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一步跨千年—歙县渔梁坝的壮观与美景

[复制链接]

49

主题

49

帖子

147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2 10:48: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天的下午,我在歙县渔梁坝上观览,游船主人姚三哥为我们讲解,他双脚站在两块不同质色的坝石条上说:“这是一步跨千年”,就侃侃而谈了渔梁坝的建筑历史与特色。这句话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是3月的一天,我和家人到歙县城渔梁亲戚家玩,也就方便的再看看渔梁坝和近年整修的渔梁古镇老街。表妹夫忙着不能陪我们去,就告诉我“老三在那里”。

我们走出姚家巷口到江岸大道,见一片春意盎然景象,山青水秀,桃花绽放,古坝古桥与现代徽派民宅相辉,穿越了千年时光。向上游望去,见渔梁坝横卧在练江上,坝面上薄流如白毯,坝南端依龙井山,北端接渔梁古镇老街。


向下游望见渔梁坝下的紫阳桥,宛若彩虹横卧清波上。此桥初名“寿民桥”,建于明万历年间,为九孔石拱桥,桥长140米, 宽10米,高14米,孔径12.4米,是歙县城的三座古桥中最高、最宽者,因桥的上游即为徽商行舟码头,桥孔建得比一般桥要高大得多,以便行舟过帆。


我们走进渔梁古镇老街,至今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布局,窄窄的青石板路往河边侧有许多叉口,拾级而下,便可下到渔梁坝。

我们来到渔梁坝上,姚三哥热情地为我们讲解和撑船游览。





渔梁坝始建于隋末唐初(618前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重修建。他站在两块不同质色的坝石上,从这“一步跨千年”,导出了渔梁坝的历史与建筑。


歙县渔梁坝,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 2001年06月25日,渔梁坝作为唐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渔梁坝,坝长143米,横断面呈不等腰梯形,坝面设置三道水门(泄流道),用于排水。坝全部用花岗岩坚石垒砌而成,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层条石之间,以石银锭榫、石键联接;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这样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极为牢固,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渔梁坝可蓄上游之水,缓坝下之流。无论灌溉、行舟、放筏、抗洪,都可兼而利之。坝附近有坝祠、神庙等附属建筑。







我们在坝上观赏景色,随后又坐游船欣赏江上风光。坝上碧波如镜,鱼翔深潭,小舟拨浪,激起涟漪,恬静安闲。









时逢春日夕阳红光辉映,天空、江边、水中,呈现出三轮红日,天、水一片红光。一隻小船在江中拨浪,激起的涟漪金黄闪光。我凝视这美景,而感到:渔梁坝是体现了千年的人类智慧,坝上美景又展现了大自然魅力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8 22:19 , Processed in 1.02916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