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唐模歌如许

[复制链接]

136

主题

136

帖子

408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22 16:53: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出发的故事

天生是一路盲,离开了家,去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判断该地的东南西北。那年看汪曾祺的文章,北京的老太太夜里睡觉,嫌老先生挤着了她,就说“你往南边去点”,读了巨寒。

虽然如此,可还是义无返顾的到了唐模。早该到的,却因为路上坏了车,被耽误了大段美好的时光。索性和车上难兄难弟们鸡一嘴,鸭一嘴的聊,在与之交谈的过程中,又知道了点那些书本上很难检索到的东西,例如,那棵植于唐朝的古银杏树,那十座依次排开的桥。车上的,居然大部分都是当地的村民。

夜风很轻,有一种柔软而绵长的力度。信了老乡的话,在他指导下,七扭八拐找到了即将入住的小店。幸好夜色中的唐模宁静的深渊,也不理会不协调的聒噪。向总台服务生诉说寻觅的经历并强调,是某某某告诉我来这里的。以为他们会高兴的点头并哦一声表示欢迎,然而她们却仿佛司空见惯,微笑着例行公事,却不乏人情味地给房价打了一个折扣。跑进房里,带着一种兴奋倒在床上,做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梦,美美地直到天亮。

夜里听到有些轻微的声响,起来后才发现,原来下雨了。雨后初晴,青藤从玻璃窗外筛下一缕缕细碎的阳光,池水里的波光柔和地映在似乎是刻意做旧的墙面上,光影憧憧,如同雍容大度的女人脸上恰到好处的皱纹,增之则显得苍老,少之则显得浅薄,像是一段娓娓道来的历史,盛放在一朵由岁月雕刻的莲花上。

雨后

晨曦中有种令人目眩的美。梳洗好,决定出游。

“游唐模,当由村口开始”,记着老乡这句话,决定从谏如流。对于不辨南北的人来说,这实在是一个省时省力的好办法。江南的古镇大多少不了一弯溪流,唐模也不例外。潺潺的流水由西向东流淌而来,溪上一座“S”形的古桥由着两座桥礅和六块长石板架设而成,状如蜈蚣,桥头一棵高大的古樟,葳蕤茂盛,遮天蔽日,将古桥隐于虬枝茂叶之中,估计已经历了百年的风雨吧。樟树在徽州有着独特的含义,因其四季常青,枝繁叶茂而向来被视为子孙兴旺的象征,通常会被植于村中最重要的位置——尽管现在提倡计划生育了,可这样的祈求又有谁能刻意的批判呢?

由此前行十几步,沙堤亭显得亭亭玉立。看介绍知道,此亭建于清康熙年间,置有飞来椅,歇山顶,有飞椽出檐,八个翘角上各悬铁马,东西各有两方匾额:西书“云路”,东书“沙堤”。有鱼、狮、狗等吻兽,造型古拙却精美。过沙堤亭,又见一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的石牌坊跨青石板街而立,细瞧之下才知道,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同胞翰林坊,指的便是许承宣、许承家兄弟于清康熙年间先后考取进士并被钦点翰林之科举佳话。如今,两位翰林早已化为泥土,这样的牌坊却依然到处传诵着当年的荣耀。用说抚在这样的古物上,历史的沧桑感呼啦啦的喷薄而出。

檀干园里

走过依然巍峨的石牌坊,檀干园现于眼底。这是一座精巧却不让人惊叹的地方,毕竟克隆了西湖的秀丽因而多少有些似曾相识。不过,它之

文明却是因建造者的尽孝。相传唐模许氏有一富商在苏杭皖赣一带经营36爿当铺,其称36典。其母亲想往杭州西湖游览,苦于山高路远,年老体衰便不成行。于是这为孝子不惜斥巨资在村边挖塘垒坝,模拟西湖景致,修筑亭台楼阁,水榭长桥,遍植檀木和紫荆,供母娱乐。因圆内檀木成林,又一溪水缓缓绕流,故取《诗经》“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之意而名“檀干园”。檀干园除开风景之外,另一个被人称道的地方在其对水的谋划,极尽智慧之能事。古徽州坐落在山区,并没有如同苏杭那样的江南水乡。但古人们从江浙吸收过来的建筑风格,却把水的文章做到了极致。虽然水很少,水文章却比江南水乡做得更有情趣。。

