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指南] 徽州区景点之文峰塔

[复制链接]

8

主题

8

帖子

24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21:5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岩寺文峰塔又称水口塔或岩寺塔,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北郊的原入村口,西邻丰乐河,至今已有近五百年历史,在通往岩寺高速入口的公路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塔的全貌。该塔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峰塔参照当时绍兴大禅寺塔、南京报恩寺塔、泗州塔样式,塔八角七层,高67米,是徽州塔高之最,登文峰塔,可远眺黄山烟云,近瞰古镇全貌。
塔底直径8米,逐层略内收。底层塔檐外伸1.5米,向上逐层加长,至第七层椿伸出3米,使上层檐水直滴至地,避免各层塔体被积水剥蚀,既保坚固,又利观瞻,成为徽州古塔之奇构。
塔内有砖阶盘旋而上,每层皆有佛龛、金匾。历朝咸有修葺。清末塔檐被焚,民国初塔顶遭雷击倒坍,现仅存珠墩以下砖砌塔身。
塔东侧建有凤山台,与塔同时所建,以衬塔景,今仍存。凤山台又名点将台,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次年2月,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及陈毅、张云逸等同志率领7000官兵在皖南重镇岩寺集中整编,军部及政治处设在岩寺后街的金家大院内,凤山台就曾用作阅兵点将之用。
整个“凤山台”全部用石条砌成,台上原有楼阁三间,左右两间供游客休憩,中间一间塑有玉虚神君像,系道家供奉场所。上题匾额“中天积翠”四个大字。台前围砌院墙,朝南开一大圆门,门上有“凤山灵境”匾额一块,为潘纬所书。
塔西有佘(shé)公桥(已毁)。佘公桥又名新桥。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里人佘文义独资建造,比文峰宝塔早建八年,该桥毁于1969年7月5日特大洪水。
据说当年的倡建人郑双溪以为丰乐河水顺流东去,有失岩寺之风水,宜以文峰塔为笔,佘公桥为墨,以田畴为纸(一说以长坦山为纸),凤山台为砚,象征本镇水口之高雅,以镇风水,企盼岩寺镇文运昌盛,人才辈出。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4 19:42 , Processed in 0.78475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