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国《花花公子》封面女郎的创始者,原来出自保守的徽州人之手

[复制链接]

47

主题

47

帖子

141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7 14:16: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民国时的大上海,留给我最直观的感觉,莫过于这样的歌声:


和这样的画面:





这种画风,叫作“月份牌”。它诞生于19世纪末,曾在上海的商业广告史上热闹、辉煌过半个多世纪。



-2-


《史记》《汉书》都曾记载方士为汉武帝招李夫人魂的事。据东晋王嘉《拾遗记》:招魂时将李夫人的画像设在纱帐里,在灯烛下投影于“帐帷”之上。


这大概是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肖像画。


经过六朝的“秀骨清像”、唐代的“丰腴仕女”,发展至宋元明清文人作的“仕女图”,美貌女子的种种形态是中国绘画史上永恒的题材之一。


这一主题在清末民初的特殊环境下,发展出“月份牌”的绘画形式。




清光绪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883年1月25日)《申报》,在头版二条位置,由“申报馆主人谨启”刊出一段短文:


本馆托点石斋精制华洋月份牌,准于明正初六日随报分送,不取分文。此牌格外加工,字分红绿二色,华历红字,西历绿字,相间成文。华历二十四节气分列在每月之下,西人礼拜日亦挨准注于行间,最宜查验。印以厚实洁白之外国纸,而牌之四周加印巧样花边,殊堪悦目。诸君或悬诸画壁,或夹入书毡,无不相宜。


这是目前能找到的关于“月份牌”的最早记载,也是“月份牌”最初因功用而得名的最明白的解释。



-3-


“月份牌”是西风东渐影响下的产物。


起初,洋商们为了推销产品,把欧美风格的美女、风景等图像印成一种广告画。可惜国人觉得口味太重:这些大洋马个个画着细长的眉毛,抹着灰蓝的眼圈,搽着鲜亮的口红,高鼻凹目,袒胸露臂,真如见了《水浒传》中的母大虫一般扎眼,遑论接受?




虽然洋广告的审美情趣让中国人难以认同,但是这种形式却启发了民族资本家,他们也纷纷聘请画师,设计印制自己的广告。


熟悉国人欣赏习惯的创作者将古典仕女图、水墨山水图加上月份日历就印成了“月份牌”,果然比西洋画更受欢迎。



-4-


清末民初是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时代,在这个特殊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趣味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20世纪20年代,以郑曼陀、杭樨英等为代表的月份牌画家,与时俱进地把中国传统式绘画方法演变为中西合璧擦墨淡彩画法,更体现立体构图,而月份牌之上的人物也从古装美人变成了时装美人。



郑曼陀:仕女图


由于有着广告的作用,“月份牌”印刷量较大,而画面上的美人们,有很多来源于画家对当时明星模特的摹绘,所以月份牌上的美人的穿着和打扮既是时尚潮流的反映,同时也引领和推动着时尚潮流。



-5-


月份牌虽小,通常就报纸版面的大小,但是包含的信息量却相当大,往往涉及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后来,“月份牌”渐渐不再印有月历,而只以绘画美女为主的、加上商品图像和公司商标的广告画片,广告内容多数是写在精致的边框上。




精美图像总是喧宾夺主,这倒是与月份牌的制作精神一致的,目的是让顾客将图片带回去长时间张贴着人家观看,起到很长久的广告效用,有的还写明某某公司敬奉赠送。


再后来,月份牌逐渐降低了广告的意义,变成一种装饰和象征,画面中的美人才是吸引人们视线的主角。


画家叶浅予在他的《细叙沧桑记流年》一书中说:


上海的烟草公司颇有心眼,在大木箱里附送一种时装美女月份牌,一式数份,既做广告,又当礼品。父亲每开一箱,便将月份牌分给店员,自己只带回家中一份,挂在饭桌墙上。每次只要新到了月份牌,叔伯邻居的女眷都赶来观赏。除了观赏,还可查阅本年的月份、日期和节气等。我对这种新式的美女画特别感兴趣,觉得画得既像照片又不是照片,面部设色柔润,衣褶分阴阳高低,有立体感,而且姿态娇美,引人爱慕。当时画这类美女画的著名画家,除创始者郑曼陀外,还有后继者杭樨英,最受社会欢迎。



-6-


1914年,月份牌画家郑曼陀采用擦笔水彩画法创作了月份牌画《晚妆图》等之后,“擦笔水彩”的画法便成为月份牌的通用画法。这种擦笔水彩画的风格,写实细腻,色彩明净鲜丽。



