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品读赋春

[复制链接]

46

主题

46

帖子

138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23:52: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题记:你在选择风景,风景也在选择你。

赋春,一个位于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县西大门的小镇,有苍郁的严田古樟、神逸的清风仙境、独特的长溪枫景、雄奇的寿石翀山、神秘的王山峡谷、旖旎的车田竹廊……,这些山水美景、人文历史、民习民俗,如同一颗颗珍珠散落在这小小3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兀自发着微光,然而有根线把珍珠一个个串起来,汇集成更为明亮清澈的光华,却光而不耀。这根线就是赋春人用千年智慧积淀而成的哲学,关乎情感,关乎生活,关乎生命自我。

美丽的赋春,犹如一本传承多年的古书,尽管很多人在翻阅、发现、研究它,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读懂它的恬淡幽扑、自然灵性和内在生命。

品读赋春要有一个自由恬静的心地、旷达乐观的观念和优游岁月的智慧,能心不为物役,找到精神生活的美点。

品读赋春,犹如品读陶潜的诗,让心退隐不见,惟见那花那叶,那山那水,那鸟那人,一切都是淡淡的,淡的那么奢侈。

赋春的美是朴素的,又是精致的。不懂得其朴素,就感知不到其精致,不懂的其精致,也难以感知到其朴素。

《庄子?天道》篇云:“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淡然信步1100年之久的梅岭古驿道。远望,灼灼烈日下,良风枯枝摇,山山绿意曳;近观,影影光华里,嚣尘古道、暮树野草以及那粗石砧斧的六个古亭,点染勾勒出一幅古朴淡雅的山水画;遥追前尘往事,或是铁骑儿郎“风驰电逝,蹑景追风”,或商贾游子“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古道上见证过多少历史的壮怀凌厉,感怀了多少岁月的繁华憔悴。也许,对古驿道而言,越朴素越生动,越平淡越精致。

源头古村,宁静之地,夜宿于农家小楼。追暮阳,登小楼,独倚阑干,风不定,人初静。依阑极目,山峰簇翠绿,清风惹纤草,蔼云低徘燕双飞,呢喃花间留晚照。凝神聆听,四边声声亦喧哗,蛙声今犹唱,蟋语尚且吟,蝉诗情未了,风语有啼痕。小楼前有一溪流,缘流而上,轻步走在一条幽静的石头路,宁桥雅亭,流水响石,渐觉景致益好。水面清润,明鉴如镜,借着微亮,俯身自照,风起泛波澜,倒影变成波纹,什么也没有了。忽地想起那尔喀琉斯的故事,那尔喀琉斯是古希腊神话里的美少年,不知道自己有多美,因被啰嗦女神厄科迷恋逃走,后厄科憔悴而死,求维纳斯惩罚他。这个惩罚极具诗意:那尔喀琉斯一日到清泉喝水,见水中有一极美容颜,四目相视而笑。他伸手摸脸,脸消失,等水面平静后,脸复现。几次反复后,那尔喀琉斯只得守在水边,永远默视水中容颜,终年如此,最终为守影而死,维纳斯怜其身死,把他变为水仙花伫立水中。其实每个人都有那尔喀琉斯情结,人的一生其实都是在找寻自己,在一切的时间和空间来发现自己,所有的美的感受其实都是人类自我的倒影,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其实是种自恋。这个古村或许也如那尔喀琉斯一样,不曾了解过自己朴素外表下,掩藏最为精致、最为动人的美吧,它需要一面让它自恋的水镜子,或许,这镜子叫做文学。

赋春鸳鸯湖是世界最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游行鸳鸯湖就为鸳鸯而去,却未见鸳鸯,先睹爱情。步入迂回曲折长达2000米的中国爱情故事长廊,星棋罗布地伫立着各种精致曼妙的雕塑,诉说着那些朴素动人的爱情故事:鹊桥会、白蛇传、梁祝、天仙配、红楼梦、西厢记、凤求凰……精致巧妙的设计、美仑美奂的自然环境和朴素动人的爱情故事浑然天成,精致和朴素那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一路走过,心情也随着那些或美满、或悲伤的故事起伏思索:中国人骨子里有大团圆情结,没有悲剧精神,看戏都爱看大团圆,看完后三五朋友说说笑话,吃个夜宵,生活美好。而有悲剧精神的人看完悲剧后,心情沉重、反思灵魂、获得智慧。正如鲁迅说的,悲剧就是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你看。那些深蕴在凄美爱情里的命运抗争,几人能懂?

