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生痴绝处,徽州婺源行!

[复制链接]

51

主题

51

帖子

153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7 00:00: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婺源是江西省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历史上曾属安徽管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
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是被越来越多人提及的字眼,有人说这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园,地处偏僻山乡的婺源很幸运地保存了古徽州的所有气韵。

这里民风纯朴,文风鼎盛,名胜古迹遍布全县。有保持完美的明清古建筑,有田园牧歌式的氛围和景色。整个儿就是一幅未干的水粉画,又像是莫奈的印象派,处处都散落着可以谋杀胶卷的美。
婺源山明水秀,松竹连绵,飞檐翘角的古民居蜿蜒于青山绿水,或依山,隐现于古树青林之间;或傍水,倒映于溪池清泉之上;与层层梯田、缭绕云雾相映成趣,如诗如画。

四季景色各呈千秋,尤其是春秋两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和满山的红枫叶犹如一簇簇火苗争奇斗艳。置身于这样的景色之中,让你感觉到心旷神怡和留连忘返。

县境内纵横密布、碧而清澈的河溪山涧与怪石奇峰、古树茶亭、廊桥驿道相得益彰,融雄伟豁达与纤巧秀美于一体。著名景点有西北部的大鄣山与灵岩洞群,东北部的浙岭与石耳山,中部的福山和西部的大游山,唐宋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苏东坡、黄庭坚、宗泽、岳飞、朱熹等在此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文。婺源不仅景色优美,更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历来享有书乡之誉。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足见其文风鼎盛。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赞美家乡婺源的诗句。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因袭唐诗而得名的宋代古桥彩虹桥,是婺源廊桥的代表作。

这里四周青山如黛,桥下绿水长流,桥的两旁有廊亭,廊亭的两旁有石桌石凳,在这里或品茶弈棋,或浏览风光,让你感受到世外的悠闲和宁静。
江西省婺源县江湾景区日前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江湾景区因此成为江西省第5个5A景区。

婺源极佳旅游时间是每年的3-4月,此时正是油菜花开的季节,漫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开满人间,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梦想和朝气在太阳的照射下更是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此时也是整个婺源最热闹的季节,壮观的油菜花谷地吸引着无数的摄影师和爱花人。在此时游婺源,不仅有壮观的自然美景、更有难得一见的人文景观,摄影师那认真的态度和精湛的摄影技巧让人叹为观止。
婺源四季皆好旅游,春观花海、夏戏碧水、秋赏红叶、冬品民俗。婺源赏花季节是每年的3-4月,赏秋最好的季节是11月至11月底。
初春的婺源是彩色的世界,青山绿水,春暖花开。处处莺莺燕燕。红黄绿、黑白青、综褐加土灰在蓝天白云下,组成了幅幅如画似的田园风光。看点:梯田花海、古树老宅;

秋天的婺源,颜色不同于春天,这时它多了一份成熟与壮观,温暖和平和。白墙黑瓦的房子顶上晒起火红的辣椒;高大的红枫下是金黄的柴垛;大山的碧绿深潭里漂着零星的红黄叶片。随便拣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去看一眼这秋意盎然的乡村美景,体会一下心醉神迷的诱人感觉。看点:香枫红叶,篁岭晒秋;

婺源饮食承袭了徽菜的传统,以婺源本土菜系粉蒸、清蒸和糊菜为专长,主要名菜有:粉蒸肉、糊豆腐、清蒸荷包红鱼、糖醋鹅颈!
此外婺源民间小吃还有清明果、气糕、糯米子糕等特色,县城内以紫阳镇政府大门旁的小店“紫阳小吃”中的本土小吃最具传统风味,其糯米子糕更是“婺源第一”
婺源的住宿分为两类,一是在婺源县城住宿,有不少星级宾馆,条件好一些,价格在100到500元之间,旺季可能上涨幅度超100%。二是在村里留宿,村里的住宿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专门经营食宿的宾馆客栈,条件跟县城差不多,价格在80—200元之间;
另外一种是纯农家住宿,有的农家可能就一两个床位,洗澡间、电视等是公用的,价格一般在30元到80元一人。因为婺源的景点多而分散,所以一般会选择在村里的客栈或农家留宿,同时也享受一下农家的纯朴、自然、生态、乡土气息,这也便于更好地品味婺源的魅力。

