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婺源不只有春天,篁岭晒秋,晒出最美乡愁

[复制链接]

52

主题

52

帖子

156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6:30: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

日斜猛虎峰头度,雨歇游鱼镜里行。

处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

居民一半依山食,不事牛犁用火耕。

——《徽州》









这首明人描摹徽州的诗,在现在,依旧贴切。白墙黑瓦马头墙,一座座诗一般的古民居,依山而建,遗世独立。

明清时期,徽商发迹,他们回到故里,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村落建得气派堂皇;徽商没落,在偏远的山区,他们渐渐沉默,时间仿佛在此悄悄流过,只在白墙黑瓦间留下印记,却保留了明清村落的原始。









沉默了许久,在渴望找寻桃源人家,找寻一份乡愁的现代社会,突然间,经过时间洗礼的徽州又成了大家的寻梦之地。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地处偏僻山乡的婺源,幸运的,保存了古徽州的所有气韵。





于是,油菜花成海的春天,越来越多的游人,走进婺源,感受这份田园人家的唯美,却也给婺源,带来了喧嚣。

避开了最美的春季,在夏末初秋走进婺源,原本只是想在游人不多的季节,静静的触摸最真实的印记,感受最真实的生活,却偶遇了篁岭晒秋。









古时,农民将收获的粮食如稻谷、玉米、辣椒等放在太阳下晾晒,以便长时间保存,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种现象更加常见,故称“晒秋”。门前空地、农家屋顶,晒着的不仅是农作物,更是收获的喜悦。









“窗衔篁岭千叶匾,门聚幽篁万亩田”,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依山而建,地无三尺平,受地形限制,村民没有空地晾晒农作物,家家户户在房顶上架起长长的木架,使用竹晒匾在晒台上晾晒,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





夏末初秋,长长木架托起圆圆的晒匾,辣椒、玉米……,五颜六色的作物,衬托着层层叠叠的民居村落,是一种动人心魄的美。





篁岭传承了500多年的晒秋,一不小心,成为一种民俗文化,一种生活方式。虽然原居民都已经搬下山,篁岭古村在改建之后,已经成为一个旅游村落,可老居民每天朝晒暮收,却让这个村落依旧保持着自己的生活,百年不变。





夏末初秋,在朋友的带领下,走进篁岭,原是带着对改建古村落固有的成见的,可走在村里的街道,望着五颜六色的房顶,触摸着用古老的木材照着旧日模样建造的房子,来时的疑虑与成见,都烟消云散。





夏末初秋的篁岭,赶上什么就晒什么,距离晒秋最美的时节还差了两周。可那时,就已经有了丰收的喜庆,在鲜艳的色彩中,读到了一份浓郁的乡愁。因为缺失,更显珍惜。





从村里走到村外,迎来的,是一片高山梯田,油菜花开的时节,应该是最美的,而现在,没有花海,只是光秃秃的梯田,却也有着梯云人家的气魄。









今日的篁岭,应已进入最热闹的晒秋季节,虽只是离开两周,却还想再回去,看看篁岭一年中最喜庆最热闹的时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4 00:03 , Processed in 3.05390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