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黟县】赛金花故居——归园记

[复制链接]

75

主题

75

帖子

22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0 14:40: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赛金花故居位于宏村镇北庄,就在从黟县到宏村的黟宏公路旁边,交通便利。景区的设施完备,和黟县其它村落自然古朴的风貌完全不同,这全是因为有了金主的恩遇。金主看中了赛金花的名字所具有的商业价值,投资打造,使这里成为一处既有历史情怀,又有现代风情的收费景观。

        赛金花故居,是2004年公布的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门口是一片宽大的草坪砖铺就的停车场,景区入口挂着红灯笼。白墙黑瓦之后,绿树茂密,充满生机。

         检票口是一座徽派的院落,马头墙高耸,门楣上挑出瓦檐。二路院,一边是客栈,另一边门楣上嵌“归园”二字。归园便是赛金花晚年返回故乡后,园林居所的名字。

        墙上嵌着黟县人民政府所立的省保碑,新颖醒目。

        过厅脊檩下悬挂罗哲文题匾“徽州园林”,抬头题字“祝徽州归园景物重光”。

         内墙上的一方石碑颇足引人注意。碑铭为:归园记。这便是修复故居的金主周墙所撰写。周墙文采斐然,他回忆了第一次来到赛金花故居的场景,当时这里是上轴村一栋萧索的旧宅。他对古宅和它的主人赛金花产生了研究的兴趣,并请徽籍古建专家程极悦先生主持修缮,并因为赛金花原名郑彩云,“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是以命斯园为“归园”。

        园门门楣刻字:容安。

       “东皋”。
        花瓶门可进入郑氏旧宅,这里就是赛金花幼时和晚年居住的地方。

        天井是四水归堂式样,正堂二层,周有廊道。

        斗栱斜撑雕工精湛,华栱栱身刻出了龙鳞的形状。

        斗栱下木撑刻和合二仙。

        屏风板两侧月梁很薄,浅刻如意纹。

          上托元宝陀墩,雕刻图案。

        二层是联排的四抹头短窗,胸板是连绵的拐子龙图案。

          天井四方形,这在徽派古宅中比较少见。檐板之上,是二层走马楼。1872年,赛金花就诞生在祖上建造的这所房子里,父亲名叫郑八哥,给赛金花取名为郑彩云。

          赛金花在中国近代史不可忽略,吾国的史学界历来喜爱把亡国的悲剧原因推及到红颜祸水的高度。赛金花生在清末,辛苦遭逢,差点也成为亡国的征候。
        彩云图暗合赛金花的小名。

         门罩。
          赛金花在12岁离开故乡,31岁被慈禧太后发配回原籍,在故居旁边修建了“烦了斋”,希望了却平生烦恼事。故乡的山水平复了她怆痛的心灵,此后她真的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烦了斋前的院子里草色青青,角落上置一口水井,井栏印满了绳索的刻痕,它目睹了过往的欢乐忧愁。

         烦了斋屏风向来往的游客述说赛金花的故事和她的时代。

          屏风显要处挂四幅画,分别是光绪皇帝和皇后宴请赛金花和她的丈夫洪钧,她为李鸿章弹唱,她阻止联军士兵施暴,赛金花在归园。还有一幅字,是赛金花手书的墨迹:国家是人人的国家,救国是人人的本分。

         中堂横匾题:烦了。
        书斋旁边是一个圆形门,进去之后是后花园。

         花园内首先是一间小小院落,一片假山依偎在粉墙上,草色入帘,青翠欲滴。

       单廊连通前后,丰富景观。

          郑氏家祠,系投资商为了纪念赛金花而建,现为赛金花陈列馆,展出有关赛金花传奇一生的图片和资料。

          赛金花本姓郑,名彩云,赛金花是她的艺名。清同治十一年(1872)10月9日出生于黟县二都上轴,祖父在苏州经营当铺,12岁时母亲病故,遂与父亲来到苏州。曾在花船上卖艺。1887年,同治戊辰科状元洪钧回苏州老家探亲,被赛金花的容貌和才艺打动,纳赛金花为第三房姨太太。从此,赛金花成为状元的如夫人,人生从此走上完全崭新的道路。

         赛金花在和洪钧共同生活的日子里,研习书墨,陶怡情操。光绪十五年(1889),慈禧和光绪赐见洪钧,钦派出使德、俄、奥、荷四国,赛金花作为公使夫人陪同前往。赛金花熟练掌握四国语言,与许多王公贵族结下深厚友谊,其中有瓦德西和夫人,也曾经受到德皇的接见。洪钧因为外交上的成绩,被慈禧太后誉为最好的外交官。

          可惜好景不长,光绪十九年(1893),洪钧逝世。本属于赛金花的五万两养老银子被族弟侵吞,不满11个月的孩子夭折,爱女德官被洪钧的正妻何氏抢走,赛金花被赶出洪家。

        赛金花少女照。

         赛金花18岁时照片。

         赛金花青春照。

        赛金花耀眼欧洲。

          结识了德国军官瓦德西。

          洪钧去世后,赛金花净身出户,来到上海,更名为赛金花,开设书寓。曾经为李鸿章浅吟低唱,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时相往来,确是非凡女子。后来,赛金花来到北京。
  巧逢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出逃。此时的联军统帅恰是德国军官瓦德西,正是赛金花在德国的旧识。赛金花亮出她与德皇的合影,瓦德西待如上宾,委托她办理军粮。赛金花就此提出停止杀戮,不破坏古城的要求,并被采纳。义和团时期,德国公使遇刺身亡,克林德夫人坚持要慈禧偿命,光绪赔罪,谈判陷入僵局。交游广博的李鸿章大人想到赛金花,请求赛金花从中斡旋。赛金花几经奔走,终于说明克林德夫人仅以立克林德牌坊的形式纪念德国公使。克林德牌坊在一战胜利后方被改为公理战胜牌坊。在公理战胜牌坊的揭牌典礼上,赛金花应段祺瑞之邀出席,见到大儒辜鸿铭。辜鸿铭对赛金花说:“你是有功的,大家会记得你。”赛金花泪流满面,因为这也许是她受到的最高赞誉。

