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虹关村:吴楚锁钥无双地,徽饶古道第一关

[复制链接]

324

主题

323

帖子

96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15:41: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虹关村位于上饶市婺源县浙源乡。它建于南宋,因“仰虹瑞紫气聚于阙里”而得名,又名“虹瑞关”“虹瑞‍‍山庄”。虹关村因地处从吴国到楚国跨越分界山——浙岭,而浙岭是古时进入“楚国”的第一道关,因此虹关村又有“吴楚锁钥无双地,徽饶古道第一关”之称。



500多年前的徽商往返于浙江沿海宁波、杭州,安徽歙县、休宁到江西景德镇、上饶、直至湖南、广州的路上,有一条官道即“徽饶古道”,虹关村就是此道进入江西后的最大村落。因此,古时候的虹关村不仅商贸发达,还是徽州和饶州文化交汇的地方。




‍‍虹关村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成就了它的自然美。它坐落婺源第二高峰——高湖山南端,村庄背枕青山,面临清溪,整个村落嵌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的自然风光之中。
在虹关村,古文化遗迹、秀美的自然风光随处可见,徽派建筑与四季风景交相辉映,粉墙瓦黛,诉说过去的风华。‍‍



虹关村还是明清时代享誉全国“徽墨”的产地。虹关村民居大都为明、清徽派建筑,其砖雕、木雕艺术与新安画派的兴起和徽墨的发展有关。他们把徽墨的雕刻艺术应用到建筑装饰艺术上,这是虹关明清古建筑艺术有别于其他地方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如今,村内还保存有虑得堂、留耕堂、长人故居、大厅屋以及许多著名墨师(詹成圭、詹方寰、詹子云、詹大有)的宅第等古建筑。


虹关村聚天地之灵气,是徽州古村落的典范。

虹关村的先祖们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择地建村,根据风水理论,四兽模式“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左边青龙,似青龙蜿蜒环抱,护卫村宅。




虹关村重视风水,尊重自然。村头溪畔,兀然屹立着一棵树龄已有1000余年,胸径3.4米,高约26.1米,被誉为“江南第一樟”。关于古樟的年龄,众说不一,一般认为当在千年左右,而古樟旁的古驿亭有一副字迹斑驳的楹联:“试问几何年曰宋曰唐古樟自晓,溯回多少事论荣论辱浙水长流”,或许能给人们一些参考。


虹关村重视文教,从明洪武到清乾隆的几百年间,村里出过不少高官,如詹同、詹徽父子,在明洪武年间先后担任吏部尚书。詹应甲,是乾隆南巡召试钦点的举人,清嘉庆年间由宜昌府通判升任直隶州知府,死后林则徐撰写墓志铭。村里有10余名文士,留下传世著作30多部。虹关周边3、4里路的范围内散落着一些小山村,最著名的就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卢村。它在虹关村东南面,巨大、罕见的古楠木树矗立在村口,世界各地的詹性游子经过多方找寻终于在这里寻到他们的根,看到先辈传承下来的宗谱,风雨沧桑古楠木树终于见到归乡的游子。


虹关村还有一些特别的景致。通津桥,始建于南宋中叶,后历朝历代曾加以修缮。石筑单孔拱桥,长16米,宽4米,象一道彩虹横跨两岸。桥两侧及桥头台阶上均有石护栏,结构十分完美。古人在这里观景时曾写下“四面烟云绝顶下,一湾溪水斜阳中”的诗句。虹关村著名的徽饶古驿道也值得一提。古驿道由青石板铺成,蜿蜒于青山旁,绿水边,村落间,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徽饶古驿道的许多石阶上,有被车轮磨成的的凹槽,它是古道当年车水马龙的历史佐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7 18:37 , Processed in 0.78274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