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古色古香屏山行

[复制链接]

417

主题

417

帖子

1251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10:21: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走在幽深的古道,古道上有许多学生在写生,感受着古建筑的古拙醇厚,曲折迂回的小溪映照着石桥飞檐,粉墙黛瓦,白云青山,感受生活在这个村庄里的美好。
常听说黟县屏山村是一个古朴端庄的古村落,有着众多的古祠堂,幽深狭长的古道,原汁原味的古桥古溪,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爱好徽州古文化的游客前去观赏游玩。秋天的一个周末,我与几个好友相约来到屏山,揭开这传统古村落的面纱。
来到村口,我们就被屏山村口山的形状所吸引,如一片片天然画屏。听导游说,屏山因为状如屏障而得村名。该村是舒姓族居大村,自唐末从庐江迁居至此,有1100多年历史。村庄依山傍水而建,村东南空旷,良田千顷,再往东望,山岭峰排。
来到屏山村,最值得看的是古祠堂建筑,这是徽州人最为重视用心的建筑。听导游说村内祠堂较多,保存有光裕堂、成道堂等7座祠堂,其中舒庆余堂是中国皖南极为少见的明代宗族祠堂,另外还存有明清民居200余幢。古建筑数量之多,保存完好的程度,在黄山市极为少见。
我们来到舒庆余堂,庆余堂是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一座舒氏宗祠,占地480平方米,坐北朝南,体型高大,梁柱雄伟,步架规矩,雕刻精美,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大的门楼,显的富丽堂皇,门楼上的神话人物各具情态,传神逼真。庆余堂的大门正面是水平型高墙,用水磨砖砌成的双柱三楼大型贴墙牌坊,呈梭形,砖雕月梁,简朴大方,两层楼檐,层层挑起,承以斗拱,整个牌坊型大门主从疏密,互为烘托,相得益彰。高大的石库门坊里,是用方砖铺面的厚实大门,宏伟庄严。祠堂内分下厅、中厅、后厅三进,布局得体,梁柱雄伟。
然后我们来到光裕堂,它建于清代,以朱熹《家礼》为蓝本建造,一南一北,共有一个中轴线,这种布局方式在徽州地区是比较少见的。因祠内有彩塑砖雕菩萨罗汉三百余尊,所以俗称为“菩萨厅”。门楼富丽堂皇,色彩绚烂,图案呼之欲出,既精细又不失传统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既是过去作为大户的舒家财富的象征,同时也有着对于儿孙未来的希冀。舒光裕堂早已被风雨腐蚀褪下了明丽的色彩,只有七彩门楼至今闪耀光辉,给人留下一缕温馨的记忆。
村庄无水不活,江南小村的水蕴含着灵气。明朝成化年间,屏山小溪上建了八座石拱桥,俗称为“长宁八古桥”。沿溪而建的民宅、古朴的石桥、桥下潺潺的溪水,构成了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山乡风韵。较之于黟县宏村月沼南湖、徽州区的唐模水街更见自然神韵。至今溪流依旧,两岸故居基本保存良好。我们在古桥上古廊桥上留影,同行的金姐长相古典美,一招一式一颦中似乎都有一些古代美人的神韵。
整个屏山村给人的印象古朴厚重,有着浓厚的古徽州文化气息,古祠堂、古民居、古街道、古溪水基本保存原生态模样。走在幽深的古道,古道上有许多学生在写生,感受着古建筑的古拙醇厚,曲折迂回的小溪映照着石桥飞檐,粉墙黛瓦,白云青山,感受生活在这个村庄里的美好。
走出屏山,正是夕阳西下,不禁想起马致远的那首《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想屏山就像一本极静极静的书,寂静寂寞孤独,它有着沧桑的历史,有着深厚的内涵,等待着你去安静地去读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4 08:44 , Processed in 0.07415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