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祁门 | 戏曲史上的活化石——祁门目连戏

[复制链接]

78

主题

78

帖子

234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14:17: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祁门山清水秀,风光如画。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祁门就养育了一位明代著名戏剧家郑之珍,也孕育了一个剧种“祁门目连戏”。



目连救母的故事以戏剧的形式广为流传,在中国戏剧史上产生一定影响,与祁门密切相关。自唐以来,祁门各地的僧寺和道观一直兴盛,宗教气氛浓厚,祁门西路也流传一个“萝卜救母”的故事。到了明代,祁门郑之珍笃信佛教,为借戏曲宣扬佛理,劝人向善,以正社会之风气,在这些杂剧、变文、传说的基础上,于1579年撰写《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因为戏文故事本身为民众所熟悉,其中所宣传的忠、孝、节、义为社会传统所认同,加上唱白质朴,广用民间土语、谚语,并穿插了筋斗、蹬坛、跳索、窜火等杂技表演,精彩刺激,所以一经搬上舞台,即受到大众欢迎,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目连戏。



《劝善戏文》分上、中、下3卷100出,其宗旨是宣扬孝义,提倡行善。它描写了傅相一家人的命运,傅相行善而升入天堂,其妻刘氏不敬神明,被打入地狱,其子傅萝卜孝母情真,地狱寻母,历尽艰险,终于感动神明,救母脱离地狱。作者将儒家文化精神灌注到了目连救母这一佛教故事中,在大力弘扬故事原有的“孝”的理念同时,还增添笔墨,写目连辞谢朝廷征召,阐释了《孝经》等儒家典籍中“移孝作忠”的忠、孝两者的关系,表现了徽州“程朱理学”的文化理念。



郑本目连戏一经产生,就在原徽州所属的祁门、休宁、石台、婺源、歙县等地流传开来。目连班社中影响较大、活动面较广的,有祁门箬坑的“马山班”、彭龙的“沥溪班”、渚口的“樵溪班”以及清溪、环砂、奇岭等地班社和石台兰关乡“大宇坑班”、大演乡“高田班”、剡溪“同乐班”,还有婺源庆源村的“舞鬼戏班”等。在清乾隆以后,徽州徽戏蓬勃发展,清末民初流布在徽州各县的六十来个徽戏班社,也大多能搬演目连戏或能演一部分折子戏。休宁每年五月初一的“五猖庙会”,万安镇农历正月十六日的“水龙庙会”,都必唱《目连救母》。



祁门目连戏起源于祁门,清康熙年间,皇宫也开始搬演郑之珍的《劝善戏文》。乾隆年间,张照参考郑之珍的原著,编撰宫廷大戏《劝善全科》,共240出,连演10天。而且,随着佛教的传播,目连戏甚至远传到东南沿海及川滇等地。今天徽剧、川剧、汉剧、婺剧、昆曲、黄梅戏、桂剧、湘剧尚保留目连戏中的《双下山》、《老背少》等折子戏。目连戏300余年经久不衰,一直传至建国初期,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祁门目连戏后来流传至大半个中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从目连戏的发展史可以看到徽州文化的一个缩影,为广大专家、学者研究徽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在艺术形式上,目连戏演出时,有角色行当、唱做念打,包含各种杂技、歌舞、百戏,以及大量的民间风俗,并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矛盾冲突的安排,具有结构艺术的整体性,堪称我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9 10:21 , Processed in 0.76154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