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找寻徽州的历史碎片:旧梦彩虹桥

[复制链接]

41

主题

41

帖子

123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1 17:57: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面对彩虹桥,一种惊艳与震撼穿胸而过,它真如一座彩虹,架于一泓清流之上,在两岸青峰对峙中,新江的溪流清洗着田野上的春天,在它的身边是开满油菜花的农田和不远处的白色徽居。更显出长虹卧波的气势,那一个个桥墩,如一排准备就序的船队,正在等待一声号令,扬帆远航。溪水的碧绿、清澈与丰盈与它相依相存,构成了婺源的乡村美学。





       彩虹桥,始建于南宋,已有八百年历史。全长一百零五米,由二头引桥、四墩五间和六亭五廊构成长廊式人行桥。桥基四墩青石迭砌,呈半截船形,石缝间窜出一棵棵不知名的花草树木,两桥墩间用木梁横联,上铺木板成桥面,椽瓦结顶为廊,两侧围于木栏。彩虹桥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之一”。








       我踏上了这座彩虹桥,没有太多的人文景观去叙述,也没有太多的山清水秀去梳妆,廊桥上的历史遗迹,还有那在历史中依旧延传的精髓与故事,勾起我魂断其中。走上彩虹桥,在栏杆边的长凳上落坐,春风穿过桥面,风中带着山野和清流的气息,清新之极。廊亭中间一座廊亭设一壁龛,龛内立一尊大禹像,济祥、胡永班分立两侧。两边红漆柱子上有一幅黑底金字的对联:“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大禹塑像上方悬挂着黑漆红字的牌匾,上书:“长虹卧波”四个雄浑大字。抬眼间,就是青山、幽林、碧流,远远而来的,是水的欢歌和那桥下孩儿戏水的笑声。那笑声,在静谧、青幽的山水间,有着珍珠入盘的清脆。








       站在桥上,极目望去,数十幢白墙黛瓦的民居,竹林环抱,依水而建,还有无时不刻进入你视野中的那片金黄。远方一排竹筏轻悠悠飘向远方,消失在青山绿水之间。桥与青山、碧水、古村、驿道相互呼应;历经岁月,依然完整。站在溪流中的石蹬上,看清澈的江水从脚下缓缓流过,廊桥清晰的倒影让心境如此澄净。往上游眺望,五座连绵的山峰,形似笔架,山脚下一泓碧波,就是“小西湖”。碧波潋滟,风光旖旎,蜿蜒的古驿道在千年的古林中延伸,旁边的庙宇、村落和古桥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桥头有一座水车磨坊,难得的是,那巨大的车轮般的水轮依然被激流推动着慢慢旋转,发出沉重的轰隆声,似乎舂米、磨粉的劳作仍在继续,久远的作坊,陈旧的水碓,仍是在流转,像是古老的故事在翻阅一页页篇章,它送走匆匆过客,在一个凝固的空间一次次抵达时光的深处,用那条光滑的河流擦掉一个个时代的印记。我静静的站在那里,静静的看着历史的青苔,静静的听着流水声。过去的几百年,人们排着长队,在磨坊里舂米、磨粉。这里,曾是周围几个村落最热闹的地方,如今,这水车完成了它的使命,却成为我们走进历史的一个窗口。我在一道门槛处停下了脚步,那是破旧的木门边沿的腐朽,有些沧桑,有种无奈,这样古老的作坊,会有多少故事在岁月中演绎?看着右前的廊桥,像是沉睡的姑娘,不曾醒来。睡容在早春的渲染中,那般静谧,秀雅,伴着春水潺潺,作坊流转,那轻快的调子,像是古筝的弦音,充满了穿透的力量。










       一排间距半步的石磴从此岸延伸到彼岸,叫做“磴步桥”,与彩虹桥遥相呼应。走上石磴,忍不住把手伸进了水中——这水,清澈得让人心生怜惜。这水,已远离了我多少年!那水中柔软的水草,与童年家乡小河中的一样,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清香。清浅宽阔的河面上,水流却是极为急速,流水从石磴间流过,形成一个落差,水声哗哗。走到磴步桥中央,回望高高的彩虹桥,那种气势,摄人魂魄。在这桥上,多少徽商走向外面的世界,又回到了家乡,兴建宅第,光宗耀宗。“彩虹”二字中,蕴含着古徽州人祈盼人生象彩虹般灿烂的美好愿望。而一代代成功的徽商,真正实现了这样的心愿。那岸边绿林中矗立的一座座马头墙,就是梦想成真的明证。在婺源,我把满满的乡愁交给了这古色古香的桥,我把我的梦,也遗落在了桥上。











      彩虹桥迄今为止,全国有上百家媒体进行过报道。她拍过电影《闪闪的红星》、《魂牵柳河镇》、《乡村女教师》、《丁香》、《我心永远》、《星火》、《来的都是客》、《梦回青河》等等。是摄影家、画家最有灵感的地方,每年春秋两季都聚集大批摄影家来彩虹桥创作,她的倩影遍布国内外。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展现的新金陵画派名家朱葵,是到彩虹桥找到灵感,使他的画风有了突变,成为一代大师。这座被誉为“中国最美廊桥之一”的古桥,似乎是没有辜负这番赞美。远与青山,今邻湖水,旁有古村,边上驿道,仿佛就是一幅完整的山湖水画,青山作诗,湖水相柔,古村烟雨,驿道久远,这般景象,似乎不单单的吸引我的所在。历经八百多年风风雨雨,依然完整、古朴、厚重、积淀感强的彩虹桥,在具有建筑生命力魅力的同时,似乎还延续着一个没有开端,也没有结尾的廊桥故梦。熟悉的面孔,像是唤醒了已经尘封了几个朝代的记忆。但没有初见,也没有别离,恍如时空,就是有这么一段梦,残留在了这里,它让我看到了桥的本义,也让我更接近婺源乡村生活的本来面目。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面对此情此景,功名利禄烟消云散,那是何等难得的潇洒,被人遗忘于江湖的自在,哪怕仅只划过人生的瞬间,也弥足珍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2 11:38 , Processed in 0.75293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