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鄣山顶的香榧树其实是抗癌症的宝贝!

[复制链接]

84

主题

84

帖子

252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09:47: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鄣山顶里村“南瓜浗潭”的路边上就有一个颇具历史的香榧树,顽强地生长在河边底部早已被河水掏空的石缝里,这个香榧树从儿时就陪伴我们一同成长,没有人知道他是何时被种在这里,又或许它就是一株野生的香榧经过岁月的洗礼幸运地存活了下来。记得小时候在夏天这个时节,我总会来到树底下的河边拿几个石头往树上扔去,砸下几个香榧来然后把打下来的香榧在石头上磨掉表皮,然后磨出一个缺口掏空里面的果肉做成一个口哨,这就是我们儿时自制的玩具之一。


当然作为山里长大的孩子,征服这样一棵大树也是小孩子的梦想,大人们为了方便总会把山上刚扛回来的竹子搭在树梢上,变成一座架在半空中的竹桥,孩童的我们沿着竹子爬上高高的树梢,随着香榧的枝干向前伸出探索的步伐,有兴许的害怕又有征服大树带来的牛逼的感觉!


长大了才知道原来一粒香榧完全成熟,需要三年时间。三年,大多数植物已完成了三轮结果。核桃可以用长竹棒爽快地敲打,香榧却只能一颗颗采摘,因为同一条树枝上,可能同时结着前年、去年和今年的果子,能采摘的只有前年生出、已长得像橄榄那么大的榧子,而今年的才像米粒一样,它们还需在枝端生长两年。


后来通过植物星球知道了原来在浙江的会稽山才是香榧最大的产地,那里拥有比鄣山顶更大更多的香榧,而且都早已实现了产业化。清朝《平泉草木志》就有载:木之奇者,稽山之榧。稽山,就是会稽山。现在全国60%的香榧树都生长在同一个地方——会稽山西麓的赵家镇,在行政区划上属于浙江诸暨市。




借助长梯子爬上古老的香榧树采摘香榧的会稽山工人,年纪颇大的老者在香榧树下凝望。


香榧树跟因含有抗癌物质紫杉醇而广受推崇的红豆杉同科,它们都有生长缓慢、命寿千年的共性。百年以上的榧树不过幼年;树龄上千的才是身强力足的青壮年,殊胜异常。


协助采摘榧子的工具有三:竹梯、竹篓和绳子。架好竹梯,徒手爬上十几米高的榧树,腰间绑一个盛放榧子的竹篓,直立在向外伸展的树枝上,没有任何额外的保护——除了那一根绳子,两指粗的麻绳是采摘人所有安全的保障。他们挑选那些已经成熟的榧子,逐枝逐枝摘过去,必须轻手轻脚,因为树枝上还长着来年和后年的小榧子。一篓子摘满,用绳子将篓子下放到树底守着的人,倒入地上的大竹筐里,再用绳子将空篓子往上吊,继续采摘。一竹筐香榧重四五十斤,一天下来只可以采上两三筐,而这些青果最终能够被制成的成品,不过几十斤。






香榧子的青果有股特殊的香味,清冽甚于松香,又夹杂一丝甜美。事实上,含有柠檬醛和芳樟酯的青果外皮是用来提炼芳香油的上好原料,每百公斤的香榧果皮可以蒸馏油200到300克。显而易见的抗氧化效果就是,给青果去外皮的老人,双手都格外白皙。


采下来的青果不能即刻加工,至少需要经过二十多天的风干,炒制和烘焙也很有说头。以往炒制工场用木炭以文火烘焙,70年代改用“双炒法”, 即先砂炒一次,入盐水浸后再砂炒一次。80年代后期起,诸暨兴办香榧炒制加工厂达数十家,炒制方法有带壳淡炒、带壳盐炒及脱衣椒盐炒等多种。


很多人吃香榧都纠结于去壳之后、果仁外那层干枯的黑衣到底能不能吃,细致不过的人还会不嫌麻烦地将那一层皮剥掉,但其实这层黑皮不仅无害,还能够养胃驱虫。身为越地人的张岱在《陶庵梦忆》中称自己是“越中清谗”第一人,“喜啖”的“方物”里就有香榧。香榧据说也是赵飞燕的零食,唐时作为越东的贡品入宫。民间从来不缺把美食和美人联系在一起的想象力,西施大概是最喜闻乐见的那一个,在西施舌、西施乳之后,人们还认为西施足够冰雪聪明到可以发现香榧硬壳一端的两道裂口,轻轻一撩这两个“眼”,坚壳即一裂为二,所以下次吹香榧前,一定先捏“西施眼”。


榧子的种类很多,一般食用的就是香榧,也称细榧,此外有芝麻榧、米榧、茄榧等。还有一种木榧,口感并不美好,却是一味良药。




看到会稽山人对香榧的热爱,就想起来写这篇文章回忆自家旁边的香榧树带来的儿时记忆。怀念在那个艰苦快乐的岁月中一起成长的伙伴以及兄长、老姐。


对于在外漂泊的我们,点点滴滴都能勾起我们对家乡的记忆。希望一切安好,回家再见香榧树下迎接我们的亲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9 15:00 , Processed in 0.77581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