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婺源乡土历史的全面观照

[复制链接]

55

主题

55

帖子

16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6 14:26: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儒者当不出户而知天下。生是乡而不周知一乡之事,庸非耻乎?顾乡事莫详于县志。志书繁重,非教科所宜。爰择有影响于社会者,分为义例,约为简本,定时教授,期于粗知一乡之事而已,编婺源历史。”


      《婺源乡土志》卷首“绪言”如是说。

      中国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从隋代开始实行。它使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能够相对公平地通过科举取士跻身社会上层,施展才智,实现抱负,进而光宗耀祖。历经1300余年的中国科举,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经科举所拔擢的优秀人才,在中国历史上灿若繁星,数不胜数,其中有许多成为后世仰之弥高的泰山北斗,至今被人们传诵着,津津乐道。

      但在鸦片战争以后,国门打开,世事激荡,波诡云谲。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弊端。光绪三十一年(1905),袁世凯、张之洞等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从光绪三十二年开始,停止所有乡会试,停止各省岁科考试,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

      朝廷令下,婺源当然也得遵照执行并大力推广。清末民初,在婺源县城设立的小学有县立模范高等小学校、省立第二高等小学校、城立高等小学校、族立程氏国民学校、族立董氏国民学校、族立汪氏国民学校、族立王氏国民学校、县立模范女子国民学校等,而分布在婺源乡村的族立或私立小学校则多达60余所。这些小学校采用的教材,一部分是由民国政府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写的,还有一部分是由婺源本地的乡村名儒根据教学需要自发编写的,《婺源乡土志》属于后者。

      正如前揭“绪言”所言:学问深厚的人,即便足不出户,也能知晓天下事。生于一个地方而不能知晓当地古往今来的历史变迁,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可耻的事吗?要了解婺源地方的历史,最详细莫过于《婺源县志》了。但县志卷帙浩繁,内容庞杂,并不适合作为小学生使用的教科书。怎么办呢?当年婺源县城的名儒董钟琪(字吉符)和汪廷璋(字退之)二人商谋共议,合作编写了《婺源乡土志》,“分为义例,约为简本”,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婺源“畅记公司”出版发行,作为婺源小学生乡土历史普及的启蒙读本。







      《婺源乡土志》全书分为七章,共104课。第一章《婺源沿革》包括“婺源未建置以前”、“婺源既建置以后”、“县治之迁徙”、“城池之建置”、“婺源置县之缘起”等,共5课。第二章《婺源建置》包括“公廨”、“学宫”、“学制”、“紫阳书院”、“崇报书院”、“试院”、“刘果敏公祠”、“京师会馆”、“文明会”、“南京试馆”、“天主教堂”等,共14课。第三章《婺源官制》包括“县职”、“学职”、“杂职”、“武职”、“翰林院五经博士”等,共6课。第四章《婺源宦绩》包括“名宦总论”、刘津、鲜于侁、张士谦、帖木儿不花、白谦、陈金、张槚、吴琯、赵崇善、金兰、刘潜、万国钦、蒋国祚、窦祖禹、黄世臣、张法皋等,介绍了从南唐至光绪年间先后在婺源为官的16位“官师”的典型事迹,共17课。第五章《婺源人物》包括“人物总论”以及婺源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其中属于“名贤”的有宋代王炎、滕璘、滕珙,明代汪应蛟、汪仲鲁、余懋衡、汪敬、余懋学,清代江永、汪绂等;属于“忠节”的有宋代胡闳休、朱弁、汪介然、许月卿、李芾、汪立信,清代王廷升、王友端等;属于“武士道”的有唐代汪道安、汪武、胡瞳、程湘,明代汪同、吴伯宣、游德敬,清代汪乾、胡颜春、汪节才等,共28课。第六章《婺源风俗》,包括风俗举要、耕种、向学、民风、宗族、丧殡、婚俗、烟毒、女工、茶业等,共9课。第七章《婺源兵事》包括“婺源兵事之缘起”、“黄巢之乱”、“方腊之乱及元万户之来”、“蕲黄(红巾军)之乱”、“姚源之盗及宸濠之叛”、“矿贼及山寇”、“唐士奇之叛”、“王跳鬼之扰”、“耿精忠之叛”、“粤西(太平军)之乱”、“衢州之变”、“夏混天之警”等,共25课。


      由这些篇目可知,尽管《婺源乡土志》只是小学生的启蒙读物,但涉及的范围却相当广,从沿革、建置、官制,到历代优秀官员、婺源杰出人物,再到婺源风俗和婺源兵事,把作为小学生应该了解的家乡“状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不失为一部接地气、有品位的乡土教材。







      以第二十七课“刘津”为例,对《婺源乡土志》的“风貌”做个“管窥”。课文原文:“南唐昇元二年,津为都制置使,筑新城于西湖,并领关西卒千五百人来镇。荒残之余,召募流徙,与其众杂耕,分诸校置营,屯田五溪,曰:武溪香田、思溪大田、潋溪车田、浮溪言田、古溪丰田。凡村落以田名者皆屯田之处。”大意是:


      南唐升元二年(938),刘津作为都制置使,巡辖婺源、浮梁、德兴、祁门四县,代理婺源县知县(当时,浮梁、德兴、祁门也归属婺源管理)。他在西湖(俗称西湖荡)的西边建筑新县城,并带领关西(陕西)一千五百多名兵士来婺源镇守,边剿灭残余土匪,边开荒种地。他还召集逃难到婺源的民众,分派到军营,让军民共同开荒种田。当年军民屯田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五溪”,也就是武溪香田、思溪大田、潋溪车田、浮溪言田、古溪丰田。在婺源,凡是村落以“田”来命名的,都是当年军民共同屯田种粮的地方,比如杨田、梅田、长田、罗田、冲田、仰田等等。(当时正值天下大乱,四分五裂,那些从关西来的兵卒无法回归原籍,只好长久居留在婺源,边戍守,边种田。政府也允许他们以现有耕种的田亩作为永久产业,不分兵民。后来他们都成了婺源的世代居民。刘津是在婺源逝世的,墓葬县治后山,城西的刘姓是他的后裔。)








      从1908年至今,时间的隐形巨手悄然翻过了将近110年。而在这百余年里,中国大地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三反五反、文革、改革开放、全球经济、互联网时代……人们在“日新月异”的同时,既得到了许多,也丢失了许多;既懂得了许多,也遗忘了许多。至于《婺源乡土志》又经历了怎样坎坷的命运波折,今人已经很少知道,甚至听闻过这书名的也为数不多。“老祖宗把好东西留给我,我却随意把它丢弃在风干的岁月里,这是老祖宗的错,还是我的错?”


      就在2016年夏,由婺源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牵头,组织婺源部分文史专家毕新丁、汪发林、吴精通、吴进彬等,对《婺源乡土志》进行点校、标注、编译。他们战高温,斗酷暑,历时数月,终于初步完成,即将付梓,一百多年前的婺源小学乡土启蒙教材有望重见天日,再获新生。

      天降大任,善莫大焉。我心向往,日月可鉴。


2016年9月29日星期四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22 06:59 , Processed in 0.75265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