春季婺源赏花游人众多,造成一房难求房价虚高。每年的3月到4月,油菜花开的季节,尤其是清明节假期是婺源的旅游高峰,另外,11月到12月是观赏婺源红叶的最佳时间,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会在此时涌向婺源,这两个时间段,住宿非常紧张,建议出行之前预定好房间,乡游网上可预定农家乐和村里的客栈。
婺源物产丰富,有闻名中外的茶叶“婺绿”,可谓中国绿茶中之上品;味道鲜美的荷包红鱼,被誉为“人间天物”;石冠群山的“龙尾砚”(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婺源荷包红鲤鱼,头小尾短,背高腹圆,全身色泽橙红鲜艳,形似荷包,故称荷包红鲤鱼。形状十分可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被誉为“人间天物”。在婺源的各个餐馆都可以品尝得到。

龙尾砚,因产于婺源县溪头乡龙尾山而得名。婺源古隶安徽歙州,当时产品习惯以州名物,故古时称“歙砚”。是我国四大传统名砚之一。

婺源江湾是江总书记的祖居地,江湾雪梨因盛产于这一带而得名。据记载,明代婺源人从歙县丁字桥引进梨苗,与当地野生棠梨嫁接,得优良梨种。此种雪梨体大肉厚,皮薄核小,汁纯味美,松脆香甜。江湾雪梨品种有“六月雪”、“西降坞”、“白梨”、“苏梨”、“马铃梨”等,龙以“西降坞”梨为上品。
婺源盛产绿茶,唐朝陆羽所著《茶经》,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宋史·食货》载:婺源之谢源茶为全国六大绝品之一。

1935年纽约出版的威廉·乌克斯所著《茶叶全书》称:“婺源茶不独为路庄茶之上品,且为中国绿茶品质之最优者。”民国年间,婺源郑鉴源在沪经营茶叶,被称为“茶叶大王”。1915年,婺绿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婺源是我国古建筑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独具徽派风格的古建筑遍布乡野,青林古木之间处处掩映着飞檐翘角的民居,其中汪口俞氏宗祠气势雄伟、工艺精巧,被专家誉为“艺术宝库”;婺源古风依然,有“古建筑博物馆”之称,木雕、石雕、砖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婺源,这个有着“中国最美乡村”之称的小城,以其梯田式的油菜花、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宅、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以及有小桥流水、晒秋人家的安逸,吸引着无数人的向往。

东线:以民居古建、花海田园、民风民俗为主,主要景点有:月亮湾、李坑、汪口、江湾、篁岭、晓起、江岭、庆源;
西线:景点较少单一,主要景点有:文公山、鸳鸯湖;
北线:以生态自然景点为主,主要景点有:思溪延村、彩虹桥、大鄣山卧龙谷、灵岩洞、石城;
婺源景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行程前可先了解婺源。
天上人间---江岭
田园风光江岭这是婺源田园风光的代表。从江岭开始,公路始终在山间盘旋,从江岭向下看,只见层层梯田,曲折的线条,山谷盆地中的小河,河边聚集的三、四个村庄,四周围绕着青山,构成了一副极美的婺源农村风光画卷。

晒秋人家----篁岭
篁岭景区,地处江南山区,因村中“地无三尺平”,村落依山而建,万亩梯田簇拥,村民房屋呈阶梯状U型分布。由于受地形限制,山中晒秋人村民没有空地晾晒农作物,只能使用竹晒匾晾晒在自家眺窗前木架上,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每年收获季节,房前屋后成了竹晒匾的世界,长长木架托起圆圆的晒匾,春晒茶叶、蕨菜、水笋;夏晒茄子、南瓜、豆角;秋晒黄豆、稻谷、辣椒……,形成了一幅幅五色斑斓的调色板,山居人家,对晒秋有着深厚的情感,篁岭晒秋已形成一种民俗文化现象,一个文化符号,代表了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因此,婺源篁岭也被外界称为“晒秋人家”,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画家和摄影家的创作乐园。

小桥流水人家---李坑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县城12公里。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南宋年间出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激情漂流---五龙源
五龙源峡谷漂流,水质清澈,清爽宜人.全程尽享碧绿清澈的天然山溪水,绝对的生态峡谷漂流。汪溪这段溪流落差大,水流急,不少石上湍水飞流直下,落入水潭。急流与水潭相缀,互为映照,互为依接。陡的地方逼仄,缓的地方从容,急缓有致,起落有度。

