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冬至徽州 歙县博物馆 新安碑园

[复制链接]

181

主题

181

帖子

543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8 14:38: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歙县太平桥的这一端是新安碑园,也就是歙县博物馆的所在地。实际上,有名气的太白楼就在这里,因为垫高了路面,再把太白楼的前门封了,感觉气势一下少了许多,还是边上的牌楼有新安碑园和歙县博物馆的标志,更引人注目。


太白楼和李白有关。相传这里原是一个酒肆,唐代诗仙李白来歙访隐士许宣平不遇,曾在这里饮酒,后人为纪念李白,特将酒肆改名为“太白楼”。此楼始建于唐初隋末,现存房屋乃明清所重建。


边门成了进出太白楼的大门。“六水回澜”,把练江上下游都列在其中:丰乐、富资、布射、扬之、 练江、渐江。另一边,据说是“五峰拱秀”。



太白楼为二层二进建筑,一进有点黑暗,醒目的二进,黄色调很提神。两侧楹联"四壁云山开醉眼,一楼风月话诗仙"。


一进都是摆着文房四宝等,以歙砚为主。


两进间的过门,徽派房子的特色。




堂上有李白大幅画像,为客居沪上的歙人著名画家汪观清所绘。

博物馆的藏品,瓷器以出土两批窖藏元“枢府”瓷为代表;书画藏品有新安画派垢道人的山水册页及黄宾虹的山水画, 明代画家林良中堂四幅等精品;砚台以出土的唐代箕型 、凤型及巴慰祖像、汪廷讷铭文歙砚为最。


不知从哪里移来的石狮子后,碑廊上的石刻已经相当地模糊。


这块明代嘉靖三十七年的皇帝御碑,虽然头尾多了开口,字面还是相当清晰。




博物馆沿街倒是占地不多,也是受自然环境约束。这里看太白楼,感觉不那么古韵了。

既然门口以新安碑园作为号召,说明太白楼还只是一小点,重点是在山上。



山中天,颜真卿碑。立在城门楼前。


相对于身边的高大树木,石碑显得相对矮小了。


好天气,就是好季节。



山上,白墙黑脊的内八字山门,门前是一对相望的石狮。门楣题字:古墨衍芬。这里就是碑园所在。


长达200余米的碑廊,蜿蜒曲折,给游人以幽深之感,廊内壁龛,外加护罩,用以陈列碑石。随着碑廊的延伸,有一道道古老的柱栏、望柱相伴,栏、柱上工致的雕刻,均出于明万历年间名人的刀笔,为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


这里最重要的是“两清堂”,其堂名是由于这里藏有著名的两部碑帖:《馀清斋帖》和《清鉴堂帖》,它们汇集了从晋到明各大家的珍品名件,一直为后代书法界所推崇。



《余清斋》分正篇和续篇,包括十七帖、迟汝帖、兰亭序、乐毅论、黄庭经、伯远帖、中秋帖、积时帖、千字文、鸭头丸帖、明远帖等;



新安碑园,园林构造,面积不大,设计巧妙。


《馀清斋帖》刻自明万历中期,所汇名帖原为明代吴国廷家藏。吴国廷是歙县南丰人,一生崇碑尚帖,收藏晋、唐名迹甚富。吴氏延聘当时书法家董其昌、陈继儒,对其所藏进行鉴定、评判,并由歙县名书画家杨明时双钩上石,将其所藏书法名件汇刻成帖,共有正篇六册,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八月上石;继篇二册,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六月上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3 23:32 , Processed in 0.09627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