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逐梦徽州】木梨硔村:人类匍匐大地的缩影

[复制链接]

78

主题

78

帖子

234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8 14:39: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逐梦徽州】8.木梨硔村:人类匍匐大地的缩影

       2017年4月21日,包车到木梨硔——昨天司机杨师傅推荐的,他说这是一个只有驴友才知道、未开发的山村。某位驴友独自来过一次,第二年带着他妻子又来了一次。就是因为杨师傅的推荐,打乱了我此次徽州之行的部分计划,不得不去探访下这神秘的村庄。

  坐在车上,搜狗查资料:木梨硔是江南典型的袖珍山村之一,位于黄山市休宁县溪口镇海拔近千米的苦竹尖山腰,是徽州古镇中海拔最高的村落。木梨硔村是黄山市百佳摄影点之一,该村生态绝佳,地形独特,地处山脊,三面悬空,徽风浓郁,被誉为“黄山最美的高山村落”。

车行一小时二十分钟,来到大山下。

我们沿着阶梯往上走,先是烂泥梯,接着是竹阶梯,最后是石板阶梯,一路上行,沿途看见一男子背着大竹筐,竹筐内装着从山下买回来的食物及日用品,山民告知我们这里只有一早一晚好看,白天没啥看头。






脚下不再是柏油路的坚硬,而是泥土的柔软和芬芳,走着走着就闯入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山路旁边有竹林,当地人靠卖竹子为生,我们看见有村民在剥竹笋,家家户户门前还晒着竹笋。


有满山茶叶,前几年的产量一直不错,近几年来村中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独守村中,茶叶都荒废了好多。

更有黄灿灿的野菊花,还有用半边竹子引过来的山泉水,很清甜。











满目碧绿,空山鸟语,山风习习,野菊花黄,杂草野花也勾人 ,魅力无穷。山泉声声,溪流潺潺,内心舒畅,清爽怡人。









爬山大半小时,有点气喘,终于来到此村庄。

古村有300年的历史,三面悬空在山脊之上,仅南面与苦竹岭相连,地势突兀,犹如海岛。村民的房屋因依山而建,保留了徽派建筑的原汁原味,由南至北,呈阶梯状扩展。房屋很破旧,有砖头砌成的房子,还有木头搭建的房子,虽然少人来,但很多家庭都变成了客栈,包吃包住一晚80元。







由于房屋较密,门口的路面狭窄,无处晾晒作物,聪明的山里人都在自家的门前搭起了一排排原木架,方便晾衣晒物。





       在村里,一边是房子,一边是山谷(山谷的另一边就是江西),我们沿着泥路步行,有些路很窄,只能过一人,有些路紧紧贴着房子旁边,旁边就是几十米的山下,若是脚步一失足,就会掉到山下……




在村里,除了有不少参天大树外,还发现几棵红豆杉树,大的是野生的,小的是从别处移植过来的。





       有些房子由于年久失修都出现了坍塌,走在斑驳幽深的小巷中,仿佛可以听见岁月的回声。





漫步在木梨硔村,耳边没有了路上汽车催促烦躁的鸣笛声,有的是清风鸟鸣。

脚踩的是明末的青石,错落有致的青石的隐匿处,是一簇簇茂盛的青苔;

抬眼,平视,农户家门口那一排排搭建的晒台上,竹笋、红薯、黄豆,南瓜、腊肉……




不经意地转角,忽而会看见绿意葱葱的树皮茅屋外面,葱绿的藤藤蔓蔓爬满屋子,生机盎然。

某个转角处,都深藏着木梨硔的功与名,风和情。

原生态风光无处不在,在这里站着走着,心情都是湿润的,很清新,滴湿了心灵的尘埃。









木梨硔村现有50户人家,不到200个人,近几年来,村中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独守村中,很多房屋都已人去楼空。现在只有40多人了,而且好多都是已经年过60的老人,以詹氏这个姓为主,大多都是亲戚。村子很安静,民风淳朴。偶尔听到村民接手机,是游人问住宿的。









