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介] 隐匿的漳村

[复制链接]

601

主题

601

帖子

1803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5 10:31: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绵延的山峦虽然有十八尖,但生机勃发的阔叶林却让山体丰满而叠起,经年与一条清幽的漳溪相拥相偎,忘了春秋。船形的思口漳村,看着缠绵的山水情事,在此搁浅千年。


当我的脚步随“万松亭”而下,漫步走进漳村时,仿佛步入了一个久远的年代。村口“敦伦堂”的大门已失去了踪影,风烛残年的祠堂,却依然衔接着村中王姓宗族的记忆。与之相邻的“思训祠”只是从废墟中清理出的遗址,但面对矗立的门坊,裸露的石雕,我不知道这是对漳村历史的一种吞噬,还是一种朗照?同行的德馨先生告诉我,思训祠在颓废坍塌之前,曾经做过漳村中心小学的校舍。在当年,由于受办学条件所限,这或许是因陋就简的一种无奈之举,却在另一个层面成就了思训祠,让漳村一代又一代人记住了思训祠,记住了南宋建村以来的历史荣耀——在水一方的漳村,历史上曾出仕官三十多位,有十位文士著作传世。其中,乾隆时官至太仆寺少卿、通政司副使得王友亮,让古朴的漳村增添了神秘的传奇色彩,他有《双佩斋文集》、《骈体文》等十三卷著作,收入《四库全书》。


敦伦堂


思训祠遗址
徜徉深巷之中,我的脚步在油青的石板上,与漳村的先人或过往行旅的履迹进行了叠印,甚至对千百年来,连接清华至蚺城两个古镇的通衢要道,进行了追寻。漳村曾经的繁华,仿佛在路边罩满爬山虎的老墙上,又仿佛是在翘角飞檐的庭院里,抑或在漳溪边的埠头上,或是村民悠闲的生活中,又恍惚曾经的一切还未曾退去。在时光折射的距离里,是漳村历史的遗存部分引领我融入其中。村头的老鸦庄,原来是一片洲滩秘境,现在已是田园苗圃,历史上香火如缕的华佗庙,也已更名朝云寺,只有村中巷口的水龙庙紧锁着,水龙锈迹斑斑……前后之间的更替与沉寂,宛如漳村的一种缅怀,或是对过往的一种凝结。然而,内里却透着村民生产生活方式,以及风俗改变的讯息。在“致敬堂”附近,七十五岁高龄的王观泮老人,听说我对漳村的历史文化感兴趣,相邀去他家看祖传的两口石缸。王观泮老人住在巷边,老屋堂前窗明几净,院子空阔整洁,两口粗粝的石缸呈“U”字形矗立在院子里,边上还有两株玫瑰色的月季,在冬阳下含苞待放。据德馨老师介绍,石缸缸沿的豁口是太平天国时,洪秀全在院子里磨刀试刀留下的痕迹。我本想问问有关传说的细节,看到王观泮老人淡定的神情,仿佛老屋、院子、石缸,还有与之有关的往事,都在石缸的苔藓中消解了……


水龙庙
裸砖鳞瓦的桥屋,俨如漳村的桥头堡。从栅栏式的门隙中,我看到几块崭新的板桥躺在地上。桥屋便是村里的公共建筑,它的功用是汛期放置桥板桥脚及平时更换的材料。桥屋虽小,却在南方村庄很难看见了。顺桥屋而下,漳村溪口宛如一幅画上的风光:清溪之上,葱郁的山峦与古朴的村落相映,一架板桥连接两岸,溪边是埠头、竹筏、木船、古树、修竹,还有起伏的洲滩与草地。即便是在冬日的中午,上下埠头还三三两两地散落着洗菜浣衣的村妇。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小径漫步,看到岸边水域有水鸟嬉戏。水鸟悠闲,对过往的行人仿佛浑然不觉。这样的景象,正好应和了漳村人王友亮的诗句:“隔坞人家叫午鸡,幽深不让武陵溪。白沙翠羽一双浴,红树画眉无数啼。”(《婺源道中》)。漳村溪口为何存有如此良好的生态与自然的风光?溪口一块“勒石山场养生禁士”碑,释解了我心里的疑惑。石碑有一人多高,是乾隆三十二年立的,对山场河段都提出了具体的禁示。在我的印象里,有着一百三十多户人家的漳村,有八口盛水的大石缸,却没有打过一眼水井,漳村的先人以船为村形,“凿井则船漏”,自古以来成为村训。漳村人之所以对山水环境,有着接力般的呵护,蕴涵着一代代漳村人,寄予山水家园的一个梦。


勒石山场养生禁士碑
“经济文章,曾幸广乡崇世祀;孝友信义,早从大宋著芳声。”这是一幅录自漳村王氏宗祠的联文,我却把它作为漳村历史文化的注脚。虽然漳村万松林已在历史中湮灭了,但漳溪河畔的十八尖依然回响着经年的林涛,深幽的村巷里,却依然弥漫着古朴的人文气息……然而,相对于婺源理坑、汪口、李坑等村落,甚至与之毗邻的思溪、延村,漳村是隐匿的,甚至它的厚重与宁秀还没能进入外界的视野,我却这种隐匿与安宁中,找到了远去家园的影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8 17:39 , Processed in 0.69059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