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龙山下的“夜村”

[复制链接]

62

主题

62

帖子

186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0:29: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裔村,位于吴楚分源之婺源的东北乡(段莘乡),雄伟的五龙山横亘于村东北,弥陀峰、风啸山环抱村西南,成为裔村的一道道天然屏障,清澈的河流汇聚五龙山水,自东北向西南,纵贯全村,注入段莘水库,是乐安江源头。全村方圆十余里,人口1300余人。建村于北宋重和(1118年)年间,距今已近千年。这里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自古以来人们或耕或读,亦农亦商。自明清以来,徽商兴起(婺源原属徽州),许多能人加入徽商行列,从事商业活动,于是经济不断发展,生活逐步提升,建设日臻完善,村庄更加秀丽,可谓是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再加上村名裔村,有的就把“裔”字读成“夜”村了,所以邻乡人有的就称“不天光的夜村”。

裔村是个革命老区,先有方志敏的部队,后有倪南山部队进驻活动,大小战斗多次。1935年1月方志敏率抗日先遣队北上,后卫部队与疯狂尾追的伍诚仁部队291团在裔村南侧金子岭相遇,激战三个多小时,击毙敌军一个团长,解放前夕,裔村成立了婺休(婺源休宁)临时人民政府。



裔村历来风景秀丽,素有九景十八桥之称。九景:五龙积雪、烂蛇过江、鸳鸯晒背、鳜鱼弹碣、枣园映月、宋段横烟、古溪塔影、天仓瀑布、北山书屋。





十八桥指从深潭(北角)至下店石碑头小坑上原十八道石板桥。


村内还有许多闻名遐迩的古建筑,把故园点缀得古香古色,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姿:金子岭下有七层古塔,胡老爹庙,村口河上有号称我县东门出城第一桥的古石拱桥,桥面两旁有石栏杆、石凳,桥上有高大的六角形石柱,柱顶上有一石雕佛像,两侧桥墩底下各有一只玲珑而又威武的铁铸小狗,据说是用来镇桥避害,整座石桥所有露面的石板石头都是经过精雕细刻,做工十分精细,石桥耸立于河面之上,虽历经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地震水灾,却依然雄姿焕发,远眺近看都十分雄伟壮观。后山脚底有汪帝庙(越国公庙),溪边有关帝庙,关帝庙四周飞檐戗角,角上挂着铜铃,轻风拂过,阵阵铃声,清脆悦耳,关帝庙再往上点就是全村第一大建筑——裔村祠堂(汪崇本堂),祠堂佔地三亩,横贯村东西,祠堂前有一口大池塘(现存),祠堂共有三进,头进门宛如故宫城楼,雕梁画栋,飞檐戗角,大门两侧各有石鼓石狮,气派非凡,第二进楼顶有一面巨大的铜镜,阳光之下,光芒四射,熠熠生煇,第三进是香火楼,里面安放着全村百岁以上长辈之神位,楼下为大厅,中间为大天井,两边是长廊。逢年过节,村里龙灯都要进祠堂,村内有大事,则由德高望重的长者召集村民在此议事。







村中道路全是青石板铺就,平整宽阔,四通八达;村前有向山,山上青松伟岸,四季长青;村后有后龙山,蜿蜒数里,古树成林;村口有人工营造的大长墩,过去长墩上面全是古树参天,高大挺拔,使整个村庄全被青松翠柏掩映着,处处呈现出自然的生态美景。

在油菜花盛开的季节,裔村的油菜花自然也是非常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6 04:12 , Processed in 0.08120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