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无梦到徽州——歙县雄村

[复制链接]

56

主题

56

帖子

168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3 17:16: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雄村是一座以教育发达、人才辈出著称的古村落,位于安徽歙县城郊,离黄山50公里。
  雄村,古名洪村,元末曹姓家族迁入此地,取《曹全碑》中“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句,改名为雄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久远历史。
村口屹立着一座巍峨壮观的 “四世一品坊”,四柱冲天,三间三楼,专为褒奖户部尚书曹文埴及其祖上三代而建。二楼额枋上刻有曹文埴和他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姓名和官街。世袭官威,世代显赫,故称四世一品。
人才是从书院中走出,曾是徽商巨富的曹氏家族不忘投资兴学,激励子孙 “寒窗苦读,功成名就”,他们奉行学田制度,使族中天资聪颖而贫不能入学者也能安心就学。建于乾隆二十年(1756年)的竹山书院就是其中一座,为寓居扬州的两淮八大盐商之一的曹堇怡在弥留之际遗命两个儿子曹翰屏、曹暎青所建。

  竹山书院近旁有一座桃花坝,是雄村沿新安江的一道石堤,占地 500平方米,坝上遍植桃花。曹文埴《石鼓研斋诗钞》记:竹溪有桃数百株,花时烂漫如锦,春和景明,颇堪远眺。




  与书院隔江相对的半山腰中,掩映着一座叫“慈光庵”的古刹,她诉说着一个姐弟劝学的感人故事。曹文埴的儿子曹振镛,幼时顽劣异常,无心读书,其姐苦心规劝他说:“你不用心读书,将来如何登堂入仕,承继父业?”曹振镛夸下海口:“他日我定为官,且胜吾父。”姐姐有意激他:“你若为官,我当出家为尼。”曹振镛从此刻苦攻读,果然不负姐姐所望,考取了进士,官至军机大臣,权倾朝野,留下“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的佳话。于是姐姐不食其言,坚持要出家,曹振镛苦劝无效,又怕姐姐在千里之外孤苦伶仃,只得借当地俚语“隔河千里远”之意,在新安江对岸建了一座尼庵供其姐修行。


  也许是雄村特有的灵气,使国民党和太平洋西岸的美国人也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1943年3月至1945年8月,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派来人员和美国教官,在雄村开设了中美特种技术人员训练班,戴笠任主任,先后办了8期,送来受训的学员达6000余人。当时,新安江的沙滩和桃花坝都成了他们的操练场,竹山书院也是教务活动的地方。戴笠和美国教官梅乐斯到雄村考察,据说乘坐的小型飞机就停在开阔的河滩上。正因为有这样的历史背景,当年雄村有多人建国前去了香港、台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8 20:46 , Processed in 0.82213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