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季徽州

[复制链接]

252

主题

251

帖子

753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11:5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留下的千古绝唱:一辈子想去人间仙境,可做梦也没想到人间仙境原来在徽州。在黄山与白岳山之间的徽州,历经风风雨雨,铸就了不朽的传奇。



又是一个春季,微风轻轻拂过,门前的小溪静静地流淌,油菜花开出一片金黄。送亲的队伍行驶在满是金黄的道路上,她十五岁,端庄美丽,晚辈们都叫她五嫂。她灿烂地笑着,像春天里的一朵桃花憧憬着日后的幸福。七天后,五嫂为丈夫整理好了行装,在门前的小桥上,送别了他的新郎,也送去了她对生活的期望。在此后的日子里,他挑起了生活的全部重担,也挑起了沉重的思念和漫长的等待。她时常站在村口的香樟树下,长久地伫立着,望着江面过往的商船,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依楼。有多少的徽州女人,在等待与期望中度过自己的春天,让思念吞噬了心,吞噬了青春的容颜。



时光转换到了夏季,油菜花金黄不再,池塘中却开出了多多莲花,红花绿叶交相辉映。摆渡的人们撑起一叶扁舟,泛起多多涟漪。正当人们在享受这山间小镇夏日的惬意时,有一路商帮在北国的沙漠中艰险跋涉。一位年轻人忍受不住烈日的焦灼,问他的父亲:“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如此艰难地将货物送到这么遥远的沙漠?不能把商品就在附近卖了?”父亲回答到:“很多商人畏惧沙漠的恶劣环境,选择了放弃。正因为我们的坚持,货物才能卖出平常十倍的价钱!”年轻人牢牢记住了这个道理,日后他一直秉承着这精神和信仰。终于,他成了清代富可敌国的企业家~~~红顶商人胡雪岩。



春去秋来,掠过的不再是轻柔的微风,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探险家来到了这片土地。徐公自幼爱好探险,博览群书,不爱功名。他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他的著作为后世地理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在秋风中,他登上了黄山这座神奇的山脉,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慨。黄山之行只是徐公毕生经历的一处,但是黄山却因他的到来而从此名扬天下。



时光荏苒,转眼间又到了冬季。周围的景物都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肃杀而冷寂。就像那个年代,多事之秋,外国列强的频频侵略,软弱无能的政府的一次次妥协,空气中弥漫这恐怖的气氛。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陶行知,亲眼见到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过着贫穷、愚昧、落后,受压迫、受欺凌的悲惨生活。出过洋,亲眼见到了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先进文明的他深感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强烈反差。他思索着救亡图存的道路,最终他选择了教育。他最早注意乡村教育的问题,用只是换起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开创了近代教育的典范。



这是徽州的四季,历史上的徽州还有更多的传奇。只要你用心感受,你会发现它的变幻;只要你用心体味,你会为它的博大而折服。



(注: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又名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1987年,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2 00:58 , Processed in 0.72842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