水从里边山背流出来,从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块缝罅中穿过。溪的落差大,流水哗哗,有不少小瀑冲下,溅起的水珠的阳光下发出颤动的亮光。漂流河道全程8.6公里,首尾总落差298米。拥有S型回旋弯道,分上、中、下三段,其中中段水道长,相对平缓;上、下两段水道急迫,落差相对集中,急转曲折,起伏跌荡……。

长溪
长溪村,是婺源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原生态古村,由于地处极其僻远的山村,这是旅游团队不会到的地方,就是到了婺源,在当地人也难问到这个村庄的位置。
村里民居大部分为晚清建筑,高大的马头墙,在青山蓝天、青砖黛瓦映照之下、构成一幅幅恬静自如、天人合一的画卷,由于交通不便,这里的徽派建筑还保存得较完好,村庄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特色。每到深秋,村庄前后有二百多株连片生长几百年的香枫树就会一片火红,高大的红枫与白墙黑瓦马头墙掩映为一体,形成别具特色的红枫林景观。

县级第一馆----博物馆
2007年11月29日上午,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称的江西婺源博物馆新馆开馆。新馆投资3980万元,主体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现代徽派建筑,馆区面积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展厅面积6000余平方米。馆藏文物甚丰,有青铜器、陶瓷器、砚台、书画、工艺品等各类文物达万余件,其中等级文物千余件。

婺源博物馆坐落于婺源县紫阳镇文公北路,属国家重点博物馆、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据介绍,婺源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当时的县委书记洪海涛离任时亲手将土改收缴的十件文物移交县文教科,这是婺源博物馆起步的家底,标志着婺源文物工作的启动。

1955年春节,在县文化馆举办文物展览,遂正式有了文物陈列室。1968年因"文革"撤并,工作人员下放农村。1972年成立文物陈列馆。1978年成立县博物馆。

1984年在儒学山路的博物馆落成。1986年9月开馆,时值全国文物鉴定委员会"文物定级标准评审会"在婺源召开,丰富的馆藏引起与会领导、专家极大的兴趣。
2005年,为适应婺源发展和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需要,在中央、地方各级领导的关怀下,8月启动了博物馆新馆的建设和整体搬迁工作。

深山桃源----庆源
庆源又名小桃源,简称小源,位于婺源县东北部的段莘乡,建村于唐开元年间。这里峡谷深幽,宽如太行之盘谷,美如武陵之桃源。地处万山之巅,阻外而溢中,是始祖几经选择的避乱胜地。

庆源村口“别有天”古亭内现仍留有古人绝句“空山隐卧好烟霞,水不通舟陆不车,一任中原戎马乱,桃源深处是吾家”。原亭大门口两侧有联为“车马绝喧阗忆前人三径怡情托迹不殊陶靖节、鸡犬声相闻惟此地四民安堵落花犹似武陵源”。横联为“桃源深处”。

石城
婺源县西北大鄣山乡石城村村头有石壁岩如古城,危耸的城“墙”内外古木荟萃,奇树成群。其主要树种为枫树,有百余棵,树高均在35米以上,枫树林中还有山樱花、楠木、红豆杉、三尖杉、杭州榆、糙叶树、青栲、槐树等混杂其间。尤以十七棵玉兰树最为醒目,其中最大的胸径1.5米,高15米以上,树冠半径10米左右。每当花季,玉兰树先花后叶,花白如玉,甚是美丽。

伟人故里---江湾
龙脉——婺源,犹如水中静女。其文化性格缘自“徽州,民间属号“龙”江湾,国家AAAA级旅游区,为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的一颗璀璨明珠。千年古镇江湾,钟灵毓秀,文风炽盛。
自宋至清,这里养育了状元、进士与仕宦38人;走出明代抗倭名将江一麟、宫廷太医江一道、清代朴学大师江永、民国教育家江谦等贤仕和一代伟人江泽民。又有文人学士19人,传世著作92部,其中15部161卷选入《四库全书》。
千年古镇江湾,嵌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之中。聚落北部后龙山逶迤东去,山上林木葱郁,其“仙人桥”是古人实践风水理论的杰出典范;南侧梨园河呈太极图“S”形,由东而西蜿蜒流过。
这里既有保存尚好的御史府、中宪第等明清官邸,又有滕家老屋、培心堂等徽派商宅,还有江永讲学的受经堂,东和、南关、西安、北钥四座古门亭,岳武穆构筑的岳飞桥,明代剑泉井等。

