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清地产看潜口

[复制链接]

104

主题

104

帖子

312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8 08:56: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起徽州古建,恐怕大多数小伙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潜口民宅”。

说到潜口民宅,更多的游客或许会喜欢它另一个更加唯美的名字紫霞山庄


徽州的古民居多是散落在古镇各处的。那为什么在潜口会出现如此多的明清古居扎堆出现呢?这个就必须要感谢咱们辛勤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了:

为了更加有效保护和开发徽州的文武资源,文物保护者们大显神通,通过“原拆原建、集中保护”的方式给几处古建搬了个家,就形成了这个明清房地产……哦不,明清古民居的集中展示区。

根据古建的年份差异,潜口民宅主要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区域——明园与清园。两个朝代的古建在功能、风格、景致等方面各有不同,下面就由小编讲解一二:

明园
潜口民宅的明园坐落在紫霞峰山脚下。几座古居掩映在青松翠竹之间,漫步其中,就如走进了一个古老的徽州村落,只让人忘却了所有的烦恼。那感觉,啧啧,真想让人静静地躺上一会儿啊。

明园的建筑到处都体现着一股古代儒士的气质。从“善化亭”、“乐善堂”等建筑的名称,再到建筑上的楹联雕刻,每一处都体现着一种“与人为善”“修身养性”的精神追求。或许,这也与明代徽州辈出贤士有关吧。

清园
同样是粉墙黛瓦,同样是马头墙。但与明园相对而坐的清园却诠释着另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少了浓郁的松竹,清园的建筑更加高大,而“畊礼”“谷懿”“万盛”等名称也凸显出清朝人更加强调宗法礼教,对家族兴旺的美好向往。

要说清朝时期的民居风格为何出现了如此的转变,小编不得不说——
都是因为钱啊!
明代时候徽州人多是做官出仕,而到了清朝,徽州人则更喜欢下海经商。就如潜口的汪氏徽商就是在康乾时代逐渐发展起来的。那么古代的商人有钱了以后做什么呢?简言之就是多买地、盖大房(娶老婆之类的话题咱不提好不~)

有了钱,就不仅仅是房子的事儿了,装修神马的也得加把劲儿啊。于是乎,相比于明代徽雕的粗犷豪放,大清朝的徽雕就显得更加细腻清湛。

说完了潜口民宅,小编再给各位简单说说潜口这个地儿。话说潜口古时候又叫阮溪、潜川。

为什么叫“潜”呢?据说东晋的大诗人陶渊明曾经在这儿隐居,没错,就是“采菊东篱下”的那位。因为陶大诗人名“潜”,所以此地称为潜口。

其实在小编看来,潜口这个词已经很形象的描绘出了它的地理位置——都说潜口“为众山之口,有万峰潜伏于后”。远看群山起伏,近有流水潺潺。迈步于古巷之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这秀丽的风光。这样的旅行怎能错过呢?快来报名参加徽州马拉松,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地区来一次洗礼身心的旅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1 21:50 , Processed in 0.68243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