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指南] 中国最大的徽州墙头壁画“博物馆”——萌坑

[复制链接]

263

主题

263

帖子

78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5 16:1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离歙县县城不远,走原徽杭省道,往霞坑方向约25公里处,有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村庄:萌坑。
因其坐落在歙县霞坑镇海拔700多米的群山怀里,很少为外人所识,也正因为隐藏深山,村内徽派古民居、徽州墙头壁画保存完好,被誉为古徽州最萌古村落。
萌坑南面即洪琴村,北面为高山即为石壁墙,翻过此山就是绩溪县的汪坑村和仁里村。是古徽州南乡、浙江淳安等缺粮区从宣州、芜湖等产粮区调粮的必经之地,当年村内沿街都是茶楼商铺。
一条环山路通往外边。青翠的山岭,幽静的村庄,平和的炊烟下是日出日落的生活。
三棵松是萌坑的水口,也是标志。别的村庄水口多是樟树,而萌坑却是松树,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状元松。如高香一般,坚毅、挺拨,直立在徽绩古道的路口,似乎是在保护着古村落的安全,不让外人来打扰属于这个小村庄的宁静。它的背后就是大墓村和坟墓山,三棵松就像三根香一样整整齐齐地插在墓前。
进入村庄,便是一座淩(líng)氏祠堂。为什么这里的“淩”字要多一点?淩氏源于三国孙权手下大将淩统,其十三世孙淩安为歙州别驾,为歙县淩氏始祖。而萌坑淩氏是洪琴淩氏初祖务本公的三、四子后人。关于凌氏多一点的说法有三:一是皇帝御赐,二是凌姓官员后代,三是守陵人;究竟原因却是个谜,但崇本堂已是国内不多见的凌氏祠堂了。
近些年来,萌坑开始以另外一种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那就是墙头壁画。墙头壁画在徽州古建筑当中比较普遍,萌坑得以显露。
萌坑的墙头壁画保护和其他古村落一样,由于人物画一般都反映儒家思想,文革期间沿街的人物画破坏比较严重,多用石灰浆刷盖了,现在留存下的有深刻含义的壁画多是偏僻的小巷或有其他建筑遮挡的门楼、窗檐上。
基本上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都是壁画,这些墙头壁上却依然保存完好,是研究传统墙头壁画很重要的资料,而且内容极富价值,如古代二十孝中的《扼虎救子》、《孝感动天》、《百里负米》等历史故事。
据统计,萌坑村现有徽州的墙头壁画600余幅,多数画在老宅门楼、墙角、窗檐、墙壁上,以花鸟、山水、人物为主要内容,以工笔带写意为技法,最早的是明清时期画的,距今已经400多岁“高龄”。这些壁画除了年代百年以上的壁画出现掉色、褪色或隐色外,萌坑村大部分壁画都还熠熠生辉,但是经过岁月的摧残,房屋墙壁上的斑驳也诉说着村落的沧桑变幻。萌坑的建筑蕴涵着徽州建筑文化独有的韵味,是徽文化的象征。
当你走进萌坑,欣赏着幽雅的乡村美景,精致的墙头壁画,绝美的木雕砖雕,悠悠的青石古道,似乎在讲述着一段无徽不成镇的历史,让你感受到曾经的繁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7 03:50 , Processed in 0.76037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