完备。考试大体分为三级:


第一级是院试(到清朝时更为完备,先是童试,又称小考,由各府、县长官主持,被录取的优秀者才有资格参加院试) ,每年一次,考试者统称童生,童生并不是小孩子来考,也有七八十岁的童生。


在徽州,笑称那些读书不给力、院试年年考不中的人叫老童生。

院试的范围是府 (州) 、县,由省里派学政监考,合格的人叫秀才(诸生或生员 ),相当于高中生吧(也有人认为秀才相当于现在的初中生,但现在的初中生水平确实不能恭维,还是把秀才比作高中生较合适) 。


黟县那个考棚就是当年考秀才的地方。考试的规矩很严,考生每人单人小号房,形同牢房,进去要由衙役搜身,还有其它许多防止作弊的措施。


如果当了秀才,大小也算个知识分子了,可以摆摆臭架子了:见了县长可以不下跪,还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徽州许多地方,中秀才可以脱土了,不用挑粪桶了,就是可以不用务农,多以教书为业。据研究民俗的学者说,秀才死后,祠堂里还可以上红牌,就是颜色是红漆的,可以永久保存,而白牌过若干年要烧化。

我的一些高中同学,毕业后没有机会上大学,大多是当民办教师,后来转正为公办教师,这和古代秀才当教学先生极为相似。

现在的秀才(高中生),水平差异太大,数理比古代强,玩手机电子游戏很棒,但文科太差,古代学四书五经的秀才完全可以当他们的语文老师。

有了秀才资格,就叫录科,可以有资格参加高一级的考试,叫乡试,乡试并非是乡里考试,而是省一级的统考,三年才有一次。乡试一般在秋天进行,又名“秋闱”。


明朝时,徽州属南自隶,要到应天府(南京)去考。穷秀才要步行几百里,翻山越岭,涉水过河,才能到达南京赶考,路途十分辛苦。考上的叫举人,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了。在乡试中举的第一名,叫解元。
        
如果你像范进一样中举了,恭喜你,你可以参加京城里的会试了。杀猪的老丈人也不再看不起你了。许多人来送礼,孩提一起玩的小伙伴也不敢直呼其名了,称呼改为“老爷”,至于“小狗”“鼻涕虫”之类的小名更不敢叫了。



      古代中举,当朝考上大学都是好事,只是希望你不要象范进一样高兴得发疯。

举人有资格做官了,但并不是包你一定当官,就像大学生不包分配一样。只能等有空缺位置,举人才能有机会当上官。古代有这种情形:听到某某官吏病危,他的房子周边许多人来打听消息,这些就是举子,盼这个官一死,希望有个空缺能递补上去。

徽州书院就是培育人才的地方,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鼎盛而更加繁荣。据资料记载,明清时期徽州的书院至少有 90 余所,著名的有歙县的紫阳书院、黟县的碧阳书院、休宁的海阳书院、祁门的东山书院等。



                  歙县紫阳书院




        这些书院,除了官办的以外,还有富商大贾和族产的投入,有私办官助、民办公助等多种办学形式。据清吴甸华《修理建造碧阳书院记》载:清嘉庆十四年(1812 年)至十六年间修建碧阳书院(现黟县中学校址): “实用二万九千一百余金。胡君出已资盖万有五千,既以六千六百金为其祖及弟书名:崇教祠。其八千三百余金则自输于公而书院告成。”

为了保证书院日常的开支,还建立了一套颇有远见的教育基金管理办法,据道光《黟县续志》卷 15《艺文·碧阳书院复旧章记》载:
      
黟邑碧阳书院,嘉庆十六年(1811 年)前令吴君甸华谋于邑中人士,裒费建成,并以余银六万两分发盐典生息,计岁入息金三千六百,以为延请山长修金、生童住院膏火(指夜读的灯火钱) ,而邑中之应乡会试者于此中给以资斧(指盘缠) ,其他诸用亦各条分缕析,预防流弊。
      
在书院读书的学子,一是童生,二是生员(秀才) ,都有名额规定。童生和生员的课程是不一样的。 对读书及参加乡试和会试的学子, 徽州各县均有一些鼓励措施。 黟县清嘉庆 《公议碧阳书院规条碑》就详细规定了学院的各项制度,其中有许多物质奖励制度:
        
