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指南] 是一处世外桃园--守拙园

[复制链接]

31

主题

31

帖子

93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18 15:05: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盛夏里的一天,陪同孙女的公爹和婆母去古黟五里桃林。守拙园是必经之地,在这旅游旺季,难得有这么一个清静而又幽雅的景区。
黟县,在皖南这块大地上,偏居一偶,境内多山,人烟稀少。古代有好多名人后裔都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

历代的战争,就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动乱,这偏辟的山城都没受到什么破坏性的影响,在如今新兴城市遍布神州的情况下,这小小的山城称得上是原生态的环境。
守拙园,是因陶渊明的名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而得名。它座落在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的陶村。这里是陶渊明后裔世代居住的地方。它虽无东晋时代的气息,但确有名符其实的徽派建筑之特色。
当你步入守拙园的御赐的高大牌楼,顺着层层石阶,进入园林的大门后,一幅陶渊明的传世之作《桃花园记》的壁雕展现在你的眼前,作为五柳后裔,少不了要在此处摄影,留下一点记忆。

一条曲曲弯弯的小溪,溪水潺潺,游鱼嬉戏,清澈见底。伴随着溪边石板铺就的小径,移步换景一直伸向园林的深处。
在未进入园陵中心景处时,一座条石堆砌的拱桥横卧小溪之上,这溪、这路、这桥,巧妙地构思出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境。
当你跨入园陵的门框,远远望见空旷的园中,"一湖清水平如镜,幢幢古屋缀岸边,青山绿水相辉映,耕读园中不羡仙"。好一幅美的湖光秀色,好一处幽静的陵园。
守拙园的建筑群就座落在这湖光山色之间。

这幢幢徽派建筑特色的建筑群,是由陶氏宗祠,陶门子弟读书的《培兰家塾》,陶家子孙的居室,会客的偏厅等既分散而有相互呼应地形成的群体。
在古建群中有长廊,还有园中的花园,更有一座耸立在建筑群中的三层观景高楼,登上楼顶,俯瞰四周,整个守拙园尽收眼底。
园中建筑的特色,都是清一色的古老的砖墙,黛色小瓦,马头墙。
房与房之间有的形成曲径或小巷,有的是细细清流或隐在石板路下,忽而又跃入眼帘,把老屋相互隔绝,在恰到的好处,又架起小桥把两幢老宅相连。
各种不同功能的老宅,形成完整的建筑群。屋与屋之间,都有石板路贯穿,使老屋相互依存又浑然一体。

每幢居室的内部设计,有前厅,有后院。厅屋前大多有天井采光,又有四水归堂之意。虽大体相同,但又各具特色。表现出各个屋主的品味和审美。
厅堂内的部局,有长条案桌,有八仙桌,有与之配套的座椅。条桌上有的供着福禄寿三星瓷像,有的摆放着座钟、瓷瓶和插镜之类的。
厅堂正面都悬挂着中堂画和对联。两边木板墙上有梅兰菊竹,四时山水等挂屏,使老宅体现出主人的身份和品位。
每幢建筑在门楼上、梁柱、门窗、柱础,在石桥的栏杆,乃至桌椅、洗脸架、梳妆台,连儿童的木推车、坐车、站桶,到处都恰到好处的运用了徽州的石雕、砖雕,尤其是木雕的工艺。
让建筑群处处呈现雕梁画栋熠熠生光,既富丽堂皇又不失高雅。
当你从头到尾地游览一圈下来,你会感觉守拙园是个宁静幽美的山庄,是群山环绕中的一块无暇美玉。是别有洞天,是世外桃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5 13:25 , Processed in 0.07642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