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最美乡村婺源行之廊桥遗梦彩虹桥

[复制链接]

72

主题

72

帖子

216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1:25: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丹霞相对崛,幽见古桥多。溪水与河流宛如条条白色的练带,环绕在婺源美丽的大地上。在婺源急流淙淙的山涧,与水域宽广的河面上,一座座各式各样的古桥,错落地分布在婺源境内或平静或喘急的水面上。乡村古桥更成为粉壁黛瓦马头墙为标志的婺源古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只要是来过婺源的人,都不能不去看一下位于清华古镇上的彩虹廊桥。因为那是中国人的廊桥遗梦,也因为那里的景色实在太美了。

  我们离开思口镇,十分钟就驱车来到婺源重镇清华古镇。我们从清华镇新区直穿而过,跨过繁华的商业中心闹市区,进入清华老街。这早就不是清华的商业中心了,但比一般的乡镇显得更加宽阔。青石板路和沿街两旁的店铺与民居,依然透露出清华镇昔日曾经有过的辉煌。这座位于五峰山下,浙源水和古坦水汇合处,宽阔的婺江岸边上的古镇,在唐代婺源建县时,曾经被作为县治长达六十余年。古镇的辉煌不仅体现在老街上的片片古迹,在老街七拐八弯转到处一座院落,再向北走出院门,眼前的风景就是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廊桥——清华彩虹桥。

  但是彩虹桥正在维修,不对外开放。我们是买了通票的,与工作人员几经交涉后,只准我们近观,绝对不能上桥。廊桥屋顶中央正在维修之中,我们也无法上桥,也只想拍拍照片而已。

  从门口望去,漆的彤红的桥廊正门上房门额上一块黑底红字“彩虹桥”木匾,楷书遒劲壮美。桥头一侧小屋的墙壁上,镶嵌着三块石碑,记载着彩虹桥历代修缮的过程。石碑已经风化,字迹漫漶不清。但作为彩虹桥的历史见证,它们应当说是最有说服力的。

       据有关资料介绍,横跨在婺江之上的这座廊桥,始建於南宋时期,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彩虹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重新修缮的。整个廊桥全长一百四十米,宽七米,为四墩五孔。桥墩高大厚实,迎水一面的桥墩建筑如船尖一般,借以缓解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根据汛期水流的缓急,各座桥墩之间的距离不等,最大的墩距达到十二点八米,最小的则仅有九点八米。桥梁用百年以上的树龄之松木加工而成,桥面铺以厚厚的木板。廊桥分别由六亭五廊构成,所以也称为廊亭桥。桥两头和中间四墩上共建有六个桥亭,亭与亭之间以廊相连,相互融为一体。亭顶略高於廊顶,形成高低错落的特点,远远看去,显得极为和谐美丽。顺着五级石阶,登上彩虹桥,看着宽宽的桥面上,桥亭各向两边伸出,中间放有石墩和石桌,桥廊两边还设有美人靠,供路人歇息。彩虹桥面上木制结构,经济、结实、耐用,对工匠的要求不高,便于维修。但体现了古朴厚重的艺术风格,而且历史的存积感很强。特别是桥化整为零,每个亭、廊相对独立,便于维修。全桥不用铁钉,全部用木钉也是特色之一。

         彩虹桥是聚居清华的胡氏宗族后人胡济祥所创。据说当年胡济祥为了建筑此桥,花光了积蓄,最后是靠负钵化缘才筹集资金建成此桥。桥上有胡济祥、胡永班的神位。为了镇水,桥上还有一座大禹的神龛和神位。彩虹桥历时四年多完成,在桥即将竣工封盖最后几片瓦时,正是一个傍晚时分,西边的山背上出现了一道亮丽的彩虹,夕阳透过云层,倒映在水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建桥人见到此情此景,认为是吉兆,立即叫村民燃放爆竹庆贺,将桥取名为彩虹桥。这毕竟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游览彩虹桥,宛如置身於山水画中,自己也成了画中的风景。从公路上眺望彩虹桥,桥背后远处那延绵起伏的青山,郁郁葱葱,婺江在午后的阳光照耀下,清波粼粼,柔情无限。这让人想到唐诗中“两岸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来。这可能就是彩虹桥的写照吧!

          没有真正地游览彩虹桥,我们目睹了它的风姿,也不枉此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9 01:57 , Processed in 0.09769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