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婺源进士村——上严田

[复制链接]

68

主题

68

帖子

204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0 14: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十四进士村——严田位于婺源县西北部,是李姓迁入婺源最早的一支,始迁者为李德鸾。他是该村第一位进士,官至散骑常侍,赠金紫光禄大夫,本大唐后裔,宋乾德甲子年(公元964年)因避黄巢战乱,从歙县黄墩迁浮梁界田,再从界田迁入婺源严田村。因“占得从田之签”,且“以严治家”,故名“严田”。另一种说法是“严”意为“紧”“少”,意思是指此地干旱时水少,过去称“严溪”,后、现改称为“严田”,后世有朱、王等姓迁入严田聚落合居。宋代有24位进士,元代1名,清代1名。总共出了26名进士。现今该村有人口近千人,明清古建筑76幢,有李氏宗祠、紫阳世家等总堂支祠6个,皇帝钦点翰林、状元的传说、八百斤、七百斤传奇都是真人真事,广为流传。
严田村的风水之说
  严田村貌呈“人”字型,“人”字头在杨令公亭那里,“人”字的左撇在朱家宗祠,“人”字右捺在明德桥。古人设计成“人”字形,有祈盼人丁兴旺之意。严田村村头有座火把山,火把山顶着村子的“头”顶上,风水学上是不吉利的,认为凶多吉少,为驱邪避险,村人采用了一个补足风水的办法,就是在火把山附近挖的三个水塘,这三个水塘后人看到了的是三个奇观:火把尖头上水塘的水系是有进没出,形成干塘,中间那个水系有出没进,最上方的塘没进没出,塘水始终是满满的,真是奇了怪了,这三口塘多年来一至护佑着村庄。最上方那塘叫桂湖塘,有兴趣的可以去瞧瞧。现在的严田村有两条溪河,一条绕着村子转到下朱村头,另一条因村旁边新建了许多房屋,现在是从村中缓缓而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
  村头风水有说道,两溪在此交汇,似二龙望月,这个“月亮”就是上严田村了,风水术认为水即是财富,为了留住财气,因此往往在水口处培植树木,建筑桥台楼塔等物,以增加锁钥的气势,扼住关口。按风水学上说,两溪交合,是不利于村落发展的,但是上面挖了井,下方修了石桥,还种植了这一大片水口林,这样化解了阴气,村尾水口林更是风景如画,有樟树、枫树、皂荚树等,有古树高低屋,村外水如环,茂林修竹映村廊的意境,增加了村落的美感。
宋代出了二十四位进士
  宋代的严田村,村人好学重功名,文人创办书院成时尚,村内有书屋、精舍多所,当时有名气的书院都有严田学子就读,科考及第有攀比之风,严田二十四位进士是:李士俨、李知己、李冠之、李炳、李行成、李则参、李大端、李楫、李柟、李尚、李昇之、李登、李步豹、李嘉猷、李玘、李震宗、李泰来、李时、李念祖、李碧山、李桃、李雷雨、李应奎、李说。
  该村同年同科同榜的有:李大端、李楫宋绍熙五年(1193)年进士。李尚、李昇之,宋嘉定四年(1211)进士。李登、李步豹宋嘉定七年(1214)进士。李玘、李震宗宋绍定二年(1229年)进士。
  李时、李念祖宋淳祐四年(1244年)进士。李桃、李雷雨、李应奎宋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其(1205)年至(1268)年,63年时间出了16位进士。宋代最后一名进士是咸淳四年(1268年)的李说,为国子学宾。
  据县志记载,严田村登进士第者虽多,但因为李氏始祖李德鸾喜欢占卜,“占得从田之签”,再加上南宋时期北方战乱不止,做官没有种田稳定安全,所以后人都是“立志从田”,不少人考取功名后,有官不去做,因而出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仅有饶州通判李士俨、刑部右侍郎李知已、大理寺丞李冠之、南康军通判李升之、将作监丞的李嘉猷、淮东安抚使李念祖、国子祭酒李碧山、中书舍人李桃、武昌知府李雷雨和余杭知县李应奎10人。始祖李德鸾,宋乾兴元年(1022年)进士,官至散骑常侍,赐金紫光禄大夫。因为是累官,谓积功升官。元朝、清朝严田只有2名进士。
  元代进士李岳,字嵩山,元延祐二年(1315年)进士,官至德兴尉。明代未见有进士记载,清代进士一人:朱锡珍,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官至户部云南司主事。