第一洞天——灵岩洞
江西省婺源县灵岩洞森林公园是1993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的“国家森林公园”,又是1995年经省政府批建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一个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内分“灵岩洞群”、“石城古树群”、“石林奇观”三个景区。
灵岩洞群由卿云、莲华、涵虚、凌虚、琼芝、萃灵等36个溶洞组成。《方舆胜览》有记。洞体大者雄浑奇伟,小者玲珑秀丽。洞内泉流澄清皎洁,水石相映成趣,石笋、石花、石柱、石幔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有蓬来仙阁、金阙瑶池、云谷游龙、天池荷香、龙门泻玉等景观数百处。

更为称绝的是洞群间保留有“岳飞游此”、“吴徽朱熹”、唐代大中十一年兼御史中丞卢潘和明代戴铣的摩崖石刻等唐代以来的游人题墨2000多处。
石林奇景蔚为壮观。千亩石林从小盆地中拔地而起,有的伟岸独立、有的相抱偎倚、有的堆叠成群……。

南宋绍兴元年,岳飞领兵征讨李成经此过浮梁时,曾立于山岭上俯眺晨雾中的石林,观后连声叫绝,并生情用长矛在高壁刻下,“观止“二个大字。
灵岩洞森林公园距景德镇60公里,距黄山125公里,距庐山196公里,距三清山90公里,交通较为便利。

大鄣山卧龙谷
大鄣山,亦称“三天子鄣”,地处皖赣边界,婺源的北部屏障,属黄山余脉。

清代诗人汪循《登大鄣山》诗云:“清风岭上豁双眸,擂鼓峰前数九州,蟠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这里也是“吴楚分源”的屋脊,是鄱阳湖水系乐安江与钱塘江水系新安江的分水岭。
这里群山环抱,山峰林立,森林覆盖率高达90.7%,山峰标高800—1600米,主峰擂鼓尖海拔1629.8米,巍峨雄伟,俯瞰平川,是县内最高的山峰。

已开放的鄣山大峡谷——卧龙谷,是一处景观价值独特,完全原始风貌的高山峡谷景区,是一处金庸笔下的人间美景世外桃源......
卧龙谷里春季山花烂漫,夏季郁郁葱葱,秋季红枫尽染,冬季冰雕玉砌,景区四季变换不同的色彩,而高山峡谷里更是瀑布成群,飞龙吐玉;彩池连环、相映交辉,

整个景区类似九寨沟海子的彩池何止成千上万,就这样,紫色的山、绿色的树、白色的瀑布、彩色的深潭。

生态奇观---鸳鸯湖
亚洲最大的野生鸳鸯栖息地--鸳鸯湖,面积2300亩,蓄水1348万立方米。湖区环境幽雅甘美,山林青翠欲滴,湖水澄碧如玉,是个“静谧的绿色世界”、一块“超尘净地”、是亚洲最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被海内外媒体誉为“生态奇观”。

一泓天池水,层峦叠嶂峰。苍穹云袅娜,飞来万道虹。”每年秋末冬初,2000多对鸳鸯。“携儿带女”,从遥远的北国翩然飞来,它们的欢声笑语,给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它们时而水面嬉戏、时而窃窃私语、红嘴翠羽如鲜花般盛开于碧波之上,卿卿我我、悠悠乐乐。

宋代廊桥---彩虹桥
彩虹桥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建于南宋(1137年)规模最大——全长一百四十米,保存最完整,设计最科学的一座廊桥,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
彩虹桥是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的标志性建筑。

婺源上千年隶属古徽州,她的文化、建筑、民俗、菜系等都属徽州范畴。

从古村落看,西递、宏村已成为世界级文化遗产,成为皖南古村落的代表。
婺源的任何村落,山水、田园难以代表自己的特点,而彩虹桥在整个徽州,乃至中国仅此一桥,她是徽州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婺源的象征,是婺源标志性的建筑。木质部分设计体现哲理思想——越简单实用,越容易传承延续。

徽商故里---思溪延村
延村现有100余户,600余人,现有名居103幢,其中清代建筑56幢,重点保护建筑18幢。

2003年7月,延村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村”。延村的古民居大多粉墙黛瓦。整体色彩效果是黑白相间,给人朴素淡雅的美感。