水街  

唐模水街从村头到村尾虽只有两里路,但有两处是古徽文化的独到之笔,一处是百余米长的商业街区,一处是水口园林檀干圆。水街因檀干溪而分外妖娆。这条溪只有三米多宽,来水也并不很多,但袅袅然穿村而过,犹如少女的裙带,姿态曼妙。由于水少,唐模人在水街中心地段修筑了拦水坝,使商业街区段水如明镜,坐在临溪的“美人靠”上喂鱼、赏鱼,体验一下那种不曾有过的的慵懒,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境地?千米长的檀干溪上有13座形态各异的石桥,这在江南水乡是不多见的,在古徽州绝无仅有。每一座桥都是不同的,当地人称“十桥九貌”,名字也十分贴切。我一座桥一座桥的走,感受其间细微而真切的变化。怀古之心又忽悠悠蔓延滋长。

无语的宗祠

从檀干园中出来,再往前过一新砌的拱券门,空间顿时开阔许多。右边一片空地的尽头,唐模许氏宗族的总祠显得那样厚重,古拙。许氏宗祠建筑于清嘉庆二年,占地5亩有余。3进7开间,前后由32根大青石柱作架,甬道自大门门首直通石阶。拾级而上,便是宽敞的祭坛,祭坛与神龛之间,以30扇格扇窗相隔,里为享堂,外为祀堂。神龛中为“报本”,东为“忠烈”,西为“节孝”,主次分明,工艺精湛。门首上方“许氏宗祠”四个斗大楷书横匾,与“钦点翰林”蓝底金字竖匾,加上祠前宽敞宏伟的青石平坦,以及坦前石柱石板栏杆与一字排列的石墩旗杆,集中显示了许氏宗族煊赫的祖业和族望。浸透程朱理学的徽州,到了明、清,越发和封建宗法制度紧密揉合。而宗法制度首要的原则是尊祖,尊祖的阵地就是祠堂。因此祠堂的功能便是“申述根本返始之心,尽子孙孝情”,成为祭祖、正俗、教化等事务的圣地。站久了会觉得皮肤有点凉,快步出来,宁愿暴露在阳光下。

歌者

过“许氏宗祠”,青石板继续向前延伸,双孔廊桥“高阳桥”架于溪上,两个券门通往水街。水街为旧时商业街,店肆前有近3米宽的走廊,晴日遮阳,雨天避雨,临水一侧设“美人靠”,过往行人可在此歇脚,外地摊贩亦可坐定招揽生意。乡民更乐于在廊下聚会聊天,成为热闹的黄金地段。漫步水街,古韵悠悠,那种悠长而宁静的感觉,有如醉人的美酒,引的你一饮就再饮。先前说过檀干溪上有13座形态各异的石桥,其中最出名的是一座廊桥,叫“高阳桥”。按图索骥的找到了,确如书中所言,桥上建有一廊屋,为五间,双坡屋顶,正脊中部有一宝瓶,为祈求平安,天赐洪福之意,西面开设有一观景台,用以观赏水街景致。水街如今依然比较繁荣,挂起了商家常用的大红灯笼和招牌,有着淡淡的明清商业文化气息。花一点钱站在上面,把茶林风,飘飘然想吟诗作对一番——思忖良久,终于作罢。

听说村中每天都会在廊内的小殿演出,想想那情景,咿咿呀呀的小旦,细柳样的腰只,唱“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桥内的戏日复一日地演着,桥下的水年复一年地流着,而植于唐朝的古银杏树,这当年唐模汪姓当年择居迁徙的历史见证人,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傲然挺立,默默地注视着唐模人的生活轨迹和古村的沧桑变迁。不是每块土地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歌者。但在檀干溪流淌的土地上,唐模以流光一般的节奏唱出一种平静的歌声。这歌声是温暖的,就像是雨后朦胧的烟雾,透过烟雾可以隐隐看得见歌者的影子,于水气氤氲中,这影子带着宛转的歌声,没入人群深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2 05:33 , Processed in 0.07460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