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 庄文枢与黄山题刻“且听龙吟”

[复制链接]

96

主题

96

帖子

288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20 16:37: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黄山温泉游览区的“大好河山”石壁处沿着桃花溪往上游拾阶而上,过白龙桥,前行一百米靠溪一侧有一巨石,虽然经历多年侵蚀,长着青苔,但仍然清晰可见上面刻着“且听龙吟”四个大字,落款为“庄文枢民国三十三年国庆日题”。行书字体,从右至左,雄浑遒劲,一气呵成,为黄山摩崖石刻之精品,值得品鉴。在鉴赏其艺术价值之际,人们不知道其中的故事更加耐人寻味,值得细嚼。

  A

  庄文枢何许人也?

  从现有一些资料可以查到:庄文枢,字剑秋,1896年生,江苏武进人,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毕业。庄文枢长期为国民党著名将领李觉部属,参加过“八一三”沪淞抗战,时任第十九师五十七旅长。1938年8月在“武汉保卫战”九江金官桥战役中,被日军炮弹炸伤。1939年11月,晋升为第七十军一零七师副师长,陆军少将,镇守赣北。1941年又参加了“上高战役”,并取得赣北战场国民革命军最大一次胜利。

  作为黄山的管理人员,我一直想获知更多的庄文枢的信息。非常巧合,几个月前几经转手,收到一封来自上海庄文枢女婿江训的来信,信中讲到他一直想到黄山,亲眼一睹岳父当年留下手迹,但多方与旅行社对接,没有得到准确信息,现年事已高,再不到黄山,怕今后机会越来越少,故而试着用最传统的方式给黄山写信。当我们得知他已是八十岁的老人时,劝他还是由子女陪着一起上黄山为好。几个月后,我正好有事前往上海,便想着拜望老人。

  见到江训老人,知道我的来意之后,他非常热情,毫无保留地交谈起来。

  江苏常州庄姓是江南名门望族,有“中国科举第一家族”之称,“常州庄氏三院士”就是庄姓的杰出代表。庄文枢为常州庄氏第十七世孙,1914年8月,18岁时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步兵科,1916年毕业后从军。此后,与浙江象山陈氏结婚,先后生育四男二女。其中,二女庄榕出生在福州,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新疆与江训结婚。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庄文枢守卫上海。受李觉影响,庄文枢准备说服舟山守军一同起义,但没有成功,不久他自行离开部队。解放后,针对他的情况,组织上多方深入调查,最后没有将他作为起义人员对待,也没有将他作为战犯对待,庄文枢成了一介平民百姓,随儿子一起定居在杭州,一直到1977年81岁时去世。

  当我问及庄文枢的资料或照片时,江训告知,非常可惜,为求安全,后来都烧毁了,没有留下只字片句。

  B

  庄文枢因何到黄山?

  将相关资料汇集在一起认真分析,可以梳理出庄文枢到黄山的大致脉络。庄文枢从抗战开始就在前线,所经历的战役极为惨烈,为延缓日军侵略进程立下汗马功劳,战功卓著。受伤后因战事吃紧,没有及时疗养。1942年5月,庄文枢参加“浙赣会战”后,调至福州南平、浦城担任防守任务,此时才有休整调养的机会。该区域与皖南同属第三战区,经江西上饶与皖南国统区相连,路途不远,从屯溪方向到黄山交通很便捷。此时的第三战区主要有李默庵的第32集团军、李觉的第25集团军、唐式遵的第23集团军,其中唐式遵负责皖南防卫,驻军就在黄山脚下,安全保障没有问题。

  庄文枢到黄山休养似乎还差一条理由——谁介绍来的?目前尚未查到确切资料,但有一个最大的可能性:闲居屯溪的国民党少将戴戟。1914年庄文枢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求学时,第三期共招收学生802人,设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5科,其中步兵科人数最多。这期学生中包括白崇禧、何键、张治中在内少将军衔以上的达到200多人,这些将领籍贯几乎都在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几个省,其中皖南籍的有旌德县戴戟(出生在苏州)、太平县刘绪福、石台县杨光钰、宣城县徐权、休宁县程子宜、宁国县翟瑾等。这里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上述人物大多数都是步兵科的。可以想象,在国民党军队非常讲究派系的情况下,同属一个军校、一期、一个科同窗两年的同学,后来又成为将军的,其关系可能十分密切。再看戴戟,1938—1940年,任皖南行署主任。1940年4月,戴戟因与安徽省主席李品仙关系不善,辞去了皖南行署主任职务,在屯溪赋闲,一直到抗战结束。戴戟思想进步,很多地方与国民党意见不一致。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曾企图派戴戟劝说叶挺脱离新四军,担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但戴戟拒绝为顾祝同当说客。此时的屯溪,地处前方的后方,畸形发展,极其繁荣,为第三战区国统区重要城市,号称“小上海”,很多国民党军政大员都在此逗留。作为军校同期同科的老同学,苏南的同乡,差一岁的同龄人,同在一个战区,还有差不多的政治倾向,戴戟与庄文枢联系,邀请到屯溪作客,并陪同前往黄山,再正常不过了。1948年冬,戴戟在上海参加陈铭枢等人领导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秘密从事反蒋活动。1949年5月,在上海迎接解放。建国后担任安徽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曾多次到黄山陪同接待、指导工作,此为后话。当然,也有其它可能,譬如与老同学、福建省主席刘建绪一同到黄山,黄山地区曾为刘建绪的老辖区。

