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文] 余光中:黄山诧异

[复制链接]

62

主题

62

帖子

186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9 21:40: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徐霞客,华山夏水的第一知音,造化大观的头号密探,早就叹道:“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他是最有资格讲这句绝话的,因为千岩万壑,寒暑不阻,他是一步步亲身丈量过来的,有时困于天时或地势,甚至是一踵踵、一趾趾,踉踉跄跄,颠颠踬踬,局躅探险而跋涉过来的。
01“空山松子落”更添禅趣
黄山不但魁伟雄奇,而且繁富多变,前海深藏,后海瘦削,三十六峰之盛,不要说遍登了,就算大致周览而不错认,恐怕也不可能。既然如此,浅游者或为省时间,或限于体力而选择索道的快捷方式,也就情有可原了。
何况索道有如天梯,再陡的斜坡也可以凌空而起,全无阻碍,再高傲的峰头也会为我们转过头来,再孤绝的绝顶也可以亲近,不但让我们左顾右盼,惊喜不断,而且凭虚御风,有羽化登仙的快意。“骑鹤上扬州”,有这么平稳流畅吗?古人游仙诗的幻境也不过如此了吧!
一切旅程,愈便捷的所见愈少。亲身拾级而上迂回而下的步行,体会当然最多也最深,正是巡礼膜拜最“踏实”的方式。所以清明节前一天,我们终于进入黄山风景区的后门,亦即所谓“西海”景区丹霞峰下。
此地的海是指云海,正是黄山动态的一大特色。我们夫妻二人,浙大江弱水教授,弱水的朋友杨晨虎先生(此行全靠他亲驾自用的轿车),都是黄山管委会的客人,由程亚星女士陪同游山。
车停山下,我们在太平索道站下了缆车,坐满人后,车升景多,远近的峰峦依次向我们扭转过来,连天外的远峰,本来不屑理会我们的,竟也竞相来迎,从俯视到平视,终于落到脚底去了。
万山的秩序,尊卑的地位,竟绕着渺小的我们重新调整。靠着缆索的牵引,我们变成了鸟或仙,用天眼下觑人寰。李白靠灵感招致的,我们靠力学办到了。
3.7公里的天梯,十分钟后就到丹霞站了。再下车时,气候变了,空气清畅而冷冽,骤降了十度。这才发现山上来了许多游客。午餐后我们住进了排云楼宾馆,准备多休息一会儿,在太阳西下时才去行山,也许能一赏晚霞。
山深峰峻,松影蟠蟠,天当然暗得较快。迎光的一面,山色犹历历映颊。背光的一面,山和树都失色了。真像杜甫所言:“阴阳割昏晓。”
折腾了一天,又山行了一两里路,是有些累了。回到排云楼,刚才喧嚷的旅客,不在山上过夜的,终于纷纷散去,把偌大一整列空山留给了我们。我们继承了茫茫九州最庄严的遗产,哪怕只是一夜。“空山松子落”,静态中至小的动态,反而更添静趣、禅趣。
真像歌德所言:“在一切的绝顶。”万籁俱寂,只有我的脉搏,不甘吾生之须臾,还兀自在跳着。那么,河汉永恒的脉搏,不也在跳着吗?不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我悄悄起床,轻轻推门,避开路灯,举头一看,原来九霄无际的星斗,众目睽睽,眼神灼灼,也正在向我聚焦俯视。猝不及防,骤然与造化打了一个照面,能算是天人合一吗?我怎么承受得起,除了深深吸一口大气。
太清、太虚仍然是透明的,碍眼的只是尘世的浊气。此福不甘独享,回房把同伴叫起来读夜。
02“黄山情韵”奇松怪石云海
第二天四人起个大早,在程亚星的引导之下,准备把黄山,至少是后海的一隅半角,瞻仰个够。
程亚星在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已经任职十七年,她的丈夫更是屡为黄山造像的摄影家。有她在一旁指点说明,我们(不包括弱水)对黄山的见识才能够免于过分肤浅,她把自己在1999年出版的一本文集《黄山情韵》送了给我,事后我不断翻阅,得益颇多。
导游黄山的任何小册子都必会告诉游客,此中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此行在山中未睹云海,也未访温泉,所见者只有黄山之静。尽管如此,所见也十分有限,但另一方面印象又十分深刻,不忍不记。
语云:看山忌平。不过如果山太不平,太不平凡了,却又难尽其妙。世上许多名山胜景,往往都在看台上设置铜牌,用箭头来标示景点的方向与距离,有时更附设可以调整的望远镜。
在黄山上却未见这些,也许是不便,但更是优点。因为名峰已多达七十二座了,备图识山,将不胜其烦,设置太多,更会妨碍自然景色。黄山广达蚕一五十四平方公里,山径长七十公里,石阶有六万多级,管理处的原则是尽量维持原貌。我去过英国西北部的湖区,也是如此。
03连幛迭岭 岩上加岩




04怪石磊磊 奇松盘盘
奇松与怪石相依,构成黄山的静态。石而无松,就失之单调无趣。松而无石,就失去依靠。黄山之松,学名就称“黄山松”,其状枝干粗韧,叶色浓绿,树冠扁平,松针短硬。
黄山多松,因为松根意志坚强,“得寸进尺”,能与顽石争地。原来黄山的花岗石中含钾,雷雨过后空中的氮气变成了氮盐,能被岩层和泥土吸收,进而渗入松根,松根不断分泌出有机酸,能溶解岩石,更能分解岩中的矿物与盐分,为己所用。
因此黄山松之根,当地人叫作“水风钻”,它像穿山甲一样,能寻隙攻坚,相克相生,把顽石化敌为友。所以八百米以上的绝壁陡坡,到处都迸出了松树,有的昂然挺立,有的回旋生姿,有的枝柯横出,有的匍匐而进,有的贴壁求存,更有的自崖缝中水平抽长,与削壁互成垂直,像一面绿旗。
这一切怪石磊磊,奇松盘盘,古来的文人高士,参拜之余不知写了多少惊诧的诗篇,据说是超过了两万首,那就已将近全唐诗的半数了。
我也是一位石奴松痴,每次遇见了超凡的石状松姿,都不免要恣意瞻仰,所以一入黄山就逸兴高举,徘徊难去。尤其是古松槎枒纠虬,就像风霜造就的书法,更令人观之不足。下面且就此行有缘一认的,略加记述。
凤凰松主干直径三十厘米,高龄二百载,有四股平整枝丫,状如凤凰展翅,十分祥瑞,其位置正当黄山的圆心,近于天海的海心亭。
黑虎松正对着梦笔生花,雄踞在去始信峰的半途,望之黛绿成荫,虎威慑人,据说寿高已四百五十岁。
连理松一根双干,几乎是平行共上,相对发枝,翠盖绸缪,宛如交臂共伞的情侣,弱水为我们拍了好几张。
竖琴松的主干弯腰下探,枝柯斜曳俯伸,似乎等仙人或高士去拨弄,奏出满山低调的松涛。
05迎送客松 几已神化
送客松和迎客松在玉屏峰下,遥相对望,成了游客争拍的双焦点。送客松侧伸一枝,状如挥别远客的背影。迎客松立于玉屏楼南,东望峥峥的天都,位据前海通后海的要冲,简直像代表黄山之灵的一尊知客僧。
它的身世历劫成谜,据说本尊早被风雪压毁,枝已不全,今日残存的古树高约十米,胸径六十四厘米,自1983年起便派了专人守护。第十位守树人谢宏卫自1994年任职迄今,就住在此树附近的陋屋之中,每天都得细察枝丫、树皮、松针的状况,并注意有无病虫为害。
严冬时期他更得及时扫雪敲冰,解其重负。他曾经一连四五年没回家过年:松若有知,恐怕要向他的家人道歉了。此树名满华夏,几已神化。
程亚星告诉我们,1981年有挑禾歇于其下,一时兴起,在树身去皮刻字,因此坐牢。
黄山之松,成名者少而无名者多,有名者多在道旁,无名者郁郁苍苍,或远在遥峰,可望而不可即,或高据绝顶,拒人于险峻之上,总之,无论你如何博览遍寻,都只能自恨此身非仙,不能乘云逐一拜访。
松之为树实在值得一拜:松针簇天,松果满地,松香若有若无,松涛隐在耳,而最能满足观松癖者的美感的,仍是松干呈蟠蜿之势,回旋之姿,加上松针的苍翠成荫,简直是墨沈淋漓的大手笔书法,令人目随笔转,气走胸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9 19:33 , Processed in 0.99550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