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熹园夜色

[复制链接]

248

主题

248

帖子

744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6 15:55: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篁岭下来后时近傍晚,小胡告知大家晚餐之前,还有一处景点“熹园”,就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二世祖、三世祖居住的地方,是近年来重新修建的徽派古建筑群和古典园林。
提起朱熹,大家可能不陌生。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著述颇多,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亲手创办了同安县学、武夷精舍(紫阳书院)、考亭书院,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
南宋时,朱氏家族移居徽州府婺源县内朱家庄,这里也算是朱熹的故里。熹园,左倚锦屏山,右傍星江水,是一座绝妙的江南园林。熹园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由阙里牌坊、引桂桥、尊经阁、朱家庄、紫阳书院、草堂、朱绯塘等景点组成。园区内山环水绕,花木葱茏,曲廊蜿蜒,楼台影映,步移景异,悦目赏心。这里是朱熹二世祖朱廷隽、三世祖朱昭元家居之地。朱熹两次回家,都曾至此省亲祭祖,并留存有多处朱家的旧址和朱熹的遗迹。这些充满着书卷气息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揉和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渊的意境,徜徉其间,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熹园景色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辅以源远流长的徽州文化,深厚的朱子文化和砚文化,为人们展现了一处不一样的“江南文化园林”。
熹园到了,虽说夜色阑珊,却是柔光异彩。汉白玉的门楼上方有“文公阙里”和“熹园”的字样,高墙深院,花木茂密,典型的徽州大户人家宅院。进门迎面就是尊经阁,阁左侧一株槠树,据说有800多年了。亭台楼阁的外轮廓格外醒目,水榭亭台在池中的倒影格外迷人,特制的投光、辅光把熹园点缀得有如仙境。我们在碑廊前驻足观赏,尤其让壮壮看看“朱子家训”里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对于晚上不睡、早晨不起的不良生活习惯一定要纠正。我们依次参观了朱家庄的“澹成堂”、“笃庆堂”,参观了朱氏家祠的朱氏祖先画像、朱氏世系表和朱熹手书的“孝”字碑。“紫阳书院”里的师生们上课的蜡像惟妙惟肖,一位教师在讲学,座中几位年龄颇大且留着胡须的学生都在全神贯注地听讲。
一个很大的展厅里,展示着很多歙砚精品——龙尾砚。歙砚,全称为歙州砚,与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山西绛州的澄泥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歙砚为历代文人所称道,南唐后主李煜说“歙砚甲天下”;苏东坡评其“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米沛说“金星宋砚,其质坚丽,呵气生云,贮水不涸”。婺源本是歙砚的核心产地,现在制砚业仍然很发达。婺源老坑的砚台是歙砚名品,砚台收藏者极为珍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1 15:12 , Processed in 0.07984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