  沿着没有路的泥泞路一路走着,沿途看见有人在施工,把山里的水引进村庄。走过落叶走过竹林走过山间,好不容提到达村庄对面的观景台,从这里望过去,林海茫茫,竹海摇曳,我们刚才走过的山村,全村呈骆驼型,是比较规整的四排房子,第一排长一些,第二排其次,最后一排最短。在群山、迷雾的环抱下,宛如仙境,山很高,几排房子显得很遥远。木梨硔地处山脊,三面悬空,徽风浓郁,被誉为“黄山最美的高山村落”。




       据网上的描绘,木梨硔“道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有云海的日子每年接近百天,为皖南所罕见。村庄常常被大片大片的云海所簇拥,俯视全貌,蔚为壮观,仿若仙境。等太阳出来,雾散云消之后,碧绿的竹海又将这个美丽村落包裹起来。尤其在雨后时节,还可以看到云海,全村犹如处于天上仙境一般。可惜我们没在此过夜,未见此种美景。


      下山时,不知在哪个路段迷路了,以为只有一条路下山,便很放心地走着水泥阶梯下去,结果越走越不对路,上山时的竹梯,烂泥梯都没见到,最后来到深山下的小河边,没有桥,河对面有一条泥路通到山内的小公路,打电话给司机,让他看看周围有没人,帮我们问问路,他说好不容易见到一个村民,杨师傅用电话告知让我们沿着河边走过来,他把车开到我们对面的山路上,又等了差不多半小时,终于看到杨师傅的红色车,杨师傅在很遥远的地方向我们招手、喊话……







    最后我们唯一的办法是脱掉鞋袜,涉水过河,4月的徽州山里,水冷得透心,光脚踩着水下的石头过河,幸亏这里水不深,河道也只有两三米,一步一晃,终于走到河对面,再用纸巾擦干脚,穿鞋,沿着羊肠小道爬上山坡,来到出租车旁……有生以来最惊险的旅游经历,非此次莫属。





三个小时游历木梨硔村,方觉木梨硔村这幅水墨画,养在深山少人知,比清新自然更胜一筹,多了一种原始超脱的意味,她以超脱的姿态对峙着这个世界的繁华喧嚣,独自美丽着。












如今,我们多少人是那样的忙碌,即便是有钱有闲的人,也逃脱不了整个社会喧嚣污染的大环境,整日匆匆忙忙,没有细腻的情怀,死水一潭的生活麻木了你的躯体,浸染了你的灵魂,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成为我们最奢侈的享受。









这卧伏在山脊上的古村落,登高望去就象一老人匍匐在大地。细思量,这古小村落数百年日月轮回而生生不息,正是人类与生俱来匍匐大地前行的基因持续能动着。









    从类人猿、山顶洞人、到游猎游牧,直至农耕,人类不都是匍匐在大地上前行吗!
有了工商业、有了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飞机、卫星后,人类站起来,乃至要整体飞起来了。当下,最耀花眼的虚拟现实,大脑想象勾搭的人间天堂就是现实,不用匍匐在现实大地上爬行了。大数据的智能制造,人不需干活了,正如《人类简史》一书中预测的不久的未来人类将出现厐大的“无用阶级”。从“无产阶级”到“无用阶级”,不能不说是虚拟对现实的一场转型升级,是史无前例的革命。当然,虚拟现实不单单是虚拟现实中的生产方式,还会把生活方式,社会形态结构秩序等综合打包虚拟成现实,“无用阶级”也会幸福的。











       人类的基因总是现实与浪漫相伴,而现实的基因更深邃。否则,为什么那么多生活已经现代化了的城市人要来这小山村怀旧,恋山恋水,念祖先农耕岁月的情?!


    新的围城效应一一出城葡蔔大地,感受生活,启迪心灵,承继求实前行基因。这小小的古村落,却给了当今人无边的赐予啊!去木梨硔吧!沐浴山水间,静听天籁,让心灵回归,让她惊醒你生命的春花秋月,赐予你蓬勃的力量,用生命的鲜活、灵动和超脱的气度,来直面人生的任何乌云和挫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2 04:55 , Processed in 0.08373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