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鄣山村的养蜂人,用最甜美的土蜂蜜换最朴实的生活

[复制链接]

67

主题

67

帖子

201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0:12: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小时候多次被蜜蜂蜇伤,大部分都拜我父亲所赐,我父亲是这个山里小有资历的养蜂人。记得从小到大家门口、菜园地里、鱼塘河边,都摆满了一个又一个的圆柱形的蜂桶,这些桶里面住着父亲从深山搬运回来的野生蜜蜂。这可算得上是他的宝贝,一天照应三遍感觉都不够。有时候我们也要去帮忙守着这些蜜蜂不被大的黄蜂吃掉。拿一块木板守在蜂桶前看到飞来的大黄蜂就稳准狠的直接拍死,战绩好的时候尸骨遍野。





鄣山村的野生蜜蜂个头都很小,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说威力很大,如果惹怒了它们估计难逃魔爪,更不用说去偷他们的食物-蜂蜜了。所以我小时候最怕的就是协助父亲 “割蜂糖”,总是会被惹怒的蜜蜂咬上好几口。


为什么在婺源话里会用到“割蜂蜜”这个词呢?因为这跟我们采集蜂蜜的方式息息相关,我们用一个铁质的小铲子,一小片一下片的把里面的蜂巢割下来;而且我发现婺源话里很少说“蜜”这个词,一般甜的东西就是用“糖”来形容。所以“割蜂糖” 就是我们采集蜂蜜的叫法,“”割蜂糖“”的婺源话发音是 kou feng tang




-类似于这样子-


为了保证蜂蜜的品质不被破坏,鄣山村的养蜂人都不会用烟熏的方式驱赶蜂蜜,一般都会选择在晚上等蜜蜂停止采蜜的时候去割蜂蜜,一般两到三个人就可以完成整个操作,需要用到的工具也很简单:一个铁质的小铲子、一个桶、、一把菜刀、照明设备、一把扇子;首先要将蜂桶横着架空,把桶放在底下准备接割下来的一大块一大块的蜂蜜,负责照明的人还要拿着扇子把蜂巢上的蜜蜂往里面赶。如果运气好遇到脾气好的蜜蜂,估计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果遇到脾气暴躁的那绝对少不了皮肉之苦。每年夏天照明的工作都有我的份,所以我现在眼睛长得小应该是有原因的,被蛰得睁不开了, 哈哈~~





为了保证蜜蜂能够继续生存,不会离开蜂窝我们一般不会把蜂桶中的蜂巢掏空。会留给他们继续重建家园的希望与资本。但是也有不少蜜蜂因为感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会选择逃离,由于一个蜂桶中有几万只蜜蜂,所以逃离的话动静都很大很容易被发现。我们需要紧跟着他们看到他们逃到什么位置落脚,然后找一个新的蜂桶沾上蜂蜜水放在落脚点,用一个稻草做的扫帚一点点的把成团的蜜蜂往里面赶。等到一切平静后就可以把他们搬回家安置好,继续为人类服务。





如果你吃过鄣山村原汁原味的刚割下来的蜂蜜,那你是真的很幸运!因为一整块的还带有余温的蜂蜜比世间任何一块糖果都美味!而且鄣山村的蜂蜜都生活在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中。采山间百花酿蜜。





蜂桶一般都放置在石洞底下,因为这样的地方能够遮风避雨,吸引蜜蜂来此筑巢。等到蜜蜂筑巢酿蜜后再把整个的蜂桶挑回家,这样子既可以让蜜蜂采到山里面的花粉,又可以避免狗熊把蜂蜜吃掉,而且挑回家后也能更方便管理跟采蜜。记得小时候丰收的年成,家里的田间地头全是父亲从山里挑回来的蜂桶,看着蜜蜂进进出出格外的热闹。





鄣山村的蜜蜂属于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中国独有的蜜蜂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非常适合中国山区定点饲养。中华蜜蜂体躯较小,头胸部黑色,腹部黄黑色,全身披黄褐色绒毛。中华蜜蜂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鄣山村蜜蜂采于百花丛中,汇百花之精华,集百花之大全。清香甜润,营养滋补,具蜂蜜之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收敛等功效,是传统蜂蜜品种。


虽然鄣山村的蜂蜜品质很好,但是产量特别不稳定。如果雨水天气太多蜜蜂就无法外出采蜜甚至会成批的死掉,而且雨水多的年头花粉也特别少,所以对蜂蜜产量有很大的影响。鄣山村蜂蜜基本上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有时候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足够多的土蜂蜜。养蜂人自己也会留一部分蜂蜜给家人及亲戚朋友,作为人情世故的一部分。今年鄣山村的收成肯定不会很好,估计很难有很多蜂蜜产出。


如果没记错的话,鄣山村蜂蜜应该是70-100元每斤,根据收成情况有所波动。但这里的养蜂人都很爱惜自己的花蜜,即使产量再少也不会往里面兑糖水来以次充好坑自己的乡亲们。


鄣山村的养蜂人靠着勤劳的双手,用甜美土蜂蜜换来幸福的朴实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9 14:08 , Processed in 0.55644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