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春光无限收不尽-齐云山

[复制链接]

103

主题

102

帖子

306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7 12:39: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道界仙境齐云山,状元之乡休宁县

齐云山在安徽休宁县境内,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乾隆皇帝曾有“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之誉,虽然这“无双”和“第一”未免有溢美之嫌,可是作为道教名山和旅游胜地,齐云山还是当之无愧的。

齐云山并不很高,580多米,在皖南的众多名山中不仅无法与黄山匹敌,就是与它的近邻牯牛降相比如此身材,也只能算是小弟弟了。然而,由于它是孤峰特起,拔地插天,所以游客来到山下,还是很能产生巍峨壮观的感受的。加之它有丹霞地貌的特点,如香炉峰、狮子岩都是巨石高耸,直向青天,山石上积年而生的苔色水痕,往往呈现一种迷幻的灰白色,使得齐云山另有一个“白岳”的名字,不由你不对之肃然。

然而,真正能引发游客兴致的,还在于齐云山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山下蜿蜒一条长河,如天公巧运神笔,在大地上环绕齐云山画了一个大大的太极图,而两处小村,恰好座落在两个“鱼眼”的位置上,真是浑然天成,奇妙之极。待你登上月华街上的太素宫,纵目四顾,不需讲解,你也能领悟这座名驰天下的道观“前有照、后有靠,远山遥望,玉带环绕”的风水景观,不由你不对当初修建者的选址,顿生赞佩之情。我们从半山腰一路走来,一路的悬崖下,大大小小的石窟中,到处是古代黄冠之士修行的地方。历代史书与徽州方志的记载中,关于齐云山众多仙长、真人的故事,比比皆是。如今,在一派香烟缭绕之中,你不难想象当初道士们修行的清苦和齐云山道教文化的隆盛。齐云山是正一道派的名山,山上的“天师宫”,开着八字门,彰显着主人的地位,因为这里曾是明代嘉靖皇帝进香求嗣,曾经驻跸的地方。山上的月华街,住的也都是道士和他们的亲属。在这里,不管是须髯飘飘,仙风道骨的老者,还是风姿绰约,热情导游的佳丽,开口都能讲说出一大套道家理论。难怪有人在玉虚关前,留下了这样的楹联:徽郡回秀区,望对峙黄山,石笋间多藏隐君子;海阳称胜地,登最高白岳,玉虚内争拜活神仙。

齐云山上,处处有前人的摩崖石刻,不下数百处,可惜大都因年代久远,石质风化而斑驳陆离,真正字迹清晰的,已经不是很多了。这令我忽然想起许多年前读过袁宏道的《齐云岩记》,这位中郎大人,对在齐云山处处题刻的士人,简直深恶痛绝,认为在名山肆意题刻,无异于毁污山灵,对山岳滥施黥刑,并且愤慨地说“此业当与杀盗同科”。袁氏之文,当然只是一家之言。名山胜景偶有文人雅士题咏的痕迹,不少因其书法的优秀、雕刻的精美,与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确也可为山岭增光添彩。然而,世间事物,过犹不及,如果太多太滥,那往往不惟大煞风景,简直就是恶癖了。前年一位江苏延陵的老兄到了台湾,不知怎么犯了孙猴子在如来指根撒尿的瘾,在某处景点的山石上也刻下“到此一游”的字样,并且赫然留下自己的大名。此事一经披露,两岸一片哗然。此翁家人看到,捶胸顿足,连呼丢人,这位手痒的老兄也悔恨不已。看来此翁此家,还算知耻。倒是时下不少名人,既不谙于书道,又无文采可言,偏偏染上恶癖,借“名”而上,每每于名山大川的显豁处东涂西抹,以图永垂不朽。对此等罪业,别人感觉如何,不得而知,反正我每看到此类题刻,顿时便想起袁中郎的宏论,恨不得对此类名人,三批其颊而后快。这么想着看着,不知不觉又从月华街上走下来了。

   下得山来,顺便来到了休宁城。休宁是座古县,建制于东汉,迄今已有1700年的沧桑了。休宁又是中国著名的“状元县”,一县之内,先后出了文武状元19个,为全国之最。县城内有一处“状元广场”,矗立着“状元故里”的青石牌坊,对面高耸刻有“休宁八景”的石柱。牌坊对面还有一处“状元博物馆”,免费对游人开放。走进城楼式的大门,只见对面“平政堂”前,有这样一副楹联:结绳千载,问天下状元几许;九牧分野,看邑中人物如何。文字中透着休宁人的一股豪气。展室里,陈列着科举时代教育的规制,科考的程序以及休宁状元们的事迹。我耐不得同行者的催促,只是匆匆看了一遍,出来后便在广场对面的“状园之家”饭店,吃了一顿还算正宗的徽州饭菜,尤其是风味独特的臭鳜鱼和红烧毛豆腐,不仅吃了后让你频频回味,也让我们一谈起来,就想起了休宁和齐云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2 05:53 , Processed in 0.54311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