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皖南春光好:昌溪吴家古村

[复制链接]

90

主题

90

帖子

270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9 22:50: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昌溪最经典的建筑庙坦还要往里走。牌坊群、九子巷、宋代茶肆楼、三眼井等等。三眼井建于元末明初,该井水质优良,吸引了许多居民在此建房,为此拓宽的井围直径达 4.2 尺,为便于多人同时取水和救火急取水,故用大青石板覆盖,架设了三个直径分别为 2.4 尺、 2.3 尺、 2.2 尺的井围。因底下已是岩层,且水量多而流速快。

木牌坊是硕深宏伟的寿乐堂门坊,木料一色优质柏树。宽 8.8 米,高 7 米,四柱为木质,用抱鼓石支撑。上部木质宫殿式,各间高出次层一层。匾上楷书“员公支祠”四大字。高领重脊,公角翘起,小青瓦,圆檐滴水。天檐板红漆雕花。此坊与坊前月池(池塘)和坊后硕深的祠堂建筑浑为一体,给人以气吞山河的感觉。员公支祠’木牌坊是江南独有。全部选用优质杂木柏树,四柱三楼,八角翘起,牌坊高7米,宽8.8米,一字形四木柱上架置重檐木坊,表现出高超的建筑技艺,《中国建筑史说明》一书记载,像这样造型布局之合理、雕刻技艺之精湛,保护如此完好的木牌坊,全国独此一处。

昌溪村始建于唐。族谱记载: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吴氏77世孙一之公为州府纳赋缴库赴京师去临安城(杭州),见沧源山水环抱风景优雅,有一地唤“太湖丘”可作阴兆吉地之用,于是邂粮纳赋事毕在昌溪太湖丘购地建坟。一之公卒没后,其子为尽孝道,自溪西南迁来定居。此后千年,人丁兴旺,聚族而居,繁衍生息。昌溪大小祠堂现存12座,保存完好,品味极高的当属“太湖祠”、“员公支祠”。相传昌溪吴氏祖先发源于江浙地区太湖流域,因古时年年战乱,故迁来徽州之昌溪创业,为不忘祖先,后人建祖祠,将其命名为“太湖祠”。元朝末年,抗元农民起义首领朱元璋当时在浙北一带与元军作战,因军队力量悬殊,受挫退据徽州,路经昌溪,见此地形有利于休整军队,故在此屯兵达半年之久,在此期间义军爱民,与百姓亲如一家,深受人民爱戴,起义军为感谢昌溪百姓的支助,临走之时朱元璋留下亲笔手迹“第一世家”以示感谢。公元1368年朱元璋占领南京,建立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亲下“圣旨”,重新御赐昌溪吴氏为“第一世家”。步入“太湖祠”抬头便可仰望见高悬于正门之上的“第一世家”、“圣旨”匾额。太湖祠始建于元末明初,建筑工艺精湛,宏伟壮观,主祠长40米、宽17.5米,两边建有“议事厅”、“生活区所”、戏台和其它配套建筑。主墙角翘起,八只大鳄鱼凌空而立,马头墙高低错落,麒麟怪兽傲立其间,交替起伏,优美的韵律令整个建筑群显得既壮观又优雅。除此之外,昌溪人还特别有爱好戏剧的传统,吴氏宗祠——太湖祠门口坦南就有一处花戏台,逢年过节村民们便会从四方云集于此,看戏、唱戏、以戏会友。只可惜原精雕朱漆的花戏台已遭“文革”毁灭。昌溪人建桥修庙以龙字命名,如“龙滨桥”、“龙庆桥”,元代建“忠烈庙”即“龙关庙”,村头有地名“龙坑头”,村中有“千年龙凤樟”,村后有“来龙山”等。由此可见昌溪人对龙喜爱已久,于是节日舞龙活动便开始流传了。“草龙舞”选在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举行,此时正值气候渐变干燥,为防火患,提高村民的防火意识,故在中秋团圆日举行“舞草龙”活动,一来可以增加节日气氛,二来可以广泛提醒村民防止火情,保一方平安,同时还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之意。扎制草龙的材料主要是竹篾、稻草、麦杆等,一般长20米,在手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手下,草龙形状酷似真龙,龙头威武神气,龙鳞清晰可辨,龙体遍插神香,轻巧机灵且活节相连,便于舞动。入夜,舞龙队伍从村头出发,途经村中主要街道,直至村尾。所到之处,锣鼓声、爆竹声不绝于耳。经商的店铺此时也会敞开大门,用爆竹、百子(小爆竹)迎接神龙的到来,图个吉祥如意、生意兴隆。“草龙”随着锣声翩翩起舞,或摇头或摆尾或盘旋或昂首。在简单的动作表演结束后,又会用礼花将神龙送至下一站。行至村尾,在群众的热烈欢呼声中,将“草龙”送入昌源河中,龙归大海,举村平安。

村庄真的大,转了四个小时,为了赶去阳产,最后燕窝山庄还是没有去成,这也为自己下次再来昌溪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



茶肆楼


三眼井

















员公支祠















太湖祖祠










我们吃饭的地方也是一家祠堂,现在是开会,结婚办喜宴的地方。


民兵之家也是曾经的祠堂

员公祠边也曾经是祠堂






昌溪最大的好处就是生活的原滋原味,没有旅游开发的商业气息


砖雕牌坊也算是昌溪的一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8 21:03 , Processed in 0.0890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