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画中石城

[复制链接]

116

主题

115

帖子

34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08:43: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黄山知名导游于2017-6-2215:22编辑

石城,位于婺源县西北方,隶属大鄣山乡,因村子四周石壁林立、岩如古城而得名。每到深秋,村内枫树和乌桕叶子便会鲜艳如火。清晨,炊烟升起时,阳光透过薄雾,在白墙灰瓦与红叶的衬托下仿若仙境,景色如画,石城因此成了游人和摄影爱好者必去地之一。下面,特编辑一组汪小泉老师历年摄于石城的作品,配上邵继涛撰文并发表于《上饶日报》的佳作——《画中石城》,以飨读者。




画中石城



山水绮丽、古树葳蕤,雾气氤氲、炊烟萦绕,白墙黛瓦、红枫惹眼……好似神仙醉墨淋漓,尽情写意,绘就的一幅梦幻缥缈、美轮美奂的山水画卷,却在酒熏意迷时,不经意遗落凡间,幻化成那山、那石、那树。这是一个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这便是婺源“石城”。





“石城”,位于江西省婺源县西北的大鄣山乡境内,海拔761米,峰峦重叠,气象万千。“石城”四面高山环抱,形如古城,故得名“石城”。“石城”中有程村和戴村两个古村落,百亩良田、百亩茶山濡养着程姓和戴姓两大家族千余人。村内以独特的明清徽派古建筑群、千年古木而闻名。屋舍傍山而筑,高低参差,错落有致。民风质朴淳厚,邻里和睦可亲。“石城”胜似世外桃源。






深秋的一个下午,一行四五人抵达大鄣山,从山脚开车绕行盘山公路十余分钟,见一关隘径直直行,豁然开朗,现一古城,便是“石城”,便见“石城”人家。夕阳照耀下的“石城”,古木荟萃、奇树成群,红枫遍村、枫叶啼血,石林、村落相映成趣,远山如浓墨,一幅天成的画面跃进眼帘。我们寻红枫而去,往左至程村,恍惚进入梦境。村口,一棵巨大的红豆杉,怪枝嶙峋的枝干尽显千年沧桑,大大的树冠蓬勃展开,亭亭如盖。树下盘根错节,露在地面上的根如伏地蛟龙,村民三五而坐,消闲取乐。枫林是“石城”之最,红枫高耸入云,枫叶或紫红、或禇红、或暗红,散满一地,轻柔地覆满青石小径,五彩缤纷。残阳透过树梢,零星地撒落在小径上似碎玉、似玛瑙、似翡翠。枫林中一缕缕阳光,稀稀疏疏,滑在我们的脸上、肩上、足下。我们脚下“沙沙沙”之声,和着松鼠咬树叶发出的“簌簌簌”之音,缓缓地弹拨着我们的心弦。





傍晚行“石城”,感受到了山乡古村独有的韵味。不经意间,我们便从现实穿梭进了时光的经纬中。走进一座清代祠堂,仪门两侧,石鼓对峙,上方悬挂“程氏宗祠”匾额,柱子硕大厚实,窗雕刀法古朴有力,线条遒劲豪放。“石城”中是清一色的徽派民居,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与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融为一体,精美如诗、如画。在巷头拐角处,有一座废弃的大礼堂,破败不堪,透过门缝能看见毛主席画像悬挂正中,两侧墙上张贴着《毛主席语录》《论联合政府》等标语,倏地那段波澜壮阔、风雷激荡的革命岁月再现在我的眼前。夜幕初垂,古村的小巷,又长又窄,曲折深幽,两旁是叙说着历史的马头墙,中间的青石板路面与水滴碰撞,和着归家农人“嗒、嗒、嗒”的脚步声,奏出了和谐美妙的音乐。走着走着,夜已黑,村庄显得格外模糊、格外安静,但记忆中的乡愁却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熟悉。





“石城”的晨曦,堪称江南之最。凌晨,我们一行冒着醇冽的寒意,摸黑爬上了村庄后山坡,等待晨曦的到来。至6时许,黑色慢慢褪去,天空渐渐擦白。环顾四周,炊烟袅袅,再加上云雾缭绕,“石城”俨然成了雾的海洋。云雾像一块巨大的银纱,笼罩着刚睡醒的村庄,披在远山、枫林、古木、房屋上,一切的一切俱在其中,若隐若现。青竹红枫点缀其间,美不胜收。当太阳冉冉升起,紫气蒸腾,云雾迤逦,雾气氤氲,美得更加的淋漓恣肆。云雾时而萦绕至枫树顶,时而淡开,现出白墙黛瓦,时而缠绕在半山腰间。可谓,瞬息万变,千姿百态。此刻,干瘪的文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已无法形容其壮观、其优美,唯有惊叹不止。漫步山道,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悠悠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幅动人的山水写意画中,不知人在画中走,还是画在人中行。









“石城”那沧老的村子、那徽派的房子、那浓浓的乡愁…….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便已深深烙进记忆最深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3 02:11 , Processed in 0.53586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