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港——在这里照见婺源

[复制链接]

67

主题

66

帖子

198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13:08: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7-6-26 15:07 编辑







1974年,在婺源汪口古村的星江河上,红极一时的电影《闪闪的红星》正在这里拍摄,这是一场小小竹排江中游的经典场面。此时,离这里五十公里之外,许村镇小港村的排头王光跃正率领他手下的三四十名排工,在朱山脚下的碧波里,前后吆喝呼应着像牧人驱赶羊群,将一大群木排向着西南方向的鄱阳湖放去。王光跃那时刚刚二十多岁,他裸露的肩背像古樟树桥的青色石栏一样油亮结实。
星江是这条江在婺源县城紫阳镇以上的名字,过了紫阳镇被叫做乐安江,前行中,它又陆续接纳了几条河流。在小港这里,乐安江和一个叫做赋春河的河流双河合一,瞬间江阔流勇。于是操着不同乡音的河流一起挽着手,径奔鄱阳湖而去,长江才是它最终归依的母腹。

婺源星江



婺源,在徽文化的地理上,已经是古徽州的边缘地带;在徽文化的典籍中,她又是一方重镇;乐安江则是婺源徽商经纬里,网络四方的重要通路。有人说,婺源是“封闭的山,开放的水”。在万山丛蔽中,除了徽饶古道等有限的陆路通道外,河流成为了这里最为活跃的商业经脉。发源于婺源东北五龙山脉的星江,在县城紫阳镇脐带一样缠绕而过以后,向着西南方向蜿蜒,许村镇的小港是她在婺源地域上最后的出口。造物主公平,他给了你群山的雍闭,同时,还会给你河流的畅达。一条乐安江成为了贯穿婺源交通上的黄金水道,数百年间,她无私地哺育出婺源徽商们的商业传奇,而小港则是这条黄金水道上的重要支点,因此,关于小港的故事也就分外精彩。
(PS:上游的星江过了婺源的紫阳镇就叫乐安江。)

乐安江






这里只想说说两个人。

1
乐安江排头王光跃
王光跃现在六十多岁。他的名字曾经在乐安江到鄱阳湖的涛声里成为一个嘹亮的回响。他原本不是婺源小港人,是小港下游德兴市的乐平人,十二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在乐安江上放排。从小出没风波里,加上父亲的口传身授,人高马大的他很快成了乐安江上有名的放排手,常常他一个人单独放一个排平安无事,而其他七八个人放一个排却会触礁散排,所以十八岁那年他就成了排头,管理四五十人。

乐安江排头王光跃


这里想插播一段关于婺源木商的历史资料:在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中,木材经营是徽商重要的经营项目之一,而木商又以婺源为最,“婺源贾者,率贩木”,著名的有江湾的江蓉东,李坑的李书麟,坑头潘村的潘氏家族,庐坑的詹氏,西冲的俞氏等,就连后来风行各大江河连接木排的篾缆,也是婺源木商程文昂所创。每年的四月初八,徽州各地的木商都要聚集婺源,举行盛大仪式,祭祀五木神,婺源的木商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明代以前,这些木商们主要经营的还是婺源本土的木材,即是所谓的内产外销,以换取粮布日常。婺源的水系归于鄱阳,众多山溪不具备航运的条件,顺水而下的木材在星江上的汪口汇聚编排,这里就成为了婺源航运的起点,有十八个埠头的阵仗,可见规模之盛。在下游的小港这里乐安江赋春河两河交并,河道放宽,因此,小港不仅是乐安河上重要的中转码头,也是婺源水运的商埠重镇。汪口和小港就成了婺源地界上航运的起点和出口。

王光跃近照



一直到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乐安河上仍然木排如梭。已经成为小港航运负责人的王光跃,也早已把家从乐平迁到了小港,在这里娶妻生子。他介绍说,当时,他们运输的主要是婺源山区出产的杉木,松木,毛竹,还有茶叶等。他们的木排长六十多米,宽近十米,天作被,排做床,餐风露宿,吃住在排上。逢到雨季江水大涨的时候,排疾如飞,两三天就到鄱阳,只是这样的情况最危险,也最显排手的功夫,稍一不慎,就会排散人亡;枯水的时候,要一个月才能到,很熬煎人,他们就在排上搭起竹棚,以排为家,白天走排,晚上泊在岸边,众人轮流看守。他们运送的木材经鄱阳湖,入长江,销往芜湖,南京,镇江,扬州,远至东北。王广跃说,他放排的时候小港从早到晚,热闹繁忙,江上,岸边,人群像满棚鸭子一样叽叽喳喳,闹闹嚷嚷。那时,小港航运上不仅有船帮,还有排帮。排帮,是徽商传奇在波涛上的惊险书写。