从远处看这些古民居,在外观上是大面积空白的一片粉墙,粉墙上嵌有几个高低有序的小小洞窗,形成整体与局部、面与点的对比效果,体现“道法自然”的意蕴,里外墙着重采用了马头墙、山墙的建筑造型,尤其是马头墙屋檐角飞翘。
延村位于思口镇内,与思溪村临近,距县城19公里。处于山水怀抱之间,背倚“火把山”,思溪河流经村前,整个延村犹如一竹排依偎在思溪河畔。

延村是江西省古建筑的重点保护村。延村既有枫树、楠木、槐树、竹林等古老名贵植物种类,又有杉木、马尾松和硬阔叶树为主的用才林,山体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

婺源县位于江西东北部,与安徽省、浙江省交界。

东为浙江开化县,北为安徽休宁县,西为景德镇市、浮梁县和乐平市,南邻德兴市。东部、北部为山区,中部、南部多丘陵、盆地。
基本地貌特征呈北高南低。

最高山峰擂鼓峰,位于北部与休宁交界处,海拔1629米。全县大部分地区属乐安江流域。
婺源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较短,降水丰沛。春秋短,冬夏长。春季大概2个半月;夏季4个半月;秋季1个半月;冬季3个月多。

从多年平均的气候资料来看,婺源年平均气温在17.4℃,1月最冷,不过虽冷,气温一般也都会在零上,1月平均气温在5.5℃,平均最低气温为2.5℃上下;7月最热,平均气温一般为28.8℃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

婺源月平均日照时数为140小时左右,日照较短;平均初霜日为11月8日,终霜日为3月10日,年平均无霜期252天。
婺源雾日数较多,除了7月,其他月份平均每个月都有一半的时间会出雾,秋冬季节每个月差不多都有3、4天的时间出大雾,能见度不足1000米,朦胧之中的小城,别具特色。

婺源降水丰沛,年平均降水量一般都会超过1800毫米,最多的一年降水量超过3000毫米,最少的一年也有115毫米。
从1月起,降水逐步递增,6月达到鼎盛,月平均降雨量可以达到350毫米以上,之后7月开始,降水逐渐减少,12月是全年降水最少的一个月,但平均降水量也超过50毫米。
7、8月虽然不是降水最集中的月份,但这两个月容易有雷雨大风、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

婺源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雾日较多。一年四季都可以去玩。
但春天是婺源旅游最好的季节,尤其是4月。漫山的红杜鹃,满坡的绿茶,金黄的油菜花,加上白墙黛瓦,五种颜色,和谐搭配,胜过世上一切的图画。
2013年,江湾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婺源全县拥有AAAA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7家,是全国4A级旅游景区最多的县份,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整个县命名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2013年1月17日婺源江湾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同时,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正式揭牌。江湾景区因此成为江西省第5个5A景区.
东线景点由于开发比较早,景区资源丰富。主要景区有江湾、篁岭、李坑、汪口、晓起、江岭、庆源等。
钟灵毓秀的千年古镇江湾,是江泽民同志的祖籍地。江湾始建于隋末唐初,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江湾,子孙逐渐繁衍成为巨族。

这里山水环绕、风水极佳是古徽州风水文化的典范,历代文风鼎盛、群贤辈出,孕育了明代隆庆年间户部侍郎江一麟,清代著名经学家江永,清代户部主事江桂高,清末著名教育家、佛学家江谦等一大批学士名流,村人著述多达88种,任七品以上仕宦者25人,是当之无愧的婺源“书乡”代表。
村中至今还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滕家老屋等一大批徽派古建筑和萧江宗祠、江永纪念馆、南关亭、北斗七星井等景点,极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是婺源首个4A级景区。

篁岭景区地处婺源石耳山脉,面积5平方公里,由索道空中揽胜、村落天街访古、梯田花海寻芳及乡风民俗拾趣等游览区域组合而成。篁岭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
篁岭“晒秋”闻名遐迩,村落“天街九巷”似玉带将精典古建串接,徽式商铺林立,前店后坊,一幅流动的缩写版“清明上河图”。周边万亩梯田簇拥,四季花海展示惊艳的“大地艺术”。每年三、四月,近万亩的油菜花集中开放,与桃花、梨花、杜鹃花等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独特的民俗文化体验带您走过索桥、滑过溜索、攀上高空热气球,俯瞰独特的晒秋奇观。

