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色故事

[复制链接]

90

主题

90

帖子

270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 18:56: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红色故事            



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石屋坑根据地留下了许多动人的革命故事……


石屋坑被誉为皖南山区的“支红村”,1935年4月,皖南红军独立团和地方游击队按省委要求以石屋坑为常驻地,开辟了鄣公山游击根据地,大力开展抗日宣传,筹集活动经费,组织发动群众,利用有利的山形地势机智灵活地牵制和打击敌人。石屋坑人民不怕牺牲,和英勇的红军游击队战士在血雨腥风、艰苦卓绝的战争中血乳相融、患难与共,踊跃为红军游击队筹办军需物质、带路、传送情报,积极保护省委,掩护红军,取得了累累战果,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革命颂歌。





★   美丽的女裁缝   ★
1935年秋,天气已渐转凉,刘毓标动员村中妇女,组织成立一个9人裁缝组。余时女是裁缝组里年龄最小的,当时只有十几岁,模样俊俏又聪明伶俐,很是讨人喜欢。一日,余时女在楼上做着衣服,从窗口处望见村里有几个农民打扮却模样生疏的人,心下想着不对,便急忙通知了红军战士。但时间太紧,安全撤离难度太大,眼看这几人向着红军驻地过来了,余时女一个健步冲了出去,迎上这几人,问道:“老乡,你们村里能买到米吗?”几人见小姑娘长得好看,不假思索回答道:“有。”“在哪儿可以买到,帮忙带个路呗?”几人一听,支支吾吾,说不上来了。就这样,几番试探,几人身份已暴露无疑,当他们回过神来,红军战士早已沿着一条小道安全转移。



❤ 农妇泼水缓敌兵   ❤
1936年的一天,天空阴沉,小小的山村显得格外寂静,当一小队国民党保安队鬼鬼祟祟地出现在村口,岗哨才惊觉。当时省委书记关英同志正在石屋坑村一户人家楼上研究战情,情势十分危急,岗哨通知村里群众立即行动起来,眼看保安队即将逼近,一妇女急中生智,顺手捞起脚边的一盆洗菜水泼向刚到跟前的保安队长,并表现得惊慌失措,赶忙上去给那位队长赔不是,好言好语说了一大堆,就这样,拖延了时间,关英等同志得到了安全转移。






  自掏腰包赔芋干  
一次夜行军,皖南红军独立团的一个小战士不小心碰坏了群众晒在坪上的山芋干,李步新知晓此事后,便叫来小战士,进行了一番教导,并立即组织全军集合,开展遵纪爱民教育,带领全军重温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打翻山芋干本为小事,农户知道小战士是无意之举,连说没事,可李步新却一脸认真,硬是自己掏钱赔偿,并要小战士赔礼道歉。村里人听说了这事,无不夸赞红军是秋毫无犯的好部队。


   

  张观宝“喊话”报警
一日,农民团员张观宝为红军采购米粮,不幸被捕,国民党保安队对其严刑拷打了三天,打得他满身是伤,一只眼睛也被打瞎了,他痛苦万分地央求道“你们放了我吧,我什么都不知道,你们要不信就干脆杀了我吧。”保安队队长阴阴地笑着:“想死,没那么容易,找不到倪南山,有你好受的。”一天,保安队接到叛徒密报,说是已查清倪南山等人驻地,乘着雨夜,保安队用枪押着张观宝,逼其带路前往抓捕倪南山。夜黑路滑,张观宝边走边模,希望能摸到报警的藤索,但怎么也摸不到,眼看就要到秘密棚了,心里十分着急,突然一计跃上心头,大喊道“我不知道更找不到,也走不动了,要死就死在这里了,再不走了!”倪南山等人闻声,立即知晓情况,迅速从一条小道转移。




              记忆中的石屋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2 23:51 , Processed in 1.36479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