  从当时情况看,到黄山后可能住在“冷公馆”。该处位于“且听龙吟”题刻再往前三百米处,虎头岩附近。抗战时期这里兴建了一座两层砖木结构的别墅,旁边修建了两个炮楼,往北可以观察到汤岭关,往南可以看见汤口镇,两边的距离差不多,退守都有一定余地。“冷公馆”的主人叫冷欣,1938年4月任陆军52师少将师长。武汉保卫战开始后,52师奉命参战,负责扼守江西省九江西边的星子县。冷欣组织敢死队,并自任队长,夜袭日寇据点,收复桥头堡。这一役称为“星子血战”。非常巧合,庄文枢、冷欣两位将军隶属不同部队,同在一个战场,同时进行着一场极为残烈的血腥洗礼。1939年1月,冷欣调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江南行署主任,驻安徽屯溪附近的梅林,代行江苏省政府职权。在此期间,冷欣常常往来于屯溪和黄山之间,在屯溪住在梅林,在黄山住在“冷公馆”,直到1943年1月被免职。此后,刘秉哲接任,但没有资料显示他曾住在“冷公馆”。冷欣走后,该馆没有新主人,作为军事要塞型的别墅,地方官员不好入住,但庄文枢和戴戟完全可以入住,而且方便警卫。建国后,“冷公馆”没有及时修缮,后荒废坍塌,现遗址不存。

  C

  题刻寓意何在?

  “且听龙吟”题刻位于桃花溪和白云溪汇合处,地势陡峭,溪中大大小小的乱石没有规则地堆砌着。雨水较小时,涓涓细流、汩汩流淌;大雨时节,山洪滚滚,好似脱缰野马,迅猛直下。洪水与河底石头撞击之声犹如闷雷,又仿佛双龙搏击发出嘶吼声。溪流对面有一“龙头”石,恰如龙头伸进溪中饮水。2006年出版的《黄山摩崖石刻》一书中对“且听龙吟”题刻作了注解:“意在描写桃花溪山洪暴发,奔腾咆哮,气势磅礴,犹如龙吟。”题刻十分准确地描绘了此情此景,令人拍案叫绝。

  历史上温泉区域为黄山传统游览区,很多游客尤其是文人雅士喜欢沿着汤泉溪、桃花溪、白云溪漫步,或亍立观景,或临溪沉思,咀嚼大自然的魅力,从中体味人生感悟。更有一些诗人、画家、书法家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受到启迪、获得灵感,从而师从造化,创造出艺术精品。1988年,刘海粟就曾在此创作出《龙虎斗》国画精品。2005年,安徽画家葛庆友专门创作《且听龙吟》山水佳作。歙县著名画家汪采白观此景后作诗:“一径烟萝晚翠深,乱云行野乍晴阴。荒亭日落松风过,水碧沙明龙自吟。”

  其实,仔细体会庄文枢当年的“且听龙吟”题刻,除了写景状物之外,还有更深的含义。上世纪前叶,中国饱受西方列强凌辱,尤其是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面临灭亡危险,在国难当头、民族危机的关键时刻,作为龙的传人,无数中华儿女不甘屈辱,勇于抗争,发出雷鸣般的怒吼,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抗击日寇,谱写了一幅幅壮丽篇章。“且听龙吟”正是呼唤人们倾听这一大音。题刻一语双关,与青鸾峰上“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的摩崖石刻有异曲同工之妙。

  江训住在上海宝山区长江出海口附近。拜访老人期间,他花了半天时间陪着我步行观赏长江口。分别时,我对老人说:您身体之好出乎我的意料,一定要到黄山桃花溪边去感悟一下上辈人的所见、所听、所想,更希望您的后代也去。滚滚长江由成千上万条溪流汇聚而成,这入海口的水一定有一部分属于黄山桃花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8 20:21 , Processed in 0.60090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