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正茂”的经营之道

[复制链接]

64

主题

64

帖子

192

积分

高级书童

Rank: 2

积分
1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3 09:4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抗日战争开始至解放,屯溪专营、兼营酒店多达六七十家,而卖“靠柜酒”的仅“李正茂”一家,有绍兴“咸亨”味道,卖酒兼卖卤菜,也可炒菜小酌,该店“烫黄酒”博得消费者欢迎。且自行精制“虾米豆腐干”列为屯溪四大名小吃之一(另有“精美”的锅贴饺、“海阳楼”的八宝饭、项光仂肉粽),经营颇具特色。

    “李正茂”酒店前身原是一小小豆腐店。于民初由李清甫创建,座落在市中心地盘巷口,范围很小。由于店主精通制作工艺,生产的豆制品质量优良,颇受顾客欢迎。多年辛勤,着实赚了一些钱,为了扩大经营,乃与人合夥开设酒坊,专事生产黄酒,俗称“屯溪水酒”,也叫“元陈”。当时屯溪黄酒坊有四五家,酒店更多,竞争激烈,为了出奇制胜,乃萌生自产自销,开设酒店的想法。首先将原店面整修,拓宽、刷新,店堂扩大,豆腐作坊仍然保留,移往后进,对外不再卖豆腐,而专做豆腐干、鸭子臭自用。酒店取名“李正茂”,坐堂卖酒,兼带各类下酒菜,店堂里摆上十几张桌子,顾客进店,即可择位就座,点名所要酒菜,边饮酒、边谈天说地,十分惬意。因为它是面向中、下层市民,以经济实惠为主,顾客最多的阶层,是船民,因当时屯溪“无船三百只”,樯帆林立,且多嗜酒如命。

    该店主销自产黄酒,当然也梢带卖当时畅销的白雪、碧绿、龙口、顶槽等白酒。寒冬季节,店堂边摆只大火炉,上置铝桶,满盛开水,然后周围挂着烫黄酒的锡罐筒,冷天喝上滚热的黄酒,顾客心里暖呼呼,故称赞其“寒冬烫黄酒,倍加暖人心”。就是附近店铺、居民来卖,也把烫热的黄酒卖给他们,深得群众好评。下酒菜更是丰富多彩,品种多样:单豆腐品就有毛豆腐、鸭子臭、火焙豆腐、兰花干、素鸡、牛肉豆腐角等。花生米有油炸的、椒盐的,还有熏鱼、猪头肉、牛肉马、红虾、鸡、鸭等各种卤菜。如果这些你都不称意那么也可点几个炒菜。总之一角二角小吃亦可,三元五元大餐也行,主随客意,以方便为主,尽量适合顾客味口。

    另外还有一些值得提及的,就是生意不论大小,一样热情对待,老板总是笑脸相迎,时间长短不限,你泡上二三小时也不会催你走。每天早晨八点左右开门,熙熙攘攘一直搞到晚上九十点钟才打烊,老主顾更示优待,身边没有带现钱,在板上记上一笔,侯下次光临再算账。

    当然单凭这些还不足以留得住顾客,最过硬者是物美价廉。豆制品如毛豆腐、鸭子臭均是本店生产,因数量少而精工细作,无疑质量优于市场上的。黄酒也不亚于历史悠久的益隆(系酱园兼生产黄酒),且薄利多销。卤菜炒菜毛利都控制在15—25%以内。另外还致力精制一种“虾米豆腐干”,味道特别好,除供应顾客下酒外,还用洋铁箱盛装运销芜湖、南京、杭州等地。李清甫死后,其子明坤依照原样继续经营。

    看来上述各各都很简单,可是“李正茂”却赖以繁荣了几十年,后来衰落的原因,一是新安江水运受公路运输冲击,业务急剧下降,船民收入减少;二是顾客赊账的多起来,该店挂账喝酒是多年老习惯,一时难以改变,虽说是几天、月把时间,但小本营生却真的亏不起。特别是1946年后,国民党通货极度膨胀,物价上涨奇速,价格一日三变,早晚市价不同,这样一来,“李正茂”营业所得弥补不了赊账损失,苟延到1949年初而宣告停歇。关门以后,重操旧业,恢复豆腐店生涯。延至1958年,投入合作化的行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7 14:24 , Processed in 1.21952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