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央视给了婺源25分钟,《地理中国》深度探索篁岭生存奥秘!

[复制链接]

30

主题

30

帖子

90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16:58: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央科教频道CCTV-10《地理中国》首播篁岭专题片《彩色篁岭》!这是首个对篁岭地质地形进行探讨的电视节目!也是篁岭地质地形特点第二次(第一次是2016年高考地理题)被搬到全国人民面前!

《彩色篁岭》全集

《地理中国》是一档通过从地质考察为切入点,通过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


去年年底,《地理中国》在篁岭进行了为期十五天的拍摄。不仅对整个篁岭村落进行全面地拍摄,了解篁岭当地的民俗。为了更好地解读篁岭的地形地质构造,摄制组带着我们的地质专家爬上距离篁岭4千米的石耳山顶上,俯瞰整个篁岭村落。


从石耳山山顶俯瞰篁岭周边的山体布局


篁岭古村的民俗展示



晒秋民俗



婺绣



婺绣传承与篁岭的一门技艺,融合了苏绣和徽绣的特点,比苏绣更粗犷,在传统江南刺绣的风格上,形成一种原生刺绣工艺。



竹制品的编织


竹制品加工工艺是篁岭祖祖辈辈的必修工艺,小到竹杯竹筷,大到竹笼,还有晒杆上各种各样的竹匾都需要竹篾师傅的编织。


答疑解惑


晒秋民俗问:篁岭的晒秋民俗从何而来?




答:1.篁岭地区属于大盆地中的小盆地结构,东西高中间低,削落了多个方向的来风,村民的晒秋活动可以免受风力的干扰。2.土地资源稀缺的篁岭村,村民把有限的土地用来种植农作物;同时,篁岭地无三尺平,没有晾晒的平地;地处多雨地区,需要频繁地晾晒与回收。



村落建立的科学之处

已经有500多年历史的篁岭古村,从未发生过大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通过考察,篁岭古村的主要岩石类型是石英闪长岩,但石英闪长岩质地松软,并不适合建造房屋。

问:是什么让土质疏松的篁岭古村从未发生过类似的地质灾害?


答:1.房屋呈阶梯状分布,纵向跨度更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大,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房屋的稳定性。


2.篁岭村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成为篁岭村的安全保障,篁岭村周围多是,主根不发达而侧根系发达的植被,占地数百亩的竹林,竹根在底下横向生长,有覆盖性的保护作用,提高土壤透水、蓄水功能。繁茂的地下根系组织,如同一张铁网,将村庄与大地编织在了一起,树与村,生生相息,和谐共处。



导演的拍摄初衷

关导在节目播出后,曾这样说道:我是带着情怀去拍这一期节目的,最早对“徽州”的情愫源于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对我个人的艺术创作也潜移默化的产生过影响。到后来的《徽州女人》《秋千架》都是我很喜欢的戏曲作品。关于徽州文化我以后应该还会再拍一些。如何在不同类型的节目中融入科学与人文,我也在探索阶段。

短短25分钟的纪录片里,将篁岭的文化、历史、地理根源完整地展示在了我们面前。相信正是因为对徽州文化有这样情怀,才会有这一期的地理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3 22:10 , Processed in 0.08023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