鸳鸯无心,鸳鸯湖畔随云去。时节不对,湖中泛舟良久,未见一只野生鸳鸯。犹记多年前,曾至此,操一舟,携众友,尝与鸳鸯为侣,那鸳鸯柔柳相逢,白浪互逐,于飞共栖。而今,旧时日色,新番照我,青盖亭亭,枝舞参差,风吹水佩,鱼儿逐浪,满眼风光,不见鸳鸯。不免感叹到:“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生苔”。寻找鸳鸯其实就是寻找爱情,寻找那发自心底最纯真、最质朴的爱情,无关世俗、不求回报。大诗人但丁九岁时遇见贝尔特丽采,从此爱上她却一直不敢吐露心声,九年后再次遇见仍不说,直到贝尔特丽采出嫁,二十五岁早逝时,一直不知道有个人深深爱着她。诗人把他所有的情感写成著名的《新生》。“我望着爱神离开,满脸泪痕”——也许每个都有一段无望的爱情,爱在心里,死在心里。

赋春的村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朴实生活,正如他们始终不变的小桥流水、飞檐翘角和朴实民风民俗,其中最能体现此民风民俗的有三样。一是严田水口。水口,古时被认为关系村落认定财富的兴衰聚散。严田村水口,除植有巨樟在溪流上横架藉以“藏风聚气”的树德桥外,另装饰有德福亭、四灵庵、沁泉、如来佛柱、水碓等建筑,布局既是基于古代风水术“障空补缺”的理论,同时又改善了村落的环境及景观,形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村落总体环境特征,使水口成为全村的公共园林,独具乡土审美韵味。二是甲路纸伞。甲路伞古朴、轻巧。一把上好的甲路伞,要手工削好的竹伞架进行蒸煮、暴晒及烘烤,接下来装键、裱皮纸、绘伞花、修卷上油、穿花线、结顶等近三十道工序,最后在伞面上精心勾画出花鸟、仕女、风景等图案,成为一件很有欣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相传,宋丞相马廷鸾进京赶考,穷困潦倒,无法继续赴京,当地甲路人收留他,并把女儿嫁给他,资助他赶考。后他高中为官,直至当上丞相,回甲路修建丞相府,并带回一把油纸伞,从此甲路人在此基础不断创新,形成名扬天下的甲路伞。三是甲路抬阁。甲路抬阁是以古典戏剧为原本,束之高阁的固定人物表演。神奇之处是在高处,四人抬着一阁架,中间一杆,杆上是表演的人分二层,上层一人,下层一人或二人,离地4到5米。夜间看时,整个表演人是悬在空中,从天而至,恍若仙人。抬阁演员一般为10岁左右的儿童,他们有着婺源书乡人特有的气质,男俊女美。甲路抬阁起源于南宋,世代相传至今,每逢中秋节等节日,当地村民庆贺丰收,花灯迎接抬阁,锣鼓随行伴奏,好不热闹。其实掩藏在这些民风民俗中,正是赋春人的朴素生活观——知足、感恩、平安、和谐,仅此而已。

金圣叹曾说,游者须有胸中一副别才,眉下一副别眼,其要在于能否有易觉的心和能见之眼。其实赋春也一直在寻找您。赋春的所有朴素与精致、恬淡与优美,被岁月沉淀,转化为一坛美酒,在山水之间封存,沉郁芳香,等你去品,等你陶醉……这样的心,这样的眼,你有吗?

朋友,也许有一天你游玩赋春之后,会悄悄问自己,“你终于闪耀了吗,我旅途的终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2 23:15 , Processed in 0.77444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