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指南] 鬲山寺

[复制链接]

459

主题

457

帖子

1371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18 13:4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鬲山寺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西南五公里的黎阳镇境内的黄山禅苑——鬲山景区内。寺院肇始于唐,重兴于明,清代大修,民国重修,历史绵延,规模宏大,教化甚广,因此享有“佛国仙城”之称,在历史上曾有“佛海三千丈,禅山九万重”的美誉。鬲山位于率水南岸,海拔276.6米。山中苍松翠柏,错列如屏,故有屏山之称。鬲山因山秀地灵,早在唐朝时期便吸引了佛教高僧进山筑寺,史称“鬲山寺”。
寺院肇始于唐,重兴于明,清代大修,民国重修,历史绵延,规模宏大,教化甚广,因此享有“佛国仙城”之称,在历史上曾有“佛海三千丈,禅山九万重”的美誉。鬲山寺在清朝末香火极为旺盛,当时的主持僧是茂林法师,茂林法师圆寂后,主持几易,一直到民国29年徽州黟县人汪松林在此守庙,并立有“信芳会”,信徒颇众。年凡三、六、九月十九日聚会一次,朝拜观音,香火极盛。抗日战争前后,鬲山的庙宇、佛像、道路都曾修饰整齐,并广植花木供游人游览。每当盛夏季节,四方来此避暑者络绎不绝,是当时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

然而晚近以来,寺院在历史的沧中屡遭浩劫,几经沉浮,现在只剩下几尊毁损的石佛神像和几处古庙洞窟的残骸,三宝道场化作丘墟之地,千年兰若竞成瓦砾之堆
鬲山自然环境保护的很好,宗教建筑损毁严重,只有部分遗址存在。目前,可以看到的有“一天门”遗址、“观音古殿”遗址和“地母古庙”的旧址上重建了“古居禅院”。还有一些利用自然石窟修建的“地藏石窟”以及“滴音静室”洞窟和南海观音神像,南海观音神像下面是一孔泉窟,传说是清嘉庆戌寅年住持盛圣超法师叩缘修建,人们都称之为“甘涌泉”。鬲山还有一些佛教文化遗迹,有对联“三宝皈依生净土,五戒精严发善心”,横批为“慈悲清净”。“古居禅院”四字匾额下有一幅对联:“振海载山德广厚,尧封禹甸道尊崇””以及“鳌头独钓”四字狂草等,但是这些文字也因年久变得模糊不清。
如今祖国盛世繁荣,佛教昌隆,黄山各级领导十分重视鬲山寺的复建工作,2011年,当代佛教领袖本焕老和尚派弟子印脩法师前往主持筹措复建工作,在安徽省和黄山各级政府及诸山长老、诸大护法的关怀、支持和辛勤工作下,于2012年六月正式批复,筹建工作逐步展开:开山垦地、筑屋建舍。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十方善信的鼎力资助下,庄严清净、梵音清颂的宝刹,将于数年后屹立于黄山禅苑一鬲山景区中,也将成为黄山地区的弘法利生的重要道场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4 23:49 , Processed in 0.0797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