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柯村:黟北红色之旅

[复制链接]

417

主题

417

帖子

1251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9 11:17: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黟县柯村乡“皖南苏维埃政府旧址”距黟县城50余公里,坐落于山高林密的清溪河与东坑河交汇的深山盆地,为皖南深山区战略要冲。1934年,柯村乡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秋季粮食几乎绝收,但当地地主仍残酷地向农民逼租。值此,中共太平县委认为暴动的时机已到,遂于当年8月21日深夜至22日凌晨,由100多位党员组织上万农民举行了著名的“柯村暴动”。10月,皖南苏维埃政府在柯村乡成立,政府旧址就设在“柯氏宗祠”内。11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方志敏的率领下,12月18日从石台县进入柯村休整,受到了柯村群众的热烈欢迎,方志敏也对皖南苏区作了重要指示,柯村暴动的成功与皖南苏维埃政府的建立,在闽浙赣土地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1934年7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冲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决定将寻淮洲、乐少华、粟裕等领导的红七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向闽浙赣皖诸省国民党后方挺进。同年11月,北上抗日先遣队奉命进到苏区德兴的重溪休整,同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继续担负抗日先遣队的任务,从1934年11月至1935年1月转战于浙皖边、皖赣边和皖南,威震国民党统治中心京(宁)、沪、杭腹心地区。
当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以下简称抗先队)的第十九、二十两个师于12月11日在汤口胜利会师时,蒋介石急电调兵编组追剿队,以浙江省“保安处长”俞济时为指挥官,辖第七师二十一旅、第四十九师、补充第一旅、浙江保安纵队,共11个团的兵力,专事追剿。同时部署地方反动武装负责堵击。
抗先队于12月14日太平谭家桥战斗之后,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在迂回转战中两次经过黟县。第一次是2月18日至24日;第二次是12月31日至1935年1月1日。这两次途经黟县百余个村庄,历时九天,行程150多公里。


柯村盆地


云雾飘渺
进入柯村苏区

1934年12月18日,由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军团长刘畴西、军团政委乐少华、军团参谋长粟裕、军团政治部主任刘英等率领抗先队进入柯村地区。在柯村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休整。
当时,地处黟县、祁门,石埭、太平四县边陲的柯村,经过八月的农民暴动,建立了皖南苏维埃政府,开辟了方圆百余华里的红色区域。抗先队到达柯村后,方志敏主持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总结了谭家桥之战的失利原因,研究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对部队进行了政治思想教育,全军指战员的士气.重新高昂起来。方志敏并会见了皖南苏区负责人宁春生、刘毓标等,在听取他们情况汇报以后指出:现在整个形势有变化,主力红军要行动,你们继续在这里搞苏维埃运动不大适宜,国民党不抗日,我们要组织北上抗日,你们这个苏区又没有多少武装,宁春生带来300多人,你们自己200多人,一共不过500多人的武装,要在这里坚持下去是困难的。还指出:你们现在要逐步把苏区转为游击区。采取坚壁清野的办法,保护群众,加强**工作。并从抗先队留下一个侦察营,加上原来的皖南红军游击大队,组成皖南红军独立团。方志敏交给独立团三大任务:开展游击战争;进行抗日宣传;大力发展白区**工作。方志敏在柯村还留下了“紧握搀枪,任他风暴”的题词手迹,鼓舞皖南红军指战员的斗志。
抗先队在柯村期间,村村挂红旗,贴标语,敲锣打鼓,爆竹连天。贫农团杀猪送粮,送布鞋慰劳红军,不分昼夜地组织担架队,把300多名红军伤病员送到新棚总医院和三合孙家、王村老山两个分院医治。治疗好的伤病员随军转移;没有治好的重伤员后来有的流散、有的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方志敏还在柯村的群众大会上讲了话,带领全场群众高呼:“为争取北上抗日的最后胜利,造成千百万铁的红军,”“中国工农红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皖南苏维埃政府旧址




柯村暴动展览馆
逼近城垣

抗先队在柯村停留的第三天,各路尾追之敌进占柯村地区周围。抗先队安置好伤员以后,于12月22日黎明时分开始离开柯村,在美溪口分兵经湘口、杨家墩、大星、奕村、洪 、双坑等村庄,翻过钓鱼岭、方家岭、漳岭,直抵黟县中心地带。
在抗先队先头部队行进到碧山的案台山、八卦鼎时,与国民党壮丁队遭遇,国民党县长庄继先与南昌行营别动队驻黟中队队长曾镇国闻讯后带领保安队赶往堵击。抗先队抽出一部分兵力,占领八卦鼎、金鸡石、打石台的制高点,与之接战,自午前开始直至下午四时。这次战斗毙敌多人,俘敌数人,我仅牺牲一名战士。庄继先等败阵逃回县城,紧闭城门。战斗结束后,抗先队向城西南的丰口、长岭、光村、古筑、王干田、关麓、赤岭等村庄分路挺进,沿途宣传我党抗日主张,张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书写“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拥护中国苏维埃”、“打倒一切帝国主义”、“打倒恶霸”等标语,同时还将敌人建筑在丰口泗洲庵、古筑琉璃柱、关麓降下等处的碉堡全部烧毁。部队每到一处,都要了解民情,安抚群众。在中光村没收“新生活”销费合作社的财产分给贫苦农民。12月24日,抗先队从赤岭村越过陶岭后经过祁门东部、黟县南部的边界,向休宁铛金街方向进发,转移到蓝渡、蓝田一带。
重经黟县
抗先队自12月24日离开黟县后,面临敌人的尾追堵击,往返转战于休宁、屯溪、歙县、绩溪等县之间。12月31日由汤口向南转移,在歙县芳村和冈村两次与国民党补充第一旅、第二十一旅激战以后转向休宁的里仁、高桥和黟县的东坑、历舍、岭下株、木坑等村庄,直达宏村、际村宿营。宏村和际村是隔河相望的集镇。部队到达时,为避免惊动群众,在路旁休息,做饭取暖在河边三棵大树之下,见者为之感动。次日, 即元旦这天,抗先队到碧山时,得知一批地主豪绅欺压贫苦农民,便立即捉拿,就地处决了6个首恶分子,为民除害。
鉴于敌我力量悬殊,抗先队处境日趋险恶,又值隆冬天气,雨雪交加,红军指战员衣着单薄,很快地经黟县县境,从祁门金字牌方向,避敌锋芒,计划返回闽浙赣苏区休整。1月10日与阻击之敌四十九师激战后进入开化县马金。至此,北上抗日先遣队结束了在皖南的行动。
北上抗日先遣队在黟县转战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他们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传播革命火种的征途中,不畏强敌、顽强奋战的革命精神和秋毫无犯、买卖公平、关心群众的严明军纪,在黟县人民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方志敏在军情严峻的情况下,在柯村创建的皖南红军独立团,在掩护皖南苏区转为游击区后,转战在皖浙赣边,扩大为皖浙赣红军独立团,为坚持三年艰苦的游击战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古树流水


小桥人家


红色古塔--漩溪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5 05:16 , Processed in 0.08837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