李坑景区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青石板道纵横交错,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画里乡村--晓起景区被誉为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园,“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
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野碧风清的自然环境,遮天蔽地的古树,

千年古商埠--汪口景区中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俞氏宗祠,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建筑为清代中轴歇山式,气势雄伟,布局严谨,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被古建筑专家誉为“艺术宝库”。

东线还有油菜花观赏胜地江岭梯田和电影《暖》的拍摄地庆源村。东线:“中国县级第一馆”婺源博物馆——湖中小岛月亮湾——小桥流水人家李坑——古埠名祠汪口俞家宗祠——古文化生态村晓起——伟人故里江湾——晒秋人家篁岭——高山平湖江岭;

西线:县城——文公山风景名胜区——古城——金山茶园——亚洲最大的鸳鸯栖息地鸳鸯湖——世外桃源长溪;
北线:县城——丛溪漂流——徽商古村落思溪延村——宋代廊桥彩虹桥——仕宦名村埋坑——国家森林公园灵岩洞——大鄣山卧龙谷——枫叶王国石城——江南第一清风洞——严田古樟民俗园——千年古驿道甲路。

婺源之源,森林水世界---卧龙谷;天上人间,梯田人家---江岭;徽建典范,民间的“金銮殿”---百柱宗祠;

伟人故里,风水门庭(江泽民同志的祖籍地)---江湾;梯云村落,晒秋人家---篁岭;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园---晓起;

徽雕艺术宝库—-汪口;小桥流水人家---李坑;儒商第一村—-思溪延村;

吉祥美丽的宋代廊桥---清华彩虹桥;梦里乡村---严田古樟民俗园;国家森林公园---灵岩洞。

自驾车:(下高速一路有指示牌)
①南昌:南昌绕城高速公路——德昌高速公路——济广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婺源江湾高速出口—终点。

②赣州:厦蓉高速公路——济广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婺源江湾高速出口——终点。

③长沙:长株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枫生高速公路—南昌绕城高速公路——德昌高速公路——济广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婺源江湾高速出口——终点。

公交交通:(县城老北站乘车)
县城到篁岭景区班车:发车时间:11:30、15:40,或乘坐直达江湾的班车,然后在镇上换乘当地的面包车和三轮车前往景区。
1、乘当地的交通工具每天有一趟中巴,往返县城一次,二辆农用车去晓起、江湾等地。因此坐当地的交通工具极为不便。

2、包车或自驾车:①从县城或晓起包车去,估计有要半天时间差不多可以看完这个村,价格不一。这种方式的好处是随意,是摄影和自助游的最好选择!而且完全可以观赏沿途的风光。适合2~6个人。
3、如果有7人以上,建议包可以选择金杯车或者是18座的客车前往,早出(县城)晚归。

4、自驾车,这是很方便的了,只是注意安全驾驶,特别在转弯出,大部分路途难走,提前鸣笛,上山不看景,看景不开车!很重要笔者曾和婺源摄影家协会王汝春主席骑摩托车上岭,对面来了酒鬼,还好我们的照相机安然无恙。这方面大家一定要注意!!

江岭是婺源最壮观的最美丽的山中田园风光,虽然是沙石路,但是当你开车走在那段迷人的风光中你自然也感觉不到累了,

但是这里必须提醒开车的朋友!这段山路险峻异常,转弯往往是90度的,一边是悬崖有,车必须停下让路,一边是百米深的山涧,另一边是树木茂密,春天有蝴蝶和花草和你作伴!


长溪村,是婺源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原生态古村,由于地处极其僻远的山村,这是旅游团队不会到的地方,就是到了婺源,在当地人也难问到这个村庄的位置。说她是世外桃源,一点也不过份。村里民居大部分为晚清建筑,高大的马头墙,在青山蓝天、小桥流水、青砖黛瓦映照之下、构成一幅幅恬静自如、天人合一的画卷,由于交通不便,这里的徽派建筑还保存得完好,村庄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特色。每到深秋,村庄前后有二百多株连片生长几百年的香枫树就会一片火红,高大的红枫与白墙黑瓦马头墙掩映为一体,形成别具特色的红枫林景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6 08:28 , Processed in 0.91361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