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郭村印象

[复制链接]

54

主题

54

帖子

162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3 18:00: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碧天云净万峰低,纵目东园秋色迷。红楼满庭风飒飒,黄花遍地草萋萋;暮烟横镇山俱断,鸿雁远飞霞与齐;日落波光相映发,游人如在武陵溪。”

  这是明代诗人程树本描述郭村的景色。



  千百年后,洗去岁月的包浆,穿梭在理想与现实中,这处明清风貌的古村落,在年久日深的时光濡染与渗透中,渐渐为世人所知晓。在这里,所有的景物在缓慢中后退,仿佛是一部慢慢回放的老电影,在岁月的印痕里逐渐清晰、明朗。



   太平郭村,地处黄山西南边隅,太黟公路沿村东南而过。古称弦歌乡。整个自然村落坐北朝南,背山面溪,四周群山环抱,村下平畴千亩。据史料记载,这里曾有一块三面环山狭长且又平坦的谷地,所以郭村又名“谷城”。




   郭村是太平林姓的聚居地,追溯林姓来源,相传是殷商纣王叔比干的后裔。据史料记载,清代中叶,郭村人口众多,有千灶万丁,至清嘉庆年间,林氏家族已有村民总祠,支祠达十几座,十分兴旺。





  穿过白墙黑瓦的“谷城”门楼,沿着青石板道路前行几十米,便来到了桥阁坦。桥阁坦两面临水,面积有二千多平方米,地面由各种不同形状的青石板巧妙搭配拼接而成,其搭配之精巧,拼接之完美,凸显了古人精湛的技艺。



   桥阁坦是古代郭村的街心广场,也是每年举办周王庙会的重要场所,其热闹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如今我们的城市的中心广场。

   桥阁坦的西侧,有一座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古建筑——观音阁,这座两层砖木结构建筑是太平境内现存的唯一建于石桥之上的楼阁。



阁下现存清顺治,乾隆年间石碑三块,碑上记载着古时村民捐银建桥

修路,疏浚水渠,兴修水利的事迹。阁二楼原供有观音菩萨和以神农氏等为主体的药王菩萨等十尊塑像。



   以桥阁坦为中心,向东南西北方向分别延伸出四条街道,并设有东西南北四个进出口,素有东南西北四门之称,其威仪犹如城郭。桥阁坦的东西两侧,各竖有一根高高的旗杆,上悬“弦歌里”和“谷城老街”两面杏黄色的幡旗。



走进郭村,你时常会有一种穿梭在时光遂道里的感觉,一些被记忆剪碎的旧事,在古旧的气息里慢慢沉淀,温存于心间。这些古旧物虽不光鲜,却自有其朴实和持重内涵。



   出了桥阁坦,跨过会安桥,便来到东门街。不变的石板路,不变的暗渠,村中依稀可见明清时代的建筑,那泛黄的古砖,那墨描的门楣,那飞起的马头墙,那鸭鹅凫游的水塘,象一个个连串起来的时代音符,时不时跳进我们的眼帘。



  生活在山里人建造宅第村庄时往往因陋就简,就地取材,追求的是自然朴素和清雅简淡的美感。以当地丰富的黏土、石灰、黟山青石料、杉木为等修建精巧雅致和美仑美奂的民居。



  一条小溪流,从入村的水口潭开始,顺街而下,逶迤千米,兼有浣洗和防火功能,简直可与宏村的“牛肠水圳”相媲美,古村设计之匠心,不能不令人叹服!



   除此之外,那沿途的山光野风,那逶迤的苍翠青绿,那不时入耳的涧溪水声,那时隐时现的山间小筑民居,每次都让我离迷沉醉,一阵阵惊奇,似经历了一次次桃源仙境的游程。



  也难怪明代郡守、曾任太平县令的蒋忠重游郭村后,感慨万分,在他的《谷村有述》中写道:

  “我欲寻仙迹,村居趣转嘉,瓦盆盛腊酒,茅屋煮春茶,翠滴松杉杪,清分蕨笋芽,相逢无别话,只有种桑麻”。



   穿行于浮生流年,闲看花开花落。郭村这个古村落虽小,却似一幅古画里的乡村,能唤起我们对自然山水最原始的挂记。多少年来,她一直默默守望着先人的文化积淀,正等待着,真正懂她的人们的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29 15:55 , Processed in 0.41907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