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指南] 陶渊明:知来者之可追

[复制链接]

168

主题

168

帖子

504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18 10:39: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陶渊明(365—427)少怀高尚,博学能文,著有《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其精神风貌云: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胡适(1891—1962)尝游庐山归宗寺,寻访陶渊明故里未果,乃赋诗一首以寄其意云:
当年有个陶渊明,不惜性命只贪酒。
骨硬不能深折腰,弃官回来空两手。
瓮中无米琴无弦,老妻娇儿赤脚走。
先生吟诗自嘲讽,笑指篱边五株柳:
“看他风里尽低昂!这样腰肢我无有。”

南朝梁·萧统(501—531)《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四十岁时,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参谋军务);次年,任健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因对军务不感兴趣,他对亲友们说:想暂时出任县令一类官职,积蓄些官俸,以为隐居之用。当局知道后,任他为彭泽县令。陶令赴任,没有带家眷。到任后,送了一名仆役给他家中长子。长子须照顾四个弟弟。陶渊明在信中说:汝旦夕之费,只给为难。金遣此力,助汝薪水(砍柴挑水)之劳。此亦人子(人家的崽)也,可善遇之。
此话影响深远,胡适四十岁时,在《领袖人物的来源》一文中说:我至今还记得我做小孩子时代读的朱熹《小学》里面记载的几个可爱的人物。朱子记陶渊明,只记他做县令时送一个长工给他儿子,附去一封家信,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这寥寥九个字的家书,印在脑子里,也颇有很深刻的效力,使我三十年来不敢轻用一句暴戾的辞气对待那帮我做事的人。公元405年冬,陶渊明辞去了彭泽县令的职务。他担任此职才八十余日,因本性喜好自然,不甘心矫揉造作,故而辞职还乡。乃作《归去来兮辞》以自谴,他激愤填膺地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接着就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他沿途问路,巴不得早日回家。



回家后,复作《归园田居五首》以明其志。其第三首云: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只要能从吾所好,也就心满意足了。
西汉司马迁外孙杨恽(?—前54)《报孙会宗书》云:窃自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长为农夫以没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酒后耳热,仰天托缶而呼呜呜。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陶诗盖取意于此而又过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5 02:44 , Processed in 0.07879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