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宰相故里雄村

[复制链接]

90

主题

90

帖子

270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9 17:04: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雄村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城郊9公里处,距今有800多年悠久历史。这里人杰地灵、文风昌盛、民风淳朴,自古享有“东南邹鲁” 之美誉,现己列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一个周末的清晨,我与挚友相邀,专程前往宰相故里雄村游玩,沿途山路崎岖、山川清逸秀丽,鳞次栉比的徽派古民居建筑,在古樟树掩映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令人目不暇接。这里是座清净而又秀美的“风水宝地”, 好似青葱连绵的山脉间,环出了一个古朴典雅的村落,清丽明净的新安江水啊,犹如一道自天而降的银练,在村前拍岸而过……我们沿着随江而筑的“桃花坝”缓缓前行,眼前的景致吸引了我的目光。竹山书院位于新安江之畔,为明清两代徽州府书院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据传说:当时富甲天下寓居扬州的两淮八大盐商之一的曹堇怡,却有着徽州人浓重的儒家情怀,深知商贾兴盛与儒教关系的道理。在他晚年辗转病榻难起,弥留之际,再三嘱咐两个儿子曹翰屏、曹暎青,在家乡雄村修书院、建文昌阁,办学兴教。二子尊重父亲生前遗嘱,不久,竹山书院终于在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前后建成。竹山书院建成后,果然读书风气浓厚,人才辈出,其中最有名望当首推曹文埴、曹振镛父子尚书。明、清时期就出了54名举人,其中状元、进士多人,举世无双。民间仍流传着“一门八进士,两朝十举人” 、“同科五进士”、“父子宰相” 等科举佳话,在当时震惊了朝野,广为传誉,有清乾隆时户部尚书曹文埴、清道光时有大学士曹振镛、还有著名“江南才子” 诗人 曹学诗、纂刻家曹应钟等等。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人文荟萃的古村落,是徽州科举的摇篮,是徽州历史文化的大观园啊!我认为徽州教育兴旺发达,他们为徽州造就了一支具有极高文化素养的徽商队伍,并雄踞中国商界长达三四百年之久。难怪歙县末代翰林许承尧在诗中说:“吾乡昔宦达,首数雄村曹” 。

我们沿着曲廊小院漫步行走,远眺壁石上刻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手书的“中山天” 石刻,遒劲潇洒的笔迹,那模糊不清的文字,栩栩如生的雕饰,无不让人感叹岁月的无情,仿佛在告诉世人这里曾经是藏龙卧虎的地方。竹山书院将是激励子孙“寒窗苦读、功成名就” ,也是告诉游客了解古徽州教育和文化、徽商贾而好儒、及人文社会环境的历史,成为名符其实“江南第一书院”。 这里景致优美,环境幽静,定为学子们潜心攻读,刻苦钻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我想明清时期随着“贾而好儒”、“ 亦贾亦儒” 的徽商的兴起,其雄厚的资财,对促进家乡教育的繁荣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传统的徽州教育进入鼎盛时期,社学遍及城镇和乡村,徽州文人学者以书院为基地,聚众讲学研讨,所以学术风气炽盛,贤才辈出。

村口新安江水傍村静静地流淌着,碧波盈盈、水波荡漾。前方屹立着一座巍峨壮观、气势恢弘的“四世一品” 石坊,四柱冲天,三间三楼。传说是皇帝特许颁旨专为褒奖户部尚书曹文埴及其祖上三代功绩而建,这座具有庄重的徽派雕塑艺术的牌坊,二楼额枋上刻有曹文埴和他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姓名和官街。世袭官威,世代显赫,骄傲地向过往行人夸耀雄村曹氏家族昔日的历史荣耀,故称“四世一品坊”。如今成为古镇雄村标志性历史建筑物。

我们在村民的引导下,游览着雄村景致。面对历史流存的各种建筑,我恍惚好像进入了雄村昔日的繁华。站在桃花坝上,穿过新安江的清流,看到了坐落于对岸青山间的“慈光庵”。 在阳光绿树中,粉墙黛瓦的慈光庵,犹如一位迟暮的美人,在寂静和寂寞中,细数着光阴的流逝。书院隔江相对的半山腰中,群山拱翠、郁郁葱葱,掩映着一座叫“慈光庵” 的古刹,它诉说着一个姐弟劝学的感人至深的故事。想当年这里香火缭绕、晨钟暮鼓,大批信诚者慕名前来烧香拜佛,据说“文革” 期间被烧去大半的庵堂,如今成为古镇雄村旅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仿佛仍在向游人们叙述着当年的故事……

随着雄村旅游业的发展,另一历史真相也格外引人关注,那就是中美合作所雄村展览馆。据说,当年中美合作所建于雄村时,这里曾作过美籍教官的卧室。戴笠来此视察时,还将此充当过他的临时公馆。1943年至1945年期间,在雄村创办中美合作所特种技术人员训练班,请来美国教官梅乐斯,先后创办了八期,竹山书院甚至也成了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面教务活动的场所。正因为有这样历史背景,当年雄村有许多乡亲去了香港、台湾等地。近60多年的悠悠岁月,民族的一脉相承血肉之情,隔不断两岸的乡愁,有多次祖籍雄村的港台同胞和他们后代,赶赴雄村,回到家乡探亲观光,并捐资、捐款支援家乡经济建设。

在徽州这块钟灵毓秀、风光旖旎的土地上,雄村依山傍水、竹林掩翳、山川秀美,而且教育发达、文教昌盛,现已成为中国名镇名村,必将吸引大批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前往参观游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8 18:25 , Processed in 0.07167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