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指南] 安徽风水宝地之:屏山村

[复制链接]

131

主题

131

帖子

393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9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11:32: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屏山村位于黄山市黟县县城东北的屏风山和吉阳山的山麓。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村落。吉阳溪九曲十弯,穿村而过,两岸石磅不时飞来村妇浣洗的锤声,蓄水石磅白花飞溅;青砖灰瓦的民居祠堂和前店后铺的商铺夹岸而建;十余座各具特色的石桥横跨溪上,构成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特有的风韵。


    屏山,这个千年古村,她的名称由来是村北有座状如屏风的高山。清朝诗人余逢辰在游屏山时写下诗句:“青山列画屏,雨余翠欲滴。秋叶更春花,纷披似锦织。”的确,屏风山就是一列四时皆丽的锦屏,衬托着建有无数徽派古民居的屏山村落。

    屏风山是黄山的一脉,西与石鼓山相连于风来岭,此为黟县通住池宁的必经大道;东与联青山相接于弓家岭,此为屏山村通往黟北宏村的大路。此联青山纵贯于屏山村东,有不少景色各异的山峰。其北端是困睡尖,峰形恰如侧首欲睡的老人。迤南为三姑山,三峰并峙,传为三仙女所化,不少诗人多有吟咏。明朝舒祥在《三峰削玉》中写道:“卓卓三峰落碧天,夜深常见斗星连。春风长养琼崖笋,夏雨沽濡玉井莲。”写的就是三姑山的日夜景色和春夏物产。再迤南就是端凝浑厚的吉阳山,清代另一诗人朱霈在《游吉阳山》中写道:“树密日还少,苔绿径不分。深没岩下水,迸出洞中云。”诗中的石岩指的就是吉阳山腰的大方石,终年流水,远观光亮如镜。再南经东山即至黟渔大道峡口石山。


    就在屏风山与这联青山之间的弓家岭,流出一条小溪,清澈见底,经屏山村于古溪处汇入自黟城南来的漳水。此溪因位于吉阳山麓,故名吉阳溪,亦称吉水,为新安江源头之一。吉阳溪流过村中,两岸粉墙黛瓦,民居幢幢,三里十桥,方便交通。曾有诗道:“吉山吉水吉阳村,神化三峰对吉门。石板桥头无寂寞,明灯天乐伴黄昏。”写的就吉阳溪今日的风貌。此溪流至村南,筑坝掘渠,引水灌溉田亩,并在与朱村接壤处,开凿月湖,水面约五十余亩,湖泥堆成湖塍,上植松柏桃柳,湖中波光粼粼,与红庙构成一景,是为屏山村水口,因地处长宁里,并含长久安宁之意,取名长宁湖。

    在中国封建社会,由科举入仕是进入上层社会的一条途径。在这块风水宝地的蕴育下,黟县屏山由科举而中进士的自宋至清有舒介夫、舒升中、舒彦中、舒夷中、舒宾王、舒擢、舒叔宝、舒荣都、舒崇功、舒斯笏等人,至于中举人的更多。而且还出了不少文化英才,如:

    舒希武,明朝曾督学沧溪,经聘曾主掌白鹿书院,四方从学者甚多。

    舒祥:明明诗人,任浙江宣平教谕,善文词,著有《窃芳集》,其咏《石鼓山》有句云:“云过半山看有影 ,泉流深树听无声”,意境幽远而对仗工整。

    舒度,清代学者,苦心向学,弟子日众,著有《四书会通》。

舒学诗,清代学者,精于考据学。有疑义,详为注解;遇讹舛,细为核雠 。著有《求放心斋经解》。

    舒之翰,清代书画家,少负大志,工书善画,尤善画兰,为文不拘绳墨。后投笔请缨,累功赏布政使衔,曾任西宁兵备道使,善藏书画。

    舒元达,清代书法家,精心研究书法,老至入神地步,其笔势如怒猊抉石,而结构谨严。

    舒耀宗,现代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五四”运动时期,在北京与同乡欧阳道达等组“黟麓学社”,主编出版进步刊物《古黟新语》,并著文宣传民主科学,抨击封建迷信,提倡妇女解放。学术专攻中国语音学,为我国早期语音学家,并有《黟县方音调查录》等《学术论文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

    舒仁文,现代学者,研究达尔文进化论有一定成就,并于早年翻译《人类的由来》等书。

    舒绣文,中国人民杰出艺术表演家。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为国家一级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3 22:10 , Processed in 0.07615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