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茶商组织的变迁

[复制链接]

57

主题

57

帖子

171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3 09:4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徽州茶务总会”是徽州最早成立的工商团体,它是由六邑著名茶商洪其相、孙烈五、吴俊德、洪孝先、宁尧山等人发起组织的,时间是1901年,公推吴俊德担任会长,并在六县设置董事,以资联系,其目的是维护茶商根本利益,具体任务大体有以下五点:①代表茶商与官署交涉并接受委办事项;②反映茶商要求;③调解劳资纠纷;④矫正经营弊端;⑤开展茶叶产销调查研究及建设事项。

     吴俊德,歙县岔口人,13岁来到屯溪,在阳湖外边溪粤商开设的茶号帮佣,粤商回去后,他低价收购了粤商的茶号房屋,并在致祥钱庄经理程贡三的支持下,自立门户。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精通制茶各项技术和品评毛茶优劣经验,由于连年顺利遂成巨富。同仁推选他任会长,意能为茶商办事,连任30年,至1931年才因改组而卸肩。在他任内:①接受姚毅全的建议,向政府申请,取得了毛茶免税外销减税4‰的成果。②由茶商出资,开办农业学堂(后改茶商小学)。③继续前人创办的慈善事业,完善公济局的救济措施和管理,执行董事轮流司年(管理)制度。

     民国二十年起各县先后成立茶叶公会,休宁县茶叶同业公会于1931年5月27日在屯溪成立,由洪朗霄任主席。洪系三门呈人,屯溪富户。开设“洪聚成”茶行,又开永达钱庄。后又一度被推担任商会会长、副会长,对茶事建树不多。1935年改选,公推姚毅全担任主席,姚是歙县深渡人,原在上海后转来屯溪开设“怡怡茶号”、“姚大来茶行”。为人刚正,热心公益。由于劝导制止烟薰制茶提高质量而受人尊重。他担任主席后,会员增至90余人,并与执委孙烈五、沈度如、孙友樵、曹敦甫配合,做了一些工作。主要有:①1938年毛茶处于无人收购低潮,姚毅全、江彤侯出面,求得皖南行署主任戴戟支持,策动安徽地方银行行长程振基去汉口贸委会求得资金200万元,发放茶贷,解决当年收购资金。箱茶制成,又配合贸委会、茶管处组成评议会,遴选有经验的茶商张景阳、程镜庭看样评价收购,使公私两不吃亏。②1939年1月为谋求农工商一体,发起组建“徽州制茶股份有限公司”。此事得到地方政府支持,安徽地方银行行长程振基乐于配合,同意代收股金。章程拟好,筹备有序,就在这时候,程振基却调省离屯。9月姚毅全又因病逝世,此事也就无人主事而“夭折”了。

    姚毅全死后,由吴子安继任茶叶公会主席,吴为休宁上溪口人,唯当时安徽省茶叶管理处公营中茶公司的方君强、傅宏镇等亦参加公会组织,分别担任理监事。且箱茶收购又以中茶公司为主,故吴就无所作为了。

    1947年茶叶公会改组一分为二,成立茶漆业和制茶业两个公会,由汪子嘉任茶漆业公会理事长,洪纯之担任制茶业理事长。

    1948年5月中央信托局杭州分局在屯溪大规模设立茶厂收购毛茶,形同独占,原来茶号老板及其茶工生计受到极大威胁,制茶业同业公会在《徽州日报》登载大幅申明文告,向各界紧急呼吁,至六月一日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发布停止收购以免与民争利的指标。

    建国后的1950年,屯溪外销茶厂尚有23家,成立制茶业同业公会,选举孙友樵担任主任委员。并由他代表茶厂与全市茶工签订劳资合同,规范统一工资、工时、福利、工伤等各项待遇规则,由市劳动局监督执行。

    “五反”后,公会活动减少,1954年,“怡新祥”等七户资金较多的茶厂,安排转业投资“祁门瓷土厂”,剩下的或组织生产自救,或代“国营屯溪茶厂”加工。至1956年,延续55年的私营茶商同业组织无形地消失了。

    昙花一现的茶叶复兴会议

    抗日战争时期,茶叶外销疲滞,有人估计,其时“屯绿”出口箱茶数量不及民国十七年吴俊德一户的多。而茶叶是徽州农村经济的重大支柱,茶叶疲农民生活就困苦。为此1945年10月4日皖南行署在屯溪召开“茶叶复兴会议”,出席会议的除党政及有关部门各方人士外,还有众多茶农、茶商代表、茶叶研究人员,当时《徽州日报》、《复兴日报》都发布消息,列举名单达五、十六人,就我了解大体分类计有党政领导各界人士:张宗良、曾愈、操竹友、黎在符、汪新民、郭子清、程永言、程心锦、程君瑞、章馨吾、欧阳良举、沈锦柏、吴炳麒、朱一鹗、姚少轩、章锡骐……茶研人员:胡浩川、傅宏镇、董少怀、潘忠义……著名茶商茶农:叶凤三、孙友樵、宁蔚延、吴乐尧、洪纯之、姚灼华、张景阳、凌锦波、吴朗跃、谢在山、汪子嘉、陈锡恭、吴子安、王信生、马涤安、郑之梁、佘小宋、林声和、陈大瑞、王及元……等。

    开幕式,皖南行署主任张宗良亲任主席,即席致词,指出“屯绿”“祁红”驰名海外,其光荣地位之得来,实我皖南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及各前辈数代茶农、茶商产制营运艰辛努力之所致。岂意近年以来日见衰落,并且茶园荒无,产量锐减,技术守旧、退化,茶厂不振,今日大家聚会,即希望群策群力,谋求振兴。

    会议中大家献计献策,经研究决定成立“皖南茶业公会”,并建议在各出口口岸酌设办事处,藉以沟通渠道等等。

    事情过后不到两月,即同年11月,皖南行署奉令宣告撤销,张宗良调省任职,茶叶会议虽然开得认真,但以后并未见有什么行动,也谈不到有什么效果。



有关茶叶的教育与科研

     1918年5月,安徽省政府决定屯溪高枧建立“省立第一茶务讲习所,”委俞燮(即俞祛尘)为所长,计有学员40余名,三年后结束。虽然时间短暂,却培养出许多杰出茶技人员,为建国后在茶界享有盛誉的胡浩川、方翰周均出身该讲习所。1943年经皖南行署主任张宗良的努力,呈请教育部长陈立夫批准,安徽学院皖南分院在万安成立,并特设茶叶专修科,后以学生人数过少,不得已而停办。

    1943年安徽省茶叶管理处投资五万元在高枧铁马山筹建“屯绿茶叶改良场”。建场的目的有二:①茶树栽培的研究。②研究绿茶精制的改进提高。因此买下铁马庙建成办公室、宿舍,向村民购买土地20亩作为实验地,并向博村林场协商划拔林地390亩,作为垦殖茶园之用。负责筹建的潘忠义首任场长,以后董少怀、丁符若均担任过。建国以后更名为“屯溪实验茶场”,由余怡生负责。以后隶属关系数度变更,1982年划归屯溪市领导,现该场依然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2 03:24 , Processed in 0.74334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