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熹园的诵读

[复制链接]

23

主题

23

帖子

6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7 11:04: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7-9-7 13:42 编辑

  
熹园尊经阁的边上是一棵繁茂的槠树,树干深灰色的皮像皴了似的,呈现着纵裂状。一棵树是可以承载生命的,年轮把记忆储得满满的。意境与物境都从根部向着天空生长,而那位植树的人,把情感与精神都根植在了生发的现场。
  熹园的原址是朱家庄,朱熹在八百多年前植下的槠树,依然散发着自然清新的植物气息,植树的人与村庄却都成了远去的背影。春天里,熹园古老的槠树开出一树繁花,毛茸茸的,金灿灿的,一束束,像生长摇曳的情思与祈愿。  “古来存圣迹,从此识前贤”。翻开中国的儒学史,朱熹在理学的作用和影响力只次于孔子,他在《四库全书》中留下了《四书章句集注》《易学启蒙》《楚辞集注》等四十部心灵密码。朱熹传奇的一生和开创的“程朱理学”,是他留给世界文化史的一个东方神话。对于朱熹这样一位“瞻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可与伦比”的先贤,在婺源朱氏的宗谱上,不仅他的二世祖廷隽公和三世祖昭元公都住在朱家庄里头,五世祖振公的妻子——汪氏三娘还在村里终老安息。朱熹的父亲朱松在1118年考取功名后,从婺源去福建走马上任,那算得上是为朱熹在尤溪出生埋下的伏笔吧。
  婺源古属徽州,而徽州的前部称为新安部郡。在朱熹的骨子里,深深地烙着“新安”的印痕,他在书信字画上落款“新安朱熹”就是最好的明证。他在理学上的执著坚韧,以及成就的高度,让后世有多少人顶礼膜拜?即便人们削尖了脑袋,也说不清楚准确的数字。
  近乡情更怯。一路上,朱熹怀揣故乡,曾无数次在心中想象故园的景象,而看到的却是先祖一座座的坟冢。八百多年前的那个春天,朱熹从福建返乡走进朱家庄的时候,他的心里有着怎样的忧郁与悲伤?挥锄挖穴植下一棵槠树,是否是他悼念先祖的最好表达呢?“故家归来云树长,向来辛苦梦家乡。”朱熹的一生,只有二次回到婺源祭祖扫墓,在1150年和1176年之间隔了27个年头。儒者毕竟是儒者,无论在九老芙蓉山四世祖朱惟甫之妻——程氏豆蔻夫人墓周植杉树,还是在朱家庄植槠树,都堪称朱熹的神来之笔。朱家庄与朱熹的一世祖朱瑰之墓只隔着一条星江河,一世祖朱瑰之墓在上游。在星江河畔,在锦屏山下,在九老芙蓉山上,朱熹的缅怀作了怎样的追忆,他的长歌又作了怎样的传递?朱熹的文友汪清卿的家就在婺源城郊,离朱家庄不远,他在汪清卿家讲学时,还收了滕氏兄弟为徒。“东鲁有曲阜,南国有星江”。那时,在婺源城郊,在星江河畔,生发着怎样的诗意情怀,又有着怎样的诵读之声?时间,会过滤遗弃删除掉许多前尘往事,人,建筑,甚至墓碑都会背着时间离去。在八百多年的时光里,朱家庄开始沦陷,破败,荒芜,寂寥。我没有找到有关朱家庄颓败的任何文字记录,也就无从发现征兆和获知个中的细节了。
  十年前,对于朱家庄来说是个转机的节点,从事砚台雕刻的江亮根站在了朱家庄的废墟上,他伫立在槠树下,想象着朱熹当年身穿对襟长衫头戴方帽到达朱家庄的样子。仿佛是一种隐秘的召唤,他与遥远的年月进行了一点点的对接。砚池研墨,大手笔书写,他对朱熹与朱家庄,甚至朱熹与“文公阙里”的人文景观都进行了注脚诠释,堪称佳构。梁架、立柱、门楼、石础、雀替、窗棂、隔扇,甚至一案一桌,一件件都是收来的旧物,颇有古意。阙里牌坊、引桂桥、尊经阁、朱家庄、紫阳书院,以及草堂、朱绯塘都复原组合在一起,相互呼应。于是,熹园的整体面貌一步步呈现了起来。幽廊曲径,馆阁亭榭,民居祠堂,连同那些在宗谱上记载的遗迹,还有民间淡化了的传说,一一重生。一项浩大的文化传承工程,实现了起承转合,进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谁又说得清楚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呢?天地万物,人间万象,循环往复,朱家庄、朱绯塘等等在熹园的重生,算不算得是一种轮回呢?此时的熹园,已经超出了建筑的意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人们以漫步与追忆的姿态走进熹园,看到朱绯塘的波光潋滟,都会情不自禁地背诵起朱熹那脍炙人口的《观书有感》。在朱氏宗祠与澹成堂之间的空地上,矗立着一块朱熹手书的“孝”字碑。朱熹的书法造诣精湛,善行、草,“孝”字笔墨雄赡,运笔厚重,笔触藏锋,充分运用了中国文字象形的特点,上部酷似一仰面作揖尊崇长辈的后生,而那人面的后脑却酷似一只猕猴的脑袋,寓意人是必须要尊老、敬老的,而反之呢,则寓意人与猕猴区别的所在了……一个“孝”字,字面上的笔划是简单可见的,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字背后的意味是几句话能够说得清的吗?
  “婺学自宋迄今有兴无替。紫阳振铎,钟鼓管弦之声未息也”“十家之村,不废诵读”。在久远的年月里,婺源“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秉承诗书传家,离不开一代代婺源人对朱子理学的崇尚,离不开朱子门徒对理学的传播。“读朱子之书,秉朱子之教,执朱子之礼”,仅仅是一代代婺源人的生活信条和文化情结吗?朱熹有紫阳先生的称誉,而紫阳书院呢,可以称得上是朱子故里传播理学的“圣坛”……熹园开园,让学童在紫阳书院“破蒙”,举行“开笔礼”。一个个学童身着汉服,敬拜圣人、正衣冠、朱砂开智、击鼓明智、启蒙描红、齐诵《朱子家训》——“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倘若程颢、程颐、朱熹三位先贤在神龛上有知,他们听到学童们铿锵有韵的诵读,应会感到欣慰吧。我对这样的诵读,归结为一种集体的发声,一种向着传统文化的回归。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在“文公阙里”的婺源,熹园的一天就在紫阳书院的诵读声中开始了。在充满稚气的诵读声中,是否有更多的人悟到了朱熹的儒学精神和心灵指向?
“此夕情无限,故园何日归?”隔着八百多年的时空,我在朱熹写给亲友的诗文里,依然感受到了一位大儒内心家园乡土情感的温润,以及悠远的遐思。我在熹园沉浸漫游,在槠树下默默追怀,追怀一位游子魂归故里的往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7 19:15 , Processed in 0.46098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