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祁门牯牛降高山野村——桶坑

[复制链接]

77

主题

77

帖子

231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09:46: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牯牛降风光

  皖南有一座大山,比黄山更原始——那就是牯牛降。牯牛降是黄山向西延伸的西脉高山群,历史上也称之为“西黄山”。因地处北纬30度线,雨量充沛,植被丰茂,动植物物种丰富,人称“华东物种基因库”,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桶坑的高山茶园

  在牯牛降的南坡山脚下,有一个尚未通现代公路的高山村落——桶坑,村落高处海拔650多米,春天时节曾与来自北京友人同至桶坑,一直疑问这座高山深处村落建于何时?为何称桶坑?遂决定再上桶坑探源。
  择一日天气晴好,与安迪、照红一路上坡慢行二上桶坑,一路风光无限,又遇首次来时为我们冲泡高山野茶的姚先生攀谈,问及老人桶坑之名来源,语焉不详,只说又名“统坑”,一百多年前,据说先辈乃太平军逃亡者遁此,以姚姓村民为主发展,目前已历七八代。姚先生提及村里原来几家做木桶的,一是挑往市场作为生活用品销售养家;二是村中几户用木桶收养野蜂,秋冬收获野蜂蜜挣钱,总之均与村民自力养家有关。目前这个算是与“桶坑”名称比较吻合的说法。

桶坑秋色

  行进桶坑,十六户村民依山就势,临溪而建自家房屋,四面竹林环绕,两溪交汇中央,左上可通雪花尖,右上可见“衛字帽”山峰,两山海拔均在1300米以上,甚是雄壮瑰丽。村庄以峡谷分村两处,以石桥连接,站于桥上,可见左、右、前三支水流汇聚,顺山势冲突轰然有声,溪谷间大石如屋,上可砌室,林立横布,犹如石阵森严,参差错落,蔚为大观!各户屋前石彻平台,院植桂花、石榴、香樟、果树等,或树冠华盖,或虬枝外探,或亭亭独立,各具特色。树下石台阶,或拾级而上通向高山茶园,树、石、茶杂然而生于溪旁;或沿阶而下顺溪游走通往溪岸竹林,屋、竹、田分置而处于高山坡下。临溪而坐,用山泉泡一杯高山野茶,鸟鸣山风,静观云卷云舒,降心啜饮,平和安静,此乐何极!痛快哉!欲仙哉!真是“山深隐客至,时长闲鹤眠。归去听松泉,来兮忘经年。”


画家戴学彦的牯牛降速写

  酒香不惧巷子深。南京一高校教师戴学彦几十年如一日,以实描山水写生和人物画见长,尤爱遍历国内高山大川,忽一日带十几学生写生路过牯牛降山下,被此山震撼, 逡巡数日手不掷笔,偶尔带队入山途行初遇桶坑,喜其野趣自然,民风淳朴,宜画宜游,后曾数上桶坑,写生画画,尽描其秀美幽深,有感于桶坑之美,撰文记述:
  “过高枧村,迤逦曲折渐次登高,道逼仄。一侧大石悬空,另侧有竹万竿,箫箫风动,与流水相应和,慕然峰迴路转乃现屋宇,左右错落,上下参差约十余户。疑似桃源人家。时逢当世,青壮离家,曰打工,老弱无多,称留守,寂寂落寞,鲜见人踪。环顾四野泉水奔涌出半山,落深谷,震层峦,其声如雷贯耳,其势动地惊天。常年激冲,几成天坑。满坑滿谷,尽皆圆石,或白或青,或灰黄,小大杂陈,杂色斑斓。水流欢动,绕石而下,乃成落差。声震耳聋又成一迭,再成落差,击冲为坑,故名桶坑。”

山崖、石缝处随处可见庇护着野蜜峰生长的木桶

  戴老师因自然天水奔冲崖谷日久成坑而名桶坑,有他实地观察与美学想象既成。其实,因桶坑常年森林覆盖,下山仅有一条石铺小径之古道与龙宫岭古徽道相连至现在祁红庄园茶园老茶坊处,然后经高枧村口至茅棚店上大路。自建村始村民只有步行上下,运送物资肩挑身抬,交通极度困难,到冬天下雪天出现,甚至封闭山中而不得出。只是八年前村委村组通过集资补助,又从山崖上凿出一道2米多宽的路,可容摩托车、农用三轮车通行才得以改善。由于村庄生态原始,境内山高林密,野花品种丰富多样,村民很多家庭就用木桶代巢,聚集山中野蜂筑巢釆蜜,野蜂以此居家,早出晚归釆粉酿蜜,村民每到秋冬季节便可釆得数量可观的纯野生蜂蜜,到市场上换取金钱,过个丰厚春节。久之,人们便以桶坑称名,以示特色!现在进入桶坑,可以在山崖、屋檐、石缝等处随处可见木桶正在庇护着野蜜峰生长其中!虽然县政府行政区划图上显示为“统坑”,实际上此“统坑”即是原“桶坑”。村民依然沿用历史曾经,口头仍称“桶坑”!而戴老师却用画家的审美,给予桶坑更加生动的名称来源之由,多是因了自然的野生大美,因缘了画家的喜爱情缘!吾也因有幸得识戴老师,见其赞美喜欢桶坑之溢词,又探得这深山古村誉名之再说,也算幸事!
来源:黄山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30 08:08 , Processed in 0.73479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