在院肄业(指修习课业)生童(生员和童生) ,每人月给膏火银二两,若取入正课而非在院肄业,但于课期到考者,只给一半。
        
考取前列者宜加奖赏。生员约于十人中取超等二名,特等三名……童生于十人中取上卷二名,次取三名……
        
课试诗古迹且酌量奖赏,生员于十人中取上卷二名,次取二名,亦照正课给赏,均于下次课期给发。
      
每月初五、二十两课,凡在院中肄业者,及到课生童并未取入书院之人而有愿逢
课期就试者,概行给饭二餐,每次给银八分,交司事者预备早荤晚素。
      
取入书院生员(秀才) ,每逢乡试之年,无论在院肄业与到课者,概给七八九三个月膏火,俾充斧资。
     
取入书院之人,乡试得中举人,赠贺仪十二两,送其出院;副榜赠贺仪六两;仍
留院中选拔,照副榜之例送与贺银,惟愿多士奋兴,蒸蒸日盛。
      
举人会试公车之费,每人赠银五十两,得中进士者赠贺仪五十两。
       ……
当时书院山长的收入相当可观,远远超过县太爷的收入,书院学师的待遇也不菲。足见当时徽州对教育和人才的重视。

如果生员中举,就可以有资格参加京城里的会试了,考上了叫贡士,习惯上每于会试考中后即称进士。五月杏花开的时候发榜,所以叫“杏榜”。会试考试里的第一名叫会元。会试考上的贡士相当于今天的研究生吧!
      
贡士们还要经受最后一场考试,叫殿试,由皇帝或皇帝委派的大臣提问,考生回答,也叫“廷试”、“廷对” 。皇帝和大臣们根据考生的表现,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弟,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叫赐同进士出身。每次会试,大约全国总共录取进士300多名,约占考生总数的5%。

考中进士的,可以直接分配工作了,运气好的,可以弄个县令当当。明朝天启年,歙县溪南村吴孔嘉高中探花,直接被分配到翰林院当编修,正七品官职。但有了这个台阶,前途无量。
      
状元是三元里的第三元,可以委任更高的官职了,如和吴孔嘉同科的状元余煌(祖籍亦是徽州),被分配到翰林院当修撰,六品官职,比现在副地级干部稍低。但上了这个台阶,以后当阁老相国也是有可能的。歙县的许国就是一步步地从进士高升为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副国级领导)。



           歙县城内的许国牌坊


戏文里经常有这样的情节:有才华、相貌好的状元还有可能招为驸马,但实际很少。不管能不能招为驸马,人生的命运可以说真正改变了。

状元三年才有一个,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誉。而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人, 就是全省、全国、皇帝面试都是考第一,这才是最厉害的。


据资料统计,自隋唐开始科举以来,1300 多年共录取状元 800 多位,而获得连中三元这一荣誉的只有 13 人,其中明朝 2 人。

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 年) ,安徽人黄观从秀才到状元,经过六次考试(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 ,均获第一名,时人赞誉他“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
      
据贵池上清溪《黄氏宗谱》记载: 、
      
上清溪黄氏自积公为新安守居于官,遂为新安世族,传三十四世孙有讳文衍、文治、庭贤者,始携迁池州圣母桥为池州邑之始祖……父赘许,从许姓。
      
  原来这个黄观的先祖还是新安歙县人,后迁至池州。黄观的父亲因家贫,过继给许家,改姓许,黄观原叫许观。许观升任礼部右侍郎(正二品)后,经朝廷恩准遂复原姓黄,改名黄观。后来,黄观因得罪明成祖朱棣,在登科录上被划去第一名,所以,后人多不知黄观为明朝“三元”第一人,最后还被逼得投江自尽,株连九族。万历二十四年(1596 年),黄观始得昭雪,补谥“文贞” ,在故居贵池上清溪建“黄公祠” ,在县城复建状元坊。
      
徽州是个谱写科举神话的地方。据统计,徽州自唐代开始有进士 2297 人,明清两代科举及第者,仅徽州本籍就有举人 996 人;中进士者,仅徽州本籍,明代就有 392 名,清代也达 226 名;中状元者,仅清代,本籍加上寄居外地的合计 17 人,占全国总数的 14.9%,仅次于苏州府,全国名列第二。其中休宁县从宋嘉定到清光绪的 600 余年间,本籍与寄籍状元合计有 19 人,居全国之首。一个山区十几万人口的小县,出这么多状元,实在是了不起的事,称休宁为状元之县并不为过。
      
唐宋以后,由儒而入仕者日多,至明清达于鼎盛。父子尚书、同胞翰林、兄弟三鼎甲,祖孙两军机,一门十进士,一家五博士,皆传为佳话,不少人成了朝廷的股肱大臣和文坛巨匠。


其实,徽州学子并非读书做官一条道,“学而优则仕,学而仁则医,学而困则商”,由儒入仕,由儒行医,由儒经商,有许多成才之道。笔者的长篇历史小说《徽州布衣》,就描写了徽州学子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的详细情节,叙述了徽州学子当官、行医、经商三条不同道路,希望当今徽州学子从古代学子的奋斗历程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e81d2a9ef62f83d9499ee1e6fa3d6f7e.jpg (16.94 KB, 下载次数: 14)

e81d2a9ef62f83d9499ee1e6fa3d6f7e.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8 10:26 , Processed in 0.73228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