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指南] 寻找徽饶古道

[复制链接]

75

主题

75

帖子

22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10:41: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一首民谣道尽了徽人不得不贾的无奈与凄凉。徽州人从群山环绕中,沿着四通八达的新安江水系走出去,沿着古老商道走出去,或走出一条属于徽州人自己的古道,走出了一个称雄商界三四百年的徽州商帮。当今天的人们试图重走当年的徽商路时,我们发现有的古道依然保存完好,比如徽杭古道、徽开古道;有的却早已湮没在历史的时空中,只留下茫茫大山中时断时续不知名的青石板路,似乎还遗留着着当年匆忙走过的身影;有的则因为现代化的建设,景点的开发、盘山公路的修建等等破坏了原有的古道,比如徽饶古道。

       徽饶古道本是唐代修建的一条长江以北通往徽州、饶州等地的一条客商必经之路。由于明清时期徽商的勃兴,人们似乎淡忘了这条古道最早的起源,而习惯上把它称作是由徽州府屯溪通往饶州景德镇的古道。

      我们从江西瑶里沿着盘山公路东向大约行驶13公里至汪湖景区,在距景区大约1公里之处我们发现了从汪湖至梅岭村的一段徽饶古道,古道在汪湖被景区和公路拦腰断开,下一段古道起点据说在景区中。汪湖景区自然景色绝佳,沿原始森林的栈道前行,真是林密山峭。森林茂密幽静,徜徉其中,呼吸着最纯粹清新的空气,洗涤着心肺中累积的尘埃,整个人都似乎清爽了很多。礁石、瀑布、激流、小桥、不知名的野花,真是一幅绝美的画面。但古道在哪儿呢?

      在寻寻觅觅中,我们翻越了不太大的五华山,穿越竹海、跨过小溪,来到了一座古桥前——复源桥,桥前一碑——徽饶古道给了我们极大的惊喜。在长时间的寻找中,徽饶古道终于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中。我们的视线穿过古桥,沿着溪水,傍着竹海,一条青石板路在我们眼前绵延向前。尽管已近中午,寻找到古道依然让我们兴奋不已,在汪胡村中简单的吃过午饭,背上行囊,直奔古道去也。

               



       沿着溪水的方向,我们一路前行,踏着轻快的脚步,听着潺潺的流水声,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古道上,原始森林清新的气息沁人心脾。虽然天是阴天,却没有一点压抑的感觉,只觉得天地之间唯我独行,天、地、人如此的贴近,如此的融而为一,那感觉真是神清气爽。山势渐渐地高了起来,山路不再沿溪水而行,而是进入了山间小道,山路将满山的红杉林一分为二。脚轻踩在厚厚的红色针状落叶上,倾听者风声、鸟鸣声,还有偶尔闪过的小松鼠,满身的疲惫似乎也一扫而光,真正是耳目一新,心旷神怡。山势越来越高,雾气也变得越来越重,空气中似乎能滴出水来,当闷着头爬山的我们突然抬头,惊讶的发现,山路居然没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大雾弥漫的盘山公路,徽饶古道到哪儿去了呢?

                                
       沿着公路向前寻找,一个显著的标识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一块省与省之间的界石,清晰的标明:这儿是江西与安徽之间的界石,路是安徽032县道,我们已经进入安徽休宁县界内了。就在界石旁,一个显眼的碑石标明“徽饶古道”,这儿就是古道的制高点——虎头降了。据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方志敏领导的红军就转战在这一带,英勇抗击皖赣两省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沿着古道下行,穿过红杉林,我们很快来到了一片极为开阔的地带。从山上远远看去,甚至能看见远处青山环抱之中一个粉墙黛瓦的古村落,想来就是拥有者众多古树群的休宁县右龙村了。这儿翠峰环抱,古道两侧尽是错落有致的有机茶园。想象中,春分之后,满山的茶园吐出了嫩绿的新芽,而美丽的采茶姑娘穿行于茶海中,时时把采摘的茶叶放入身后的背篓中,远山、粉墙、黛瓦、茶海、采茶女,真是一幅至美的人间画卷,徜徉于其中,不由自主的醉了,倾倒了。


       右龙村,被称为黄山生态第一村,村中千年古树比比皆是,拥有最高树龄长达千年的古香榧树群25株,16株古马尾松树群。右龙村又是休宁有机茶第一村,拥有1380亩茶园,再加上松涛、竹海,端的是气象万千。村中,古桥、老宅、驿道、水口,无不显示着其千年古村的风姿。村侧,悬挂在山腰漂浮的就是五股尖瀑布了,五股尖上方的六股尖便是新安江的发源地。

在村中,我们还发现了一块奇怪的石碑,上书“孤坟总祭”,从坟上生长的古树来看,碑应该有些年头了。我们不知道这里有着怎样的故事,故事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凄凉?莫非,当年从徽州府穿行古道寻梦的人儿,在这儿倒下了?于是有好心人,或者也曾经是穿行于古道中的一员,在追梦成功后,为倒在寻梦路上的人儿修建了这座无名之坟?徽商辉煌的背后又掩盖着多少悲凉?多少闺中女儿的泪水?“一世夫妻三年半,十年到有九年空”啊。

穿过古村,山路居然又被盘山公路拦腰斩断,通往左龙村的徽饶古道在哪儿呢?

       询问过当地人,我们在公路边仔细寻找,才在树丛中发现了一条蜿蜒向下的青石板路,想来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古道了。右龙通往左龙的古道显然保存的不是很好,公路修建时堆下的沙石让很多青石板路被掩盖,有的路段居然已经是水泥铺建的了,古道之韵几乎荡然无存。

      古道中,青山绿水,古树参天,牵缠古藤,一处老屋,一座古桥,无不诉说着久远的历史与沧桑。偶尔,会有飞驰而过的汽车打破它的宁静。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发展,公路与古道,这就是今天的徽饶古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2 08:50 , Processed in 0.07841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