          赛金花为保卫北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得当权者蒙羞。光绪二十九年(1903),赛金花被以虐待婢女的罪名遣返黟县老家。其时,31岁的赛金花依然光焰逼人。一位苏州富商为了追求她,赠送一处房产给她,命名归园。现在的归园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而成。

         重返故乡的赛金花,后又重回上海、北京。驻军北京的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张学良慕名拜访,时值“九一八”事变不久,赛金花挥毫写下“国家是人人的国家,救国是人人的本分。”字字如蒲苇坚韧,出自一名红颜之手。想必当时的张少帅会汗颜吧。七尺男儿,何以自持?

          赛金花在民国元年来到上海,认识了曾任民政厅长参议员的魏斯灵。民国七年,他们在上海完婚。这是赛金花一生真正的平等的成为人妻,这种平凡的家庭生活是对渴求尊严的赛金花最好的慰籍。
   1936年,赛金花在北京病逝,她是一位普通的女子,曾经十分卑微,却做成救民于水火的壮举。为了生活,她必须忍辱负重,受人毁誉。但她的一生是值得骄傲的,她有自己的坚持和执念,俯仰无愧,坦荡于天地。历史不应忘记她为民族做出的贡献。

         诚如某位大家所言:赛金花的心灵超过庙堂上的大人物。时到今天,我们把赛金花放在厅堂之上介绍,也是得宜。

         石峰、翠竹。

        归园是在原址上修建,是一处怀旧的地方,也是体验徽派建筑特色的场所。
         归园中心以清水塘为主景,水边有画舫,中间为四十二狻猊榭,绿树扬波,水光潋滟。
         塘边围绕一圈长廊,长廊墙壁上悬挂徽州砖雕、对联,并进行深入浅出的简介,足见投资人的良苦用心。
        走在长廊上,园池风物随步移景异,令人心旷神怡。

         长廊的墙壁上张贴着徽派建筑的雕刻,并加以详细介绍,务求通俗易懂。这说明投资人不仅折服于赛金花的情怀,也钟情于徽州一方山水中的房舍。

        书卷代表知识的高度,宝瓶寓意平安。

        文人雅会,风流倜傥。先人的生活在优游闲适的古典氛围里。

         瓜果宝瓶额枋。

         徽州砖雕细致入微。

        喜鹊登梅和鲤鱼跳龙门。

         博古花瓶和帆船激流。

        平生三级是常见的砖雕题材。

         牌匾上的刻字“五桂齐芳”一般就是戏文的名称,演绎五代后周燕山教子的故事。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虎落平阳遭犬欺。

        三国空城计。

         迎街小院和后院小楼。

        五只狮子,寓意:五世其昌。

         楼阁、亭台、河流、舟楫。

        狸猫换太子,娘娘住寒窑。包公长髯美,一朝陈怨雪。

        松石图。

         竹梅图。

        三阳开泰与马。

         此隔扇为四抹头,格心板在徽州一般称为胸板,使用拐子龙纹,中心嵌书画。上部为楣板,镂空刻卷草纹。下部绦环板俗称腰板,浮雕瑞兽。

         博古纹,暗八仙。

        箔金镂空窗。

        博古纹木雕。

         木雕横披和挂落。

        窗下挂板,一般用于内室朝向天井的窗上,徽州人俗称遮羞板。

         闲敲棋子落灯花。

        渔樵耕读。

        杜甫《绝句》诗意。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丹凤朝阳,在牌坊中常见。

        木雕髹金彩绘《三国演义》。
       竹林七贤,诗酒人生。

         郭子仪一生建功立业,且福寿双全,是徽州人心中的完美典范。大幅门头浮雕“郭子仪上寿图”在徽州民居中常常处于显赫位置。

         “唐肃宗宴官图”也是骑门梁上的常见题材,其时大唐中兴,朝堂上下一片欢欣祥和。作为难得的喜庆吉祥的场景,徽州人常把它用在自家的房梁上,寄托对富贵欢乐的向往。

       蟋蟀乱鸣黄叶径,旧书不厌百回读。

          徽州楹联多是劝人向善,具有传统的儒家理想。朴素真切,有教化之用。光前须种书中粟,裕后还耕心上田。布蔬随分心常足,宠辱无加梦不惊。无非是崇尚耕读生活,田园风光,自给自足,保有一颗宁静的心。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粗茶淡饭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说的是平淡地生活,诚实地处事。

        四十二狻猊榭。

        榭为三间卷棚歇山屋顶,前有廊道,月梁撑栱。

         四角垛头嵌有渔樵耕读砖雕。画中村民扛着锄头,牵着黄牛,是一幅前去“耕”作的场景。

         小轩窗,正读书。

         山面挂满青藤,石峰如簇,紧倚粉墙。
  游罢赛金花故居,至少可获得两处长进。一是对赛金花这位清末民初的奇女子有了全面的了解。她出生低微,可能不会入于正史,却做出了为国为民的侠义壮举,理应为后世铭记。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诚哉斯言。二是故居的建筑尚有特色,且归园的营建显露了金主的拳拳真心。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8 01:42 , Processed in 0.79752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