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徽商古埠----渔梁坝

[复制链接]

199

主题

199

帖子

597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8 21:0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渔梁坝是古城歙县最大的水利工程。据记载,早在唐宋年代,人们就此垒石为坝,现在的渔梁坝为明代重建,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景点。
周末,春暖花开、风和日丽。我们全家游览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渔梁坝和附近的旅游景点。从歙县南门,经半华里的行程就到了渔梁古街,那里至今完整地保存着古代的街衢、水埠和码头,古风古韵的风貌非常浓郁,令我赞叹不已。
我来到了古代修造的渔梁坝,该坝全长 138 米,底宽 27 米,顶宽 4 米,全部用青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古人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稳定”,也称元宝钉。这样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坚实的渔梁坝。坝中间有开水门,可以在枯水期蓄上游之水,缓解坝下水的流失。这样在上游既能灌溉、行舟、放筏,又能在多雨时节防汛、泄洪、抑制水患,它蕴含着古代徽州人的智慧和血汗,难怪国家著名水利专家郑孝燮先生说:“渔梁坝的设计和功能,均可与横卧岷江的都江堰相媲美,被誉为‘江南都江堰’。”
我站在坝上,举目四望,气象万千,尽收眼底。坝上碧波如镜,鱼翔深潭,小舟泼浪,激起涟漪,恬静安闲。坝下乱石嶙峋,浪峰咬石;我漫步坝边,只见滔滔的练江水从坝上翻滚而来,以至溅射起无数的浪花,虽谈不上气势磅礴,但在我心目中是最雄伟、最壮观的古坝。
我漫步渔梁古街,这里依山傍水,曾经是明清时期徽商往返家乡的主要集散地。来到了巴慰祖故居博物馆,巴慰祖系清代中期歙县渔梁人,寓居扬州。馆内精美恢弘,布局简洁,造型古朴,面积约 800 多平方米,内设四个展厅,陈列展品 600 余件,展厅有巴慰祖篆刻、书画,及珍藏的名家书画和它的遗物印谱、印章、古玩、砚、墨等。其中徽派纂刻对近代著名画家黄宾虹的新安画派创作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祖国的印学发展很有贡献。我认为巴慰祖故居博物馆有高雅的文化环境和浓郁的徽州文化氛围,再加上精美的陈列展厅及徽派建筑风格,必将使我受到文化艺术的洗礼,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丰富阅历,受益匪浅。
在返程的路上,我眺望着前方,望着西岸巍然屹立的紫阳山,树木葱郁,建于明代的紫阳桥,宛若彩虹横卧青波,紫阳桥长 140 米,高 14 米,宽 10 米,在歙县城三座古桥中最宽、最高,因桥的上游即为徽商行舟的码头,所以桥孔建得比一般桥要高大得多,以便行舟过帆,它横卧渔梁坝的西岸,为美丽的古城歙县——渔梁坝再添一景观。
我想勤劳善良的徽州人智慧创造是伟大的,作为后辈,我们要倍感珍惜古人的辛勤劳动成果,保护好人类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8 02:24 , Processed in 0.69723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