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梦忆徽州|渔梁送别

[复制链接]

30

主题

30

帖子

90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7 14:03: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7-9-21 13:46 编辑



《渔梁送别》是赵焰的“第三只眼睛看徽州系列丛书”中《梦忆徽州》一本里的一篇小文(限于篇幅,结尾部分依据作者的博客略去了书中的两小段)。这篇文章里有两句话:“当年徽州有八景,‘渔梁送别’曾被列为一景。”
十分好奇,当年“徽州八景”除了“渔梁送别”还有哪七景呢?既然是徽州的八景,大约徽州六县都各有好景入选吧?期待见到“徽州八景”的完整名称。



渔梁,就是新安江上一座平常的小镇。
现在走在这个小镇上似乎都是老人。这是一个极为平常的小镇,破败、腐朽、寂静,虽然它离歙县县城只有三里路,但看起来相当的生僻。






在童年的时候我就来过这里。那时渔梁边上的河水要比现在清澈得多,氛围也宁静得多。渔梁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童话剧里的场景:神秘而宁静,亲切而温馨。给我留下至深印象的是那条古街,窄窄的,两边都是一些铺面,有卖杂货的,也有打铁的、箍木桶的等等。街面全是由青石板铺成的,行走在上面时,能听到自己的清脆足音,那声音就像是啄木鸟在用尖喙撞击树干。而在清晨甚至上午,渔梁一直都是浓雾弥漫的,像栖于水边的一个千年之梦。






在新安江的中央,就是那座著名的坝了。渔梁也是因为这座古老的坝而著名。这坝是青石板筑成的,但现在已呈现黑色了,那是一种岁月的底色。渔梁建于宋朝,它的构建之精巧,让人匪夷所思。坝的存在给渔梁增添了一道美丽的景观,斜阳西照,渔舟唱晚时,这坝看起来有别具一格的美,古朴、有力、富有质感。其实不仅仅是古坝,渔梁的一切都是给人这样得感觉。尤其是这里的老人,他们态度安详、举止沉静,那是岁月磨砺的结果。当然,岁月也磨砺出了他们的麻木、他们的知天命、他们的屈辱和隐忍,这些都是人生无是无非的赠馈。






当年,渔梁曾是新安江水路的一个重要的码头,是徽州通往江浙一带的货物集散地,桅樯如林,川流不息。据说,当年渔梁的街道长达二里路,远远长于现在的小街,而且,当年的街道也十分热闹,街道两旁都是酒店、客栈、商店,徽商、水手和往来的客人云集于此,妓女在街边招徕,一派繁华兴旺的景象。当年徽州有八景,“渔梁送别”就曾被列为一景,但它指的不是当地的兴旺情景,而是指在渔梁送别自己的亲人的悲壮场面。时人有诗描绘道:“欲落不落晚日黄,归雁写遍遥天长。数声渔笛起何处,孤舟下濑如龙骧。漠漠烟横溪万顷,鸦背斜阳驻余景,扣舷歌断频花风,残酒半销幽梦醒。”
这样的诗是有着意象的。晚日,归雁,渔笛,孤舟,漠漠云烟,鸦背,斜阳,残酒,幽梦等,无一不是在诉说着离别的伤感。毕竟,在当时,从商不是阳关道,只是背井离乡的奈何桥。






当年徽州人下江浙,因为是谋生,同时也是被主流思想抛弃,一切都有悲壮的意味。这样的状况有点像是“背水一战”。徽州人走出去的时候,都是身背干粮,虽然没有“壮士一去兮不复回”的绝然境地,但身负亲友的嘱托,也背负着家族的希冀,压力之大是可以想象的。
当年的徽州,有一首《水程捷要歌》广为流传,它描述了沿着渔梁下新安去杭州的情况:“一自渔梁坝,百里至街口。八十淳安县,茶园六十有。九十严州府,钓台桐庐守。檀梓关富阳,三浙垅江口。徽郡至杭州,水程六百走。”
当小船驶离渔梁后,新安江变得开阔了,两岸不断变换巨幅的风景画,炊烟袅娜,莺飞蝶舞。一阵春雨飘来,便能看到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和石拱桥,能看到划入梦境的乌篷船,能听到雨打在油伞上极富有音乐美的节奏……这样的幻觉,在那种凄凉的氛围中,让人略感欣慰。(完)







歙县城里,有河流自北往南,穿境而过,这就是练江。
渔梁地处练江下游,歙城与歙浦之间;上汇源于黄山南麓的丰乐水、富资水、布射水和源于绩溪县境内的扬之水,流域面积1200平方公里,下出徽州至浙江。水运范围上溯可辐射至歙西、歙北和绩南,下泛经歙浦而西南可上溯至屯溪、休宁、黟县,沿新安江而下出徽州,至浙江梅城码头转“直港”可达杭州、湖州和嘉兴,转“横港”可抵金华、兰溪和衢州。
宋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袁甫指派徽州推官赵希诉督办渔梁坝工程,袁甫曾任徽州知州,他提出了叠石为坝,所用料材分三种:“直而方”的眉石、“狭而长”的算石、大块的囊石,用以不同的部位。渔梁工程是积历代智慧而成,构筑工艺日趋复杂和完善,“凡叠十石,中立石柱“,上下层之间用竖石插钉,各条石之间用石销,将整座水坝固为一体,足以抵御突如其来的山洪暴发。这就是“纳锭于凿”的技术。在渔梁坝递倾递复的几百年中,徽州人将石质重力滚水坝技术,逐渐推向了高峰。
渔梁坝至今仍是新安江上最大的石质滚水坝。坝全长143米,断面为不等腰梯形,顶宽6米,底宽27米,高约5米。石砌的坝身坚稳沉固,白亮亮的花岗岩条石上,布满了黑色的碎点。这种石头俗称凤凰麻,是一种强度很高的花岗岩。从新安古道遥望,渔梁坝如同一条巨鳌,雄亘于练江之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2 08:45 , Processed in 0.0819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