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南屏

[复制链接]

497

主题

497

帖子

1491

积分

QQ游客

积分
14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3 16:43: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屏是一座近千人的村庄,村中有三百多幢明清时代留存下来的古民居。在这些古民居中,包含了三十多座规模不同、精美别致、高敞宏大的家族祠堂,在仅仅两百多米长的南屏主街道上,就有八座著名的祠堂建筑分布期间。
祠堂原本是为了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在古代中国,“祠堂”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早期的祠堂多建于墓所周围,因此就有了“墓祠”之说。随着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祠堂的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外,还用于同族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有时族亲们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通常将祠堂作为会聚场所。因此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就越讲究、就越豪华气派。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祠堂成为了家族光宗耀祖的符号或名片。
在古代社会,祠堂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可谓“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可以说,祠堂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体现,当我们用现代眼光审视和评价中国文化中宗法思想的时候,祠堂是一种极端的宗族意识的代表物,它制约了人们思想进步,限制了人群间文化和社会关系的交流,也在很大程度上制造了很多人间悲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祠堂也曾经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祠堂成为了维系人群伦理道德的场所,也是最基本的社会管理单位,起到了净一方水土,保一方平安的作用。
在南屏,林林总总的祠堂包括了属于全族所有的“宗祠”,属于某一分支族人的“支祠”和属于一家或几家所有的“家祠”三种。宗祠和支祠规模宏伟、壮观,而家祠小巧、精致。现在的南屏作为旅游接待对外开放的有叶氏宗祠(叙秩堂)和叶氏支祠(奎光堂)两座祠堂。
叙秩堂是南屏叶氏宗族共有的祠堂,大约建于明成化年间,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叙秩堂分为上、中、下三进,上厅为享堂,供奉祖宗牌位;中厅为祀堂,是祭祀活动场所;下厅为礼堂,是吹鼓奏乐之地。现在,好端端的一座宗祠变了样,张艺谋《菊豆》中那个子虚乌有的“老杨家染坊”大匾高悬于大门上方,替代了“叶氏宗祠”匾额。原来皇帝们“钦点翰林”、“钦赐翰林”、“钦取知县”等金字招牌也都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张大导演留下的一块块电影道具和剧照。更可笑的是祠堂中厅“杨家染坊”留下来的破旧竹竿上挂满了红红绿绿的巨幅布料依然保留下来,这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建筑向短期的商业炒作低头,叶氏宗祠改了姓,世世代代苦心经营的祠堂被一部电影改成了老杨家的染坊,不知南屏叶氏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作何感想?
奎光堂是叶氏家族一个分支的支祠,建于明弘治年间,也有将近五百年的历史,是祭祀南屏叶氏四世祖叶文圭的公堂,堂号也因此得名。奎光堂尽管属于支祠,但保存完好,规模宏大。祠堂门前立有“黟县青”大理石雕琢出来的一对石镜,据说当年进入祠堂的人要在镜前整理衣冠,否则不能入内。堂内有六根“黟县青”和三十六根白果木柱支撑,高大轩昂,明朗开阔。与叙秩堂相比,奎光堂尽管属于南屏叶氏家族的一个支祠,但看上去更加高大、古朴和庄重。由于年久失修,斑驳的墙体和已经严重风化的梁柱给人一种历尽沧桑的感觉。








走出祠堂,细雨依旧。尽管不会湿透衣衫,但是密密麻麻的雨滴打在脸上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伴着细雨穿行在南屏的小巷中,幽深的小巷记录着岁月变迁,留下了世代居住在这里居民的生活足迹。
中国的村落,大多属于自然村,先是几户人落脚,随着人群的聚居和繁衍,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家族特点的人群聚居点。村庄的形成往往会经历一个比较漫长和复杂的过程,而其中人类的迁徙是村庄形成的根本条件,当迁徙中的人们找到了一个可以停下来的地方后,便告别流离失所的生活安顿下来。南屏也不例外,五百年前,这里可能仅仅是一片山环水绕的空地,人群的聚集形成了村落。
据说早在元朝时,南屏就有叶姓祖先迁此定居,到了明朝这里形成了以叶、程、李为主的格局,清朝以后南屏村步入鼎盛。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形成了七十二条弄巷、三百幢古民居、三十六眼井的规模。与大多数中国村庄一样,能感觉这里的房屋和街巷都是自然形成的,没有刻意规划的痕迹。与北方民居不同,这里的民居很少有围墙,尽管也分布有天井、院落,都是由房屋合围而成。院落与院落之间形成整体,街巷也都是由房屋分割而自然形成的。在那个年代小巷的形成,并不是为了解决车辆牲口的通行,仅仅是为了排水和村民的通行需求,因此这里的小巷非常狭窄,曲曲折折如同迷宫一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2 02:38 , Processed in 0.07748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