 多姓聚集和睦共处
  这条大街早年是通往饶州和徽州之道,可以想象得出当年一片繁荣的景象,临街全是店面,共有100多间,做各种生意的都有。有的气宇不凡,店面上方刻有许多雕刻,有“梅、兰、竹、菊”,八仙用的法宝及花草,还有梁托上的鸱吻,民间称鳌鱼,是龙的九子之一,有好望、喜吞的特性,民间往往装饰在房前屋后辟邪防火,保佑家宅一方平安。除出了20多名进士外,此地茶商、木商都是很有名望的,最著名的是有李从云,他在浙江开化经商,以己之财力,在上严田村建了18幢房子,现存有11幅。
  上严田村除了李姓还有朱姓、胡姓、王姓等,但胡姓人丁没有李姓、朱姓兴旺。朱姓是朱熹后裔,由武口茶院朱代迁入。在村中有上朱、下朱、上朱溪、朱家井、朱家石桥、朱家八字门等地名。朱姓在清代还出了一位由道光皇帝亲点的翰林朱锡珍(1841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官至户部云南司主事。为纪念朱家,他特意修了朱家宗祠(也称“紫阳世家”、“秩叙堂”),现还立于村头庄严肃穆,还有朱家支祠。朱姓一门仅次于李姓。约占全村三分之一人口。
   古村风貌厚重的历史人文
  严田村建村至今已经有1000余年,虽然共考取了24名宋代进士,但村内难找到一些宋时建筑,比如说“进士第”之类。主要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古建筑的自然倒塌,得不到财力的修葺和保护。但明清建筑还有些,蕴含着许多故事传说。
  比如说巨商李从云,他不是本村人,早年家境贫寒,曾替人家抬轿、吹唢呐,地位低,常受人白眼,后来开木材行发迹成了巨商,拥有百万资产,为迁址到严田来,一下子建了18幢房屋,且规格都较高,他的家族也一起迁了过来,改李姓了。相传,建房时的柱础,在很远的山中不好装运,李云祥在每个石础上放了一锭银,第二天一早,房子所需的石础全部运了来,那些去了没搬到石础的村人,他也照付一锭银子。接着又建了如今的“绳裕堂”、“春晖堂”,“绳裕堂”现在颓废,过去曾辉煌一时。他建的房子都是石库门坊。不少砖雕都有很深的寓意。建于清末的徽州老客馆,严田村这座客馆是村中大茶商李卓周儿子李岩福出资建造,资金不足时,李岩福的姑姑(素姑娘)垫资完工,雕工请的是东北乡的一位名匠,用了三年时间。客馆共有二层,窗棂、隔扇门木雕题材广泛,有琴棋书画、“暗八仙”、(八仙手中的宝物)、鲤鱼跳龙门、四个门柱上方有倒爬狮、八仙造型及一些戏文图案。六片门正方花瓶内雕有佛手、(多福)香椽(考中三元)、荔枝(吉利、大利)、石榴(多子)、桃(多寿)、瓜(瓜瓞绵绵),表达了对美好前程的愿望。此外村内老房子内“文王访贤”“三顾茅庐”、“刘海戏金蝉”等多幅木雕图十分精致,让人感到文化内涵深厚。
  宋时的双胞胎兄弟,因主家贫困无力抚养,送给了休宁途经严田的猪贩子商人,后来两兄弟长大成人后,同时考取了会试的第一名,皇帝钦点状元时,只因名字不太好(草根),休宁有兄弟(糖糕),因皇后喜欢听,糖糕中了状元,据说他常来严田村祭祖,草根得了第二名,后来的名字叫李念祖,《婺源县志》上有记载。
  清道光年间,村人朱天镜从小读书非常用功,从秀才考到举人,文章受到考官们的称赞,但在考进士时,因他体力不支,试卷改由左手书写,阅卷时,主考官发现笔迹不对头,以为是两人所作,有抄袭之嫌,就将他的卷子抽去,后来张榜公布时,没他的大名,他想不通,由主考官陪同找皇上理论,皇上让他当场试写,笔迹一致,结果发现那精彩的文章的确是他自己一个所写,事情弄明白后,皇上为了不埋没人才,当殿钦点他为翰林。皇帝说了一句“都是天子门生”。他挂在祠堂内匾额是竖的,只有皇帝钦点的才可以竖的放。(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8 10:16 , Processed in 0.06885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