2
小港村领头人江华
三百多年前,婺源一个叫江永的大学者为汪口设计了曲尺碣,一举解决了蓄水,缓流,渡船的问题;三百年后,在小港村,江永的后人江华,正在谋划着再现乐安江这一婺源的“新安江”昔日风貌,打造小港古码头街的明清风情。


年轻儒雅的村书记江华



接受小港村书记江华的邀请,我们的车子在婺源西南山区的公路上盘旋疾进,一路上云山几盘,江流几湾,古村隐约,古桥巍然,万顷竹园在春风里吹出阵阵清香。在油菜花季,在婺源东面,北面被游人挤得水泄不通的时候,这里美得如此安静,安静得不起纤尘。


途中的古樟树桥



小港建村于1326年,近七百年历史。在小港的古码头街,一排排徽派建筑老迈苍颜,一把把门锁,锁住了江上那些排船如梭,万商云集的岁月。老街的东面就是码头门楼,门楼下面就是台阶,台阶连江处就是古码头。现在,门楼保存完好,两个门道,上下各行其道,互不相扰,细节处见用是心徽州人最大的特点。江华书记介绍说,这里的台阶有八级,作为婺源全县海拔最低的小港,是万川汇流之地,古时候的小港人总结出利用台阶监测汛情的经验,他们把六个小时作为一个涨水时辰,把第七个台阶作为警戒线,如果半夜十二点水至第七个台阶停涨,则安心睡觉,如果不停,就必须立即搬家。


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临街老屋




在古码头旧址,一江春水浩浩东去,再拐向西南的鄱阳湖。江滩上卵石如累,枯黄的竹节草漫向天际。这里不仅是当年婺源商业的黄金水道,还曾是朱元璋鄱阳湖战败时的逃生路,不远处以朱皇帝之姓而命名的朱山,纪录了历史上这一侥幸而又尴尬的时刻。正是因为与皇家有关,所以当地百姓认为山有龙气,草木不敢轻动,从而守住了茂林修竹。

临街老屋


在陆路取代水运的今天,这里似乎被历史遗忘;在旅游资源太过富集的婺源,这里似乎又被游人遗忘,而恰恰是这些遗忘,为这里保留了一方未被惊扰的原生态山水。小港村在江华书记的带领下,走的是另外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他们成立了由村民自愿参加入股的农业合作社,开发本土特色农副产品,竹筒酒,竹筒饭,豆瓣酱,“三笋”,竹炭,因为特色,绿色,本色,而备受市场青睐。就连江河里的螺丝,因为没有污染,价高一倍,却被抢手。

古码头门楼





在旅游走向深度化,个性化,体验化的今天,藏在婺源西南大山深处的小港终于“藏”不住了,越来越多的自助游客,追寻着来到这里,我们在的那天,这里还接待了几位前来踩点取景的电影制作人。与婺源别处不同的是,这里由于毗邻德兴,乐平,从而在风情,民俗上徽文化,赣文化杂处,交融,同时修建千岛湖时淹没区整体迁来的移民,又带来了浙江完全不同的乡风民情。

乐安江


赋春河流经小港



经济上曾经的黄金水道,文化上的徽赣交融,生态上的绿色原生,景色上的山水相间,使得小港在徽文化的版图上,在婺源旅游资源上,体现出巨大的独特属性,正是这种差异化,让江华有了发展小港的全新思路,再现黄金水道,黄金码头,黄金商埠,是小港旅游发展的全新定位。


小港龙舟赛



自古徽州人就有水的性格,可以柔软,可以迂回,但一旦雍闭,就会冲决而出,婺源,以及婺源的小港人当然也不例外。儒雅,多谋,善断,是江华给我的印象,山水间的一块翡翠,徽商故事里的一段传奇,是小港留给我们的身心体验。
在小港的乐安江上,照见婺源的过去,也看到了小港的未来。

c1141e8e4323e5b73f1381fc604d5991.jpg (30.22 KB, 下载次数: 0)

c1141e8e4323e5b73f1381fc604d5991.jpg

2288621c79704d10769e5d36b126fe4c.png (2.78 KB, 下载次数: 0)

2288621c79704d10769e5d36b126fe4c.png

85033cd71283fa628c33cbebc65c91e6.gif (7.25 KB, 下载次数: 0)

85033cd71283fa628c33cbebc65c91e6.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20 17:13 , Processed in 0.91096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