郑曼陀:晚妆图


中国人的审美向来是“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小口一点点”,所谓“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笑非笑含情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郑曼陀笔下的美人以学生形象为主,她们大多比较清纯,“香墨弯弯画,胭脂淡淡匀”,以“裸妆”出现。郑曼陀在创作时,往往会沿着眼珠加一圈黑色的颜料,使得眼睛格外有神,产生眼神跟着人走的效果。


中国自古就有“画龙点睛”的传统,无论哪种人物为主角的月份牌都非常注重眼睛的描绘,月份牌上的美女的眼睛是整个画面的重点。这样创作出来的月份牌,无论是张贴在家里,还是摆在橱窗中,都会让人感到时时有个美人或温柔或热情或含蓄或挑逗地直视着你。而且,可能还忘了画衣服……




作为一个民国宅男,每天看着墙上的月份牌美人儿,默默地抽出一张卫生纸……


仔细拂去附着画上的微尘,是多么多么幸福惬意的一件事啊……



-7-


“月份牌”擦笔水彩画法创始人郑曼陀,又名达,字菊如。1888年生于杭州,从小过继给了一个在杭经商的歙县人。养父母对他很好,一直供到大学,在杭州育英书院学习英文,画过人物画,学过照相擦笔画。


可能是因为养父母早亡家境败落,郑曼陀最终没能完成学业。肄业后在杭州“二我轩”照相馆代客绘照相擦笔画。先做照片修版,后发展到成立画室,用擦笔炭精粉画肖像。


郑曼陀特别注意画人物的眼珠,使观众与画中人的视线接触时,产生“眼睛能跟人跑”的效果,顿时名声大振。当时的杭州不及上海繁荣,郑曼陀身怀绝技难以在当地施展。1914年,郑曼陀决定挟艺来沪谋生。他以擦笔水彩画法绘四幅美女图,在南京路“张园”张挂出售,获人们喜爱。旋应约为上海审美书馆创作配有月份牌的第一幅广告月份牌年画《晚妆图》。


1915年,应上海中法药房老板黄楚九之约,创作月份牌画《杨贵妃出浴》,此为月份牌最早裸体画。经人劝告,不再绘此类画。



杨贵妃出浴


后来他应客户的要求,陆续创作了《四时娇影》《醉折花枝》《舞会》《在海轮上》《架上青松聊自娱》等描绘历史人物和摩登女性生活,脂粉气极浓的作品。由此新画法一下子风靡上海,香烟公司、保险公司、印刷厂纷纷向他订画,他的约稿定金预收到数年以后。


台湾世界文物出版社1967年9月出版的陈定山著作《春申旧闻》,记载这么一件趣事:


郑曼陀以画美人月份牌而得盛名,一帧问世,商家竞求以为广告品,重资争取,率至千金,郑因以致富。实其所画之美人,皆以所匿北里妓为模特。后其不慎泄露此秘,各小报均竞载其韵事。于是才女淑媛、名门闺阁,先后拒绝郑氏之美人画月份牌。既而连北里倡门亦施抵制。商家只得舍郑而转求其弟子谢之光、周柏生。后郑于抗战时期辗转至重庆,境况艰啬。而当年所眷之妓,知而颇接济之。郑氏晚年每为人言及此事,犹唏嘘不已。



-8-


此后,郑曼陀以炭粉擦笔画人物形象,再施以淡彩,专绘时装美女月份牌画,风格细腻,造型准确,色彩明快,构图丰满。尤擅绘少妇,婀娜动人,被时人称之为“呼之欲出”、“眼睛会跟人跑”而闻名。因有立体感而不强调光暗对比,形成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随之沪上许多中外厂商竞向郑氏订购画稿,不少画家也效仿他的画法绘制月份牌画,其画风获得社会承认。


最终,郑曼陀的月份牌的技巧被人学会。这种画法最终扩散开来,被以流水作业的方式作画,挤垮了当时以此为生的郑曼陀。


郑曼陀此后不再画月份牌,他放下画笔到日本去游历,散解郁闷的心情。后来改画水彩画,还是专门画仕女,洛神、天女散花等等。


1937年抗战爆发,郑曼陀带着一家避难成都。在成都,他每年都办画展。抗战胜利后,返回上海。


1949年以后,举家迁居北京,直至1961年病逝于斯。



郑曼陀(1888-1961)


自认歙县人的郑曼陀,开创了擦笔水彩画,使平面的人物变得立体,成了有血有肉的人,并且服装艳丽有了质感,引领了民国服饰的时尚潮流。


作为民国时最杰出的广告画革新者,论其影响力,建议今后修志,应补“郑曼陀”入《歙县志》。



-9-


附:郑氏作品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26 09:09 